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发布 2022-10-19 17:11:28 阅读 1860

第1章绪论。

1.人性假设理论:

x理论(传统观点):雇员天生懒惰、工作是为了生活、回避责任、没有抱负等。

y理论(新观点):雇员天生勤奋、能够自我约束、用于承担责任、具有创造力、有高层次的需求等。

2.管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名解、选择)

观察法:在自然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的直接观察研究对象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分为“自然观察法”“控制观察法”

实验法:研究者有目的地在严格控制的环境中或创造一定条件的环境中诱发被试者产生某

种心理现象或行为,以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

问卷法:研究者运用设计内容明确、表达准确的**,请被试根据个人情况填写,然后运用统计方法处理数据,以此研究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

测量法:利用标准化的心理量表研究个体心理活动规律和行为规律的一种方法。

3.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之父)

要点:1、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2、高标准的规定一天的任务定额,即以第一流的工人的高效率作为基准规定作业标准。

3、实行激励工资制,工资随效率而变化。

4、设立惩罚制度(失败了要承担责任)

5、实行工具标准化和操作标准化。

6、实行差别计件工资制

7、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经营人员承担计划职能,工作人员承担执行职能)

评价:(1) 历史上第一次使管理从经验上升为科学。

2) 讲求效率的优化思想和调查研究的科学方法。

3) 对工人的看法是错误的。(“经济人”)

4) 仅重视技术的因素,不重视人群社会的因素。工人只有单独劳动才能好好干集体的鼓励通常是无效的。

5) 仅解决个别具体工作的作业效率问题,没有解决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如何经营和管理的问题。

4.法约尔一般管理理论(现代经营管理之父)

(1)法约尔认为企业经营中管理活动是最重要的。

(2)所有的管理活动职能都包括五个要素:计划(研究现有条件,**将来发展,拟定行动计划)、组织(建立从事活动的人和物的机构)、指挥(维持组织中人员的活动)、协调(使企业活动和工作协调一致,以取得好效益)和控制使所有事情都能按既定的计划和指挥来完成)

(3)提出管理的14条原则。

(4)提出管理人员6方面的品质:身体条件;智力条件;精神方面;教育方面;知识方面有经验。

评价:他的管理组织与职责划分的思想是科学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他指出了管理是企业六种职能之一,认为组织与管理的概念是密切相关的,还特别强调管理交易的重要性。但他只考察了组织的内在因素,没有考察组织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其组织是封闭的,抽象的,不具体的,有很大的局限性。

5.霍桑实验:

内容:该实验是在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主要研究生产效率与物质条件间的关系。

共有四个阶段。

1)照明实验:研究改变工作环境照明强度观察实验组、对照组产量变化。

结论:照明度不是唯一影响因素;方法上忽视了干扰变量影响;原因:工人荣誉感融洽人际关系。

2)福利实验:确定福利条件和工作时间改变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结论:工作时间、休息周期两个变因不论怎样变化,产量稳步上升;工人满意度增加;体质增强。

结论:工作条件(照明、工作时间、休息周期、工资、福利)等本身不能影响工作只有通过工人自身的感受,才能使这些变得有意义。

3)访谈研究:让工人尽情宣泄对管理制度和方法的不满,有利于提高劳动积极性。

4)群体实验:为了实现群体利益,形成无形的群体规范,为了维护群体,可以放弃个人物资利益,以体现人与人之间、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

霍桑实验结论:

(1) 生产条件变化可以影响工人工作热情,但和生产效率之间无直接因果关系;

(2) 生产条件不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3) 劳动者态度、人际关系、工作满意度、群体士气,是决定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

意义:通过霍桑实验的研究,梅奥运用社会学、心理学正式研究组织中的人际关系,开了人际关系理论,为行为科学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和实验基础。认为人是社会人,满足工人的社会欲望,提高工人的士气,是提高生产率的关键。

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提出新型领导、民主管理对提高生产效率的作用,首次把人际关系问题摆到了管理工作的首位。

第2章管理与个体的心理过程。

1.感觉(sensa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对象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

2.影响知觉的因素:

(1) 主观因素:①过去经历、学习经验的影响 ②定势效应 ③暗示与从众 ④动机与需要。

情绪因素 ⑥思维品质。

(2) 客观因素:①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的对比 ③刺激物的活动性 ④刺激物的新颖性。

刺激物的重复。

3.影响人际知觉的因素:

