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度(2)学期师范班《心理学》课程复习提纲。
考试题型: 单选题(20分)、填空题(20分)、
简答题(30分)、论述题(30分)。
第一章。1.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
个体心理:(选择)
1、 心理过程:1)认识过程(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
共性) 2)情感过程(喜、怒、哀、恶、惧等)
3)意志过程(采取决定、执行决定等)
2、个性心理:1)个性倾向性(需要、兴趣、动机、信念等)
(个性) 2)个性心理现象:①能力(一般能力、特殊能力等)
气质(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等)
性格(谦虚、勤奋、乐群、勇敢等)
社会心理(团体心理):
如从众、社会促进、社会抑制等
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社会心理氛围等。
2.心理学的诞生。
1)历史渊源:
近代哲学思潮的影响:法国让内·笛卡尔的唯理论、英国霍布斯和洛克的经验主义。
实验心理学的影响。
2)2023年,德国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3、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
4、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
二)实践性原则。
三)发展性原则。
四)系统性原则。
五)教育性原则。
六)伦理性原则。
5、心理学的主要分支学科。
1、研究一般的心理现象:1)普通心理学。
2)实验心理学。
3)生理心理学。
4)认知心理学。
5)人格心理学。
6) 心理测量学。
2、研究不同领域的心理现象:1)教育心理学。
2)社会心理学。
3)工业心理学。
4)临床心理学。
5)咨询心理学。
6)法律心理学。
7)消费心理学。
8)环境心理学。
9) 广告心理学。
3、研究不同主体的心理现象:1)发展心理学。
2)教师心理学。
3)**心理学。
6、科学的心理观: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心理是客观现实的能动反映(补充)
7、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补充)
1)实证研究方法。
1. 相关研究(常用方法——测验法)
2. 因果研究(常用方法——实验法)
2)描述研究方法。
1、观察法。
2、调查法。
3、个案法。
第二章。1、神经元的主要部分——树突、胞体、轴突。
第三章。1.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选择与集中。
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保存和提取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思维: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它借助语言、表象或动作实现,是认知活动的高级形式。
2. 知觉的基本特征。
1)知觉的整体性——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性。
2)知觉的选择性——对外来刺激物有选择地作为知觉对象进行组织加工的特征。
3)知觉的理解性——人们以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基础去理解和解释事物,并用语词加以标志的知觉特性。
4)知觉的恒常性——人们在刺激变化的情况下把事物知觉成稳定不变的整体的现象。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一个人在同一时间里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指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久暂特性。
3)注意的分配——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的现象。
4) 注意的转移——是个体根据新的任务,有意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或从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
4.教学活动中注意规律的应用。
一)无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1.优化教学环境,防止学生分心。
2.讲究教学方法,引起有益的无意注意。
3.考虑学生的主观状态。
二)有意注意规律的运用。
1.明确学习目的。
2.培养学生的间接兴趣。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力。
4.合理组织活动。
三)有意后注意规律的运用。
5.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 情境的因素。
1) 问题表征的方式
2) 无关信息的干扰
2) 个人的因素。
1 动机状态
2 定势作用
3 功能固着
4 原型启发
5 认知结构
6 酝酿效应
7 专家与新手
8 个性 6. 遗忘曲线。
1) 遗忘是不均衡的,遗忘先快后慢。
2) 到一定时间,遗忘停留在一定水平上不再发展。
3) 要及时复习。
7.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简答、论述,结合案例)
1) 明确记忆的目的任务。
2) 充分利用无意记忆。
3)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记忆。
4) 合理安排记忆材料。
5) 适当运用记忆术(pq4r 、谐音、缩略词)
第四章。1.概念:
学习:指学习者因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用以调节个人学习行为和认知活动的一种抽象的、一般的方法。
学习风格:指学习者所具有或偏爱的学习方式以及表现出来的相应的学习特征。具有稳定性和独特性。(塞伦)
2. 各种学习理论与其提出者。
1、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1)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2)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2、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2)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
3)加涅的信息加工论。
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知识观。
2) 学生观。
3) 教师观。
一)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2、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
观点: 两种行为 :应答性行为与操作性行为
学习 操作性行为的形成过程,其关键是强化的作用。
有机体在某种情境中自发做出的某种行为,由于强化而提高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中发生的概率,即形成情境与反应的联系。
