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听心理学期末重点

发布 2022-10-19 15:29:28 阅读 1016

视听心理学复习提纲。

1.视觉的双重机能。

感受外界的光刺激,分辨光刺激的空间和时间特性。

2.感受性、感觉阈限。

感受性是指刺激物体的感受能力。

感受阈限是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了一定时间的刺激测量。

3.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是指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那种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4.差别感觉性、差别感觉阈限。

人对最小差别量的感觉叫做差别感受性。

差别感受阈限是指人所感觉到的刺激物的最小差异量。

5.浦肯野效应。

当光照度降低,使锥体视觉转到杆体视觉时,人眼对光波中的短波部分感受性提高的效应叫做purkinje效应。

6.stiles—crawford效应。

当光束从瞳孔**射入眼球和从从眼球两侧的不同距离处射入眼球时,所产生的视觉效果不同。

7.明适应和暗适应。

在光亮环境中视觉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叫做明适应。

在黑暗中视觉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做暗适应。

8.视觉后象。

1.对感受器的刺激作用停止以后,对刺激的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还能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这种在刺激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印象叫后象。后象在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中都存在。

2.视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

3.中等光条件下视觉后象保留的时间大约是0.1秒。

9.闪光融合频率(cff)

闪烁的光刺激,如果达到一定的频率,能引起闪光融合的心里效果,就是闪光融合现象,而刚刚产生闪光融合感觉的闪光频率,叫做闪光融合频率(cff)

10.视知觉的重组实验。

1.视知觉的重组是心理学家在研究直觉是所进行的一种知觉重新组合的实验,简称重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乔治·斯卓登(george stratton)设计了一套能把眼睛视网膜上的视象校正成上下颠倒、左右换位的倒象光学系统,并且自己戴上倒象装置8天,详细记录了自己的体验。

2.视觉的重组实验对于从理论上阐明知觉的形成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11.声音的掩蔽现象。

如果两个声音强度相差较大,则只能感受到其中的一个较强的声音,这种现象叫做声音的掩蔽。

12.色彩基调。

色彩的基调就是指**色彩的基本色调,也是画面的主要色彩倾向,它能给人们总的色彩印象。在一张彩色**中,基调是由不同的色彩通过适当的搭配而形成的统。

一、和谐和富于变化的有机结合,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颜色,就是色彩的基调,也称作画面的基调。色彩基调就是一部影片或一个段落中,有一种色彩为主导所构成的统一和谐的总体色彩倾向。

13.颜色恒常性。

当照射物体表面的颜色光发生变化时,人们对该物体表面颜色的知觉仍然保持不变。

14.联觉。

各种感觉之间产生相互作用的心理现象,即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联觉”现象。

15.补色率。

1.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相应的补色。如果某一颜色与其补色的适当比例混合,便产生白色或灰色。

2.如果两者按其它比例混合,便产生近似于比重大的颜色成分的非饱和色。

16.轮廓。

轮廓是在亮度不同的区域之间有一个明显的变化,即明度级差突然变化而形成的,渐变的地方在任何地方都不构成轮廓。轮廓是构成任何一个形状的边界或外形线。

17.主观轮廓。

在没有直接的刺激作用的情况下而产生的轮廓知觉叫做主管轮廓或错觉轮廓。

18.轮廓的掩蔽现象。

1.心理学家沃那(发现;

2.实验方法:先后在同一个地方相继反复呈现两个图形,时间间隔约为0.03秒 ;

3.实验材料:一个图形是黑色圆盘,另一个是黑色圆环;

4.观察者只看见一个图形。

19. 认知性掩蔽。

是指在同时呈现或相继呈现多种刺激时,引起人们情绪激动的“情绪性刺激”可以使之对其他刺激的觉察能力受到抑制性影响,这种现象叫做认知性掩蔽效应。

20.图形错觉和图形后效。

图形错觉是指人们把注意只集中于线条图形的某一特性,如长度,弯曲度,面积或方向时,由于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感知到的结果与实际的刺激模式不相对应的现象。

图形后效也可以卡卡你做是一种错觉现象,只是这种错觉现象不想图形错觉那样,在**的同时产生错觉现象,而图形后效是由于对先前视觉对象的适应影响到对后一对象的感知,是指连续注视一个图形之后影响感知随后图形的知觉现象。

21.空间知觉和空间视知觉。

空间知觉是个体对客观事物空间特性的主观反映;是多感官协同作用的结果;空间知觉根据其主导感官分为空间视知觉和听空间知觉两大类。

空间视知觉又称视深度知觉,视空间知觉。它是以视觉为基础,对环境中视觉刺激物的空间特性及视觉刺激物之间的空间关系的反映,即反映空间立体的广延性和事物之间的序列关系。空间视知觉的内容:

事物的大小、形状、位置、距离、方向。

22.phi现象(闪动现象)

不因物体本身移动,而因物体影象连续闪动而造成的移动知觉现象,称为闪动现象(stroboscopic motion)。

23. 视觉暂留。

视觉刺激停止以后,网膜上的影象不会立即消失,还会继续停留一个短暂的时间,即网膜上的影象是逐渐消失的,这种现象叫做视觉暂留。视觉暂留的长短,与光线的强度及颜色有关。一般在1/30~1/5秒之间,平均为/20秒左右。

24.双眼视差。

指由于正常的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的物象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在观察立体视标的时候,两只眼由于相距约60mm,所以会从不同角度观察。这种在双眼视网膜结像出现微小的水平像位差,称为双眼视差(binocular parallax)或立体视差(stereoscopic vision)。

