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学期末心理学A

发布 2022-10-19 16:50:28 阅读 6209

1.心理活动过程:主要由认知过程、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所构成。

2.个性心理:主要由个性心理特征和个性倾向性构成。

年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为标志。

4、注意的概念: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有两个基本特征:注意的指向性、注意的集中性。

5、注意的功能:信息选择、维持、监督和调节功能。

6、注意的品质特征。

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个认知课题和活动上的时间长短。影响因素:注意对象或活动本身的特点;人的兴趣和意志控制力强弱。

范围:在同一时间内,人能够清楚觉察到客体的数量。影响因素:知觉对象的特点;任务要求;知识经验。

分配:个体在同一时间内,为完成一项任务,把注意指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活动或对象上去。

影响因素:任务的复杂程度或难易程度;主体对几种活动的熟练程度或操作的自动化水平。

转移:有目的,有意识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者从一个活动转换到另一个活动上去。 影响因素:投注在原来对象上的注意强度、紧张度;新注意对象的特点。

7、 不随意注意:事先没有预定目的及任务要求,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产生原因: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新异性和运动变化及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主体本身状态(需要和兴趣、期待、情绪状态和过去的知识经验)

在教学中的应用应用:掌握教学规律,有助于组织教学活动:教学内容新颖丰富;方法力求多样化,语言准确生动、富于变化;讲课时适当改变声音大小、快慢,加重语气突出重点,辅以手势、表情以引起学生注意;掌握和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8、随意注意:预先有预定目的任务,需要一定意志努力才能保持的注意。

影响随意注意的因素:注意目标任务;间接兴趣;组织活动的习惯;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的应用应用:帮助学生形成明确的学习目标;使学生了解学习某一学科或某一内容知识的价值和意义,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活动组织习惯,避免安排的无序性、随意性;提高学生的意志品质。

9、感觉:人脑对当前作用域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直接反映。

10、感觉的适应:同一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某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11、感觉的对比: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12、后像:当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暂时间的现象。最明显的是视觉后像,分正后像和负后像两种。

13、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觉器官的感受性造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的现象。

14、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

15、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

17、影响知觉的心理因素。

1.知识经验。影响知觉的内容、精确性和速度。

2.定势:指主观对一定活动的预先的特殊准备状态。

18、记忆的概念:人们保存和积累个体经验的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19、记忆的机构。

1.感觉记忆:2.短时记忆:保持信息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容量7±2个模块)3.长时记忆: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

信息存储的方法——复习要及时;阅读和重现交替进行;正确分配复习时间;利用外部记忆手段;注意用脑卫生。

20、回忆:人们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形象或概念在人们头脑中重新出现的过程。

21、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

22、近因效应——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首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

23、遗忘的主要规律和现象。

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的速度最快,以后逐步放缓。

2、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对遗忘的影响。无意义材料比有意义材料遗忘要快的多。识记材料越多,忘的越快,材料少则遗忘慢。

3、学习态度对遗忘的影响。过度学习达到150%,效果最为经济合理。

4、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对遗忘的影响。最后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最少,叫近因效应。最先呈现的材料最易回忆,遗忘较少,叫首因效应。

5、识记者的态度对遗忘的影响。

干扰说。干扰理论认为遗忘是因为记忆痕迹的相互干扰或抑制造成的。

前摄抑制是指在识记之前所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发生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4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性联系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思维的特点。

1.间接性:思维活动不反映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事物,而是借助一定的媒介和一定的知识经验对客观事物进行间接的反映。

2.概括性:思维是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把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规律抽取出来,加以概括。

3.思维是对经验的改组:思维是一种探索和发现新事物的心理过程。

25、思维的种类。

1.根据思维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2.根据思维过程是否被清晰地意识到或有明确的步骤,可分为两种:直觉思维分析思维。

3.根据思维的方向性和多向性,可分为两种: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分散思维)

发散思维又叫分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自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性程度,分为两种:常规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有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三个特点)。

26、问题的种类。

1.界定清晰的问题和界定模糊的问题。

界定清晰的问题:初始状态、目标状态以及由初始状态如何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系列过程都很清楚的问题。