强化——起到维持与增加行为再次发生的可能性的后果。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观点:强调“观察学习”和“替代性强化”。
a) 个体并不是都要通过操作性程序才能形成行为,个体完全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而学到新的行为反应。
b) 强化也不是增强行为出现的频率,而是为个体提供了信息或诱因,使他认识到什么样的行为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
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观点:学习是获得知识、形成认知结构的过程。学习的基础是学习者知识结构的形成、重组和使用,而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的反应习惯。
1.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学习的实质是让学生主动地感知、领会和推理,促进类目及其编码系统的生成。
2)发现法是学习知识的最佳方式。
2.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学习论。
学习是一个认知过程,是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强调已有的知识经验的作用。
接受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学习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通过同化将当前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起实质的、非人为的联系,从而使认知结构不断发展。
有意学习的条件:
1) 外部条件:学习内容具有潜在意义
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与新知识相联系。
2) 内部条件: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
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
3.加涅的信息加工论。
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目的是要揭示教学过程,使教学中的每项工作都适合于学生的内部加工过程。
二)认知主义的学习理论。
学习实质 学习是形成反映事物整体联系与关系的认知结构。
学习过程 学习是积极主动进行复杂的信息加工活动的过程。
学习条件 注重学习的内部条件(如过去经验、背景知识、心智活动水平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内部动机。
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学习: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意义的过程,对知识的理解是由个体在自己经验背景的基础上建构起来的。
建构: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对原有经验的改造和重组,是新旧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
1、 知识观。
1)知识的意义:强调知识的主观性。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或假设,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发展。
2)知识的应用:强调知识的应用的情境性。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
2. 学生观。
学习是在已有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新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形成新的假设和推论;是在应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以学生为中心。
3. 教师观。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提供者和灌输者。
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通过实验、**、合作学习等方式学习。
教师主导作用表现在:
a. 激发学习兴趣,形成动机。
b. 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意义组织开展合作学习,并将其引向意义建构。
3、五种典型的认知风格。(提出)
一)场依存型—场独立型(威特金)
反映了个体在认知过程中倾向性的差异。
独立型偏爱自然科学,依存型偏爱社会科学。
二)沉思型—冲动型(卡根)
反映个体信息加工、形成假设和解决问题过程的速度与准确性。
三)齐平化型—尖锐化型(豪迈斯、加德纳)
描述在将信息“吸收”到个人记忆时表现出的差异。
齐平化风格(年幼)个体倾向于将相似的记忆内容混淆;尖锐化型(年长)则夸大细小差异,从而能精确回忆。
四)整体型—序列型(帕斯克)
反映了个体在知觉功能上的差异,与个性有重叠。
整体考察、高层次相关;
考察较少资料、低序列相关。
五)聚合型—发散型(吉尔福特)
第五章。1.概念:
教学设计:是指在实施教学之前,对教学活动过程和各个环节,预先规划和安排,以期达到教学目标的系统性设计。
教学设计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对教什么(课程内容)和怎么教(教学组织、模式和方法以及**的选择)进行设计。】
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师范班
2013 2014学年度 1 学期师范班。心理学 课程复习提纲。考试题型 单选题 10题,20分 名词解释 5题,20分 简答题 6题,30分 论述题 2题,30分 第一章。1 概念 心理学2 心理的过程。3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4 心理的研究方法 测验法 实验法 观察法 调查法 5.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心理学》课程考试大纲 师范班
2011 2012学年度 2 学期师范班。心理学 课程复习提纲。考试题型 单选题 20题 20分 名词解释 5题,20分 简答题 3题,30分 论述题 2题,30分 第一章。1 概念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2 心理的过程。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3 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
心理学》考试大纲 师范班
2011 2012学年度师范班 心理学 课程复习提纲。考试题型 单选题 20题 20分 名词解释 5题,20分 简答题 3题,30分 论述题 2题,30分 第一章。1 概念 心理学。2 心理的过程。3 个性心理特征。4 心理学的诞生。5.心理学 的重要哲学思潮。第三章。1 概念 感觉 知觉 注意 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