25.结构极差。

结构极差是指人视知觉对象的“质”在空间中逐渐增加或者减小,这种“质”包括大小,位置,距离等。

26.错觉性运动。

是指引起运动和知觉性经验的刺激物本身并未移动,但观察者在主观意识上清楚的知觉他在移动中,他是一种假的运动。如诱导运动,自主动力运动,似动现象。

27.诱导运动。

一个相对静止的客体,当受到周围其他物体运动的诱导而被知觉为运动的,这一假象运动就是诱导运动。

28.自主动力运动。

人眼观察静止的物体一段时间后,会出现物体以飘忽不定的方式来回移动的现象。

29.三原色的单位量。

c≡r+g+b,c表示待配光。r,g,b表示产生混合的红绿蓝三原色的单位量。

30.光谱三刺激值。

在2023年总和了几项研究结构,确定了三个设想的三原色红绿蓝,将匹配等能光谱各种颜色所需的三原色比例标准化,经过调整,消除负值,将其定为cie1931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

二、问答题。

2. 视听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举例说明实验法中“控制情景”与“系统操纵”的含义是什么?

观察法,个案研究法,实验法,调查法,控制情景”的涵义有三:将自变量以外所有可能影响实验结果(即因变量)的一切因素,均须加以控制;实验中设置实验组与控制组,两组受试者在属性变量上必须相等(如年纪、人数、性别、能力等);二组所不同者,控制组不设变量。

系统操纵”系指实验者对自变量的处理方式。

4.试联系电教实践说明学习视听心理学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教育教学中已越来越多的运入和利用现代教学**,发挥现代教学**的优势,结合传统**传播教学信息,以提高和优化教育教学效果。由于视听觉器官是人类获取信息的主要感觉通道,而且教育教学信息又都是通过各种视听**来向人的视听觉器官进行传播的,因此,在现代教育教学中,人们已越来越重视对视听心里规律的研究和应用。

5.人眼感受光刺激的能力表现在那些方面?

一)感受外界光刺激。

1、对光强度的感受性

2、对光的波长的感受性

3、视网膜细胞的方向感受性。

4、视觉感受性的变化

二)视觉的分辨能力

1、空间辨别

2、时间辨别

6.关于人类个体视知觉的发生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的?

1关于婴幼儿知觉能力的研究

2关于盲人复明后的视觉恢复的研究。

3关于**对失真视觉输入的适应能力的研究

7.什么是视知觉的重组实验?其意义何在?

视知觉的重组是心理学家在研究直觉是所进行的一种知觉重新组合的实验,简称重组实验。美国心理学家乔治·斯卓登(george stratton)设计了一套能把眼睛视网膜上的视象校正成上下颠倒、左右换位的倒象光学系统,并且自己戴上倒象装置8天,详细记录了自己的体验。

视觉的重组实验对于从理论上阐明知觉的形成和改造具有重要意义。

8.画出颜色立体模型,并简要说明。

9.色光混合的规律有哪些?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1853):人的视觉只能分辨颜色的三种变化:明度、色调、饱和度。

在由两个成分组成的混合色中,如果一个成分连续地变化,混合色的外貌也连续地变化,由这一定律导出两个定律:

补色律:每一种颜色都有一个相应的补色。如果某一颜色与其补色的适当比例混合,便产生白色或灰色。如果两者按其它比例混合,便产生近似于比重大的颜色成分的非饱和色。

中间色律:任何两个非补色相混合,便产生中间色,其色调决定于两颜色的相对数量,其饱和度决定于两者在色调顺序上的远近。

格拉斯曼颜色混合定律:

3. 代替律:凡是在视觉上相同的颜色混合后仍相同:如果 a+b=c x+y=b则a(x+y)=c

4. 亮度相加律:由几个颜色组成的混合色的亮度是各颜色光亮度的总和。

10.评述颜色视觉理论的三色说?

1.首先由英国医学家扬格提出,后来赫尔姆兹对扬格的观点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2.三色说认为在人的视觉神经系统里,存在三种感色纤维,即感红、感绿、感蓝纤维。每一种神经纤维的兴奋引起一种原色的感觉。

3.光作用于视网膜上,虽然能引起三种纤维的兴奋,但波长不同,引起三种纤维的兴奋程度不同,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

4.近代研究证明人眼视网膜上确实含有三种锥体细胞,这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含有不同的视色素,并测得这三种对不同光谱敏感性的视色素的光谱吸收峰值分别在440—450 nm、530—540 nm、560—570 nm一带。

评价:三色说对各种颜色混合现象所做的准确解释,为近代色度学提供了理论依据。它的缺陷在于不能很好地解释异常色觉现象。

11.什么是电视节目的色彩基调?色彩基调选择的根本依据是什么?(色彩心理的应用)

色彩基调是所有影视作品都必须考虑的一个基本因素,又称画面基调,是全片或者段落的主要色调倾向或影调倾向。色彩基调在影视片中是重要的渲染手段。

心理学期末重点

一 填空题 20分 1 刚吃了糖就觉得苹果不甜。这属于感觉相互作用中的 现象。2 曹雪芹在 红楼梦 中创作了林黛玉这一形象,在创作过程中曹雪芹的想象属于 想象。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想象属于 想象。3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对一定对象的。4 在情绪的分类中这种状态是指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期末重点

一 填空题 20分 1 刚吃了糖就觉得苹果不甜。这属于感觉相互作用中的 现象。2 曹雪芹在 红楼梦 中创作了林黛玉这一形象,在创作过程中曹雪芹的想象属于 想象。我们在阅读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想象属于 想象。3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或者意识对一定对象的。4 在情绪的分类中这种状态是指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心理学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 心理学倾向的社会心理学。以美国的allport为主,认为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思想 情感 行为怎样受到他人存在的影响。强调的是个体层面的心理学研究,只是考虑到个体心理的大的社会背景。其理论有社会学习理论 社会认知论 场论 精神分析论等。2 自我意识。也称自我,是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即自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