界定模糊的问题:对问题的初始状态或目标状态没有清楚的说明,或者对两者都没有明确的说明。

2.对抗性问题和非对抗性问题。

3.语义丰富的问题和语义贫乏的问题。

语义丰富的问题:解题者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具有很多相关的知识。

语义贫乏的问题:解题者对要解决的问题没有相关的经验。

27、影响问题解决的有关心理因素。

知觉情境的影响:一般情况,知觉情境越简洁明显,有关的条件越容易感知,问题就越容易解决。

定势的影响:定势指心理活动的一种特殊的准备状态。即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程序去解决同一类问题,逐步形成了习惯性反应,以后仍然用习惯了的程序去解决问题。

功能固着: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物体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的其他方面的功能。

情绪和动机状态:恰当适中的动机强度有利于问题的解决;积极情绪会使问题顺利解决。

原型启发: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

人际关系(从众心理)。

28、想象:人脑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其特点是形象性和新颖性。

29、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有意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幻想和理想。

想象的作用:1、预见作用 2、补充作用 3、替代作用 4、调节作用。

30、创造性思维的特点:变通性独特性流畅性。

31、豁朗期这一阶段又称顿悟期或灵感期,是新思想、新概念、新形象产生的时期。

3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的创造性行动;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的能力;教给学生发明创造的思维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创造性活动。

33、情绪和情感的分类1.心境 2.激情 3.应激:

34、社会性情感的分类1.道德感2.理智感3.美感。

35、情绪和情感的功能:适应和动力功能;调节功能;信号功能;组织功能;感染功能。

36、动机1.概念:指引发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特定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2.功能:激活、指向、维持和调节功能。

37、动机的产生:内部条件需要外部条件诱因。

38、需要的概念和种类。

1.概念:有机体内部的不平衡状态,它表现为有机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一种稳定的需求,是有机体活动的基本动力和积极性的源泉。

2.种类: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按指向的对象可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需要的层次越低,力量越强,潜力越大,随着层次的上升,需要的力量也减弱。

39、意志的概念: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基本特征:意志行动是自觉地确定目的的行动;是以随意动作为基础的行动;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行动。

40、意志的基本品质。

1.自觉性2.果断性 3.坚持性4.自制性。

41、人格是为个体的生活提供方向和模式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该定义包括三个方面:个整体的机能系统;认知、情感和行为间复杂的交互作用;时间在个人身上的连续性。

42、人格的基本特征1.整体性 2.稳定性 3 .独特性 4.社会性43、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1.生物遗传因素2.社会文化因素4.童年的早期经验5.自然物理因素6.学校教育因素。

44、气质的特征:动力性;天赋性;稳定型与可塑性。

45、古希腊著名医生希波克拉底把人的气质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46、气质与职业活动:不同气质类型的人职业选择倾向和适合的职业不同。

胆汁质:面临择业时,往往有很高的积极性,主动出击,求职和竞争意识很强。倾向于选择且适合于竞争激烈、冒险性和风险意识强的职业或者社会服务型的职业,如运动员、航空、勘探、演说家、教师等;

多血质:情绪丰富,求知欲强,兴趣广泛,工作能力较强,容易应付和适应新的环境,善交际。在职业市场受青睐,有较广的选择范围和机会。如记者、律师、艺术工作者等;

粘液质:易养成自制、镇静、安静、有耐心而不急躁的品质。适合于医务、图书管理、教师等;

抑郁质:感情细腻和敏感,观察力敏锐,悟性很高,但因孤僻迟缓和不善言辞,常给人以木讷和大智若愚的感觉,适合诗人、作家、画家等。

47性格:个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河南大学心理学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知觉时,尽管同时接受很多刺激,但人们总是把其中的少数刺激当做知觉对象,而将其余的事物当做知觉背景。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因素 对象和背景的差别 在固定不变的背景上,运动的物体易被知觉 受只觉者的需要 兴趣 爱好和知觉经验的影响。知觉的整体性 知觉对象是由许多部分 不多属性组成...

大学心理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章。1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心理现象有哪些方面?答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心理现象包括 1 心理过程 a认识过程 基础 包括感觉 知觉 记忆 想象 思维 核心是思维 b 情感过程 动力 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愿望观点而产生的体验 c 意志过程 调控作用 人在行动中自觉地...

大学心理学期末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1科学的心理观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它既不能脱离人脑这个自然基础,又不能脱离社会现实这个社会基础。2意识 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高级水平的心理活动,是对外部和内部刺激的觉知。3交往动机 4人格 是个人内在的动力组织及其相应的行为模式的统一体。5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