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发布 2022-10-19 15:31:28 阅读 3926

一、绪论。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3)

二、学习概述。

学习的定义(127):学习指基于经验而导致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一致变化的过程。

学习的作用(111):1、学习是有机体和环境取得平衡的条件。

2、学习可以影响成熟。

3、学习能激发人脑智力的潜力,从而促进个体心理的发展。

关键期(128):只有在此期间,脑对某种类型的信息输入会产生反应,即在该时期,容易出现和培养儿童的某种能力,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形成。

三、学习理论。

a、行为主义。

强化物:凡是能增强反应概率的刺激和事件都叫强化物。

积极强化通过呈现刺激增强反应概率,消极强化通过终止不愉快条件来增强反应概率。

在反应之后紧跟一个讨厌的刺激,从而导致反应概率下降,则是惩罚。(138)

消退是指消除强化从而消除或降低某一行为 。(142)

桑代克的学习率(136)

经典条件性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异同()

b、认知学派。

认知结构(178):是指人关于现实世界的内在的编码系统,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非具体性的类目,它是人用以感知、加工外界信息以及进行推理活动的参照框架。

先行组织者(171):它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要比学习任务本身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并且能清晰地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关联。

发现学习(164):是指学习的主要内容未直接呈现给学习者,只呈现了有关线索或例证。学习者必须经历一个发现的过程,自己得出结论或找到问题的答案。

发现学习的作用:1、提高智力潜能。

2、使外部奖赏向内部动机转移。

3、学会将来作出发现的最优方法和策略。

4、帮助信息的保持和检索。

上位学习、下为学习(167)

c、折中主义学派。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46):注意、保持、复制、动机。

替代性强化(148):指观察者因看到榜样受强化而受到的强化。

自我强化:依赖于社会传递的结果。社会向个体传递某一行为标准,当个体的行为表现符合甚至超过这一标准时,他就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自我奖励。

四、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的定义(211):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习得性无助(244):即认为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不可能取得成功,因此便采取逃避努力、放弃学习的无助行为。

奥苏贝尔的驱力说(216):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自我效能感(220):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221):直接经验、替代经验、言语说服、情绪的唤起。

韦纳归因理论(226):控制点、稳定性、可控性。

自我价值理论(230):高驱低避型、低驱高避型、高驱高避型、低驱低避型。

学习动机激发()

有效反馈的原则(238):1、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及时。

2、学习结果的反馈要具体。

3、学习结果的反馈要经常给予。

五、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般问题解决过程(333):

1、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

2、寻求解答阶段。

3、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

4、评价结果阶段。

六、学习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365):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答疑等。

七、人本学派的有意义学习与认知学派的意义学习的不同。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多项选择10个20分 填空20个20分 名解5个20分 简答4个20分 案例分析2个20分。教育心理学是一门通过科学方法研究学与教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知识正是围绕学习与教学相互作用的过程而组织的,包括学习心理 教学心理 多项选择10个20分 填空20个20分 名解5个20分 简答4...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一 如何理解教学既是科学又是艺术?教学科学性是教学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客观规律。人们从实践中抽象总结出一系列反映教学活动过程中客观规律的教学理论和一些知识和技能。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知识 技能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又以教学活动的结果来衡量教学过程中所使用的理论和方法是否正确,是否行之...

教育心理学期末复习

教育心理学。一 选择 1.提出需求层次理论的学者是 c 马斯洛。2.榜样学习 根源于下列哪种理论 b 社会认知学习论。3.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反对形式训练说,提出了迁移的 a 相同要素说。4.依据信息加工理论,工作记忆的容量是 b 7 2 5.以记忆 理解 思考问题解决等为基本研究主题的是 a 认知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