⑴ 人际关系本身的特点(复杂简单;长久短暂;稳定变化;正式非正式)

⑵ 主体本身的特点(知识经验;情绪状态;态度倾向;个性特征)

⑶ 认知主体对组织及组织概念的认识,是否有全局观念、纪律观念以及对职位的认识(职权、职德、晋升)

4.社会知觉偏差:

⑴首因效应 ⑵近因效应。

⑶晕轮效应:也称为以点概面效应,指个体在观察某个人的时候,对他的某种品质或特征 (halo) 有清晰明显的知觉,由于这一特征或品质从观察者的角度来看非常突出,从而掩盖了这个人其他的特征和品质的一种知觉。

⑷社会刻板印象:也叫定势现象

⑸投射作用。

5.影响情绪的因素。

①文化因素 ②组织因素 ③性别因素 ④情绪智力(情商)

6.意志品质的内容:

⑴自觉性:指对行动的目的、意义的社会性有充分自觉的认识,并且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目的和要求的能力。

⑵果断性:是指善于明辨是非,把深谋远虑和当机立断结合起来,迅速做出决策,毫不犹豫采取行动的品格。

⑶坚韧性:是指一个人在行动中能长时间地保持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百折不挠地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完成预定目的的能力。

⑷自制性:意志自制性,也称自制力、自持力,是指人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心理状态和行为活动的能力。(垂悬梁、锥刺股;卧薪尝胆)。

第3章个性差异。

1.个性:是一个人在其先天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一定意识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2.气质:是人的心理活动动力方面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表现为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特点和差异的组合。

3.性格:指一个人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

4.遗传环境因素对于个性形成的影响:

体形、性别、神经系统、天资、容貌、出生顺序等。可能性范围,基础。

5.气质对于管理的影响:

管理者要了解被管理者的气质特征和气质类型,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采取有效的管理策略提高管理效果。

1)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调动人的积极性,合理用人。

(多血质-采购胆汁质-市场粘液质-核算抑郁质-研究)

2)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合理调整组织结构,增强团队战斗力。(气质互补)

3)根据人的气质特征来做好思想工作。

(多-批评和劝导胆-严厉批评,不能激怒粘-耐心说服开导抑-关怀中激励,照顾中促进)

6.管理活动中性格特点的影响:

①性格与人际关系 ②性格与竞争力、创造力 ③性格与效率。

④性格与领导类型 ⑤性格差异与因人施教、因人施用。

第4章个人行为动机与激励。

1.激励:即激发鼓励,指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股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在管理中,激励通常是指调动人的积极性。

2.动机:指引起个人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的过程。动机具有激起维持、调节和停止行为的作用,是个人行为的动力和直接原因。

3.内容型激励理论(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⑴观点:①人生来就有渴望满足一系列的需要;

人的需要可以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个不同层次;

这些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以层次形式出现的;

人类的需要是随着低层次需要的满足而逐步向高层次需要发展的。

⑵评价:缺陷:①对需要5个层次的划分过于机械;

分析过于简单,缺乏实证基础。

优点:①提供了一个比较科学的理论框架,成为激励理论的基础;

指出了人的需要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并指出了每一种需要的具体内容;

将自我实现作为人的需要的最高层次对我国的管理者同样具有积极的意义。

⑶在管理中应用:

4.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⑴观点: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的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管理心理学 期末复习重点。2011年6月4日星期六刘丰整理。1 研究人的心理行为的几种方法 观察法 在自然情况下 即在日常生活条件下 有目的 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研究对象 被试者 的言行表现,从而分析心理活动和行为和规律的一种方法。实验法 有目的地严格控制或创设一定条件下来引起某种心理现象以进行研究的方...

管理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按人类活动的不同领域 管理行为,包括 计划 组织 领导 激励 控制 决策 等行为 政治行为,包括 选举 公务 行政 民族团结 国际关系等行为 社会行为,包括 社会控制 社会变迁 社会要求 社会保险 社会文明 社会进步 社会发展等行为 文化行为,包括 文化艺术活动 教育活动 体育活动 学术研究等行为 ...

管理心理学期末重点

第二章个体认知与管理。认知概念 认知是一种心理现象,认知过程就是人接收,储存,加工和理解各种信息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本质的的反应过程。知觉概念 是人脑对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应。知觉分类 社会知觉。对他人的知觉。人际知觉。自我知觉。角色知觉。归因理论 认知理论 概念 观察者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