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
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
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利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利用变式。
3科学地进行比较。
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论述学习时间的管理:
a统筹安排学习时间。
b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c灵活利用零碎时间。
个体心理发展的规律。
1、连续性与阶段性。
2、定向性与顺序性。
3、不平衡性。
4、差异性。
论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论。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感觉与动作分化;客体永久性;延迟模仿的产生;问题解决能力得到发展;
2前运算阶段(2—7岁):早起的信号功能;自我中心化;不可逆运算;不能够推断事实;泛灵论;不合逻辑的推理;不能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认知活动具有具体性,还不能进行抽象思维的运算;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去自我中心化;可逆性;守恒;分类;序列化;
4形式运算阶段(11—**):命题之间的关系;假设-演绎推理;抽象逻辑思维;可逆与补偿;反思能力;思维的灵活性。
卡特尔的性格差异理论。
卡特尔将性格特征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表面特质指从外部行为能直接观察到的特质,根源特质是决定外显行为的潜在变量,是人格的本质,卡特尔找出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论述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可能达到的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
教学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学在发展中起主导作用;教学创造者最近发展区;
儿童具有发展的可能性,教育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天已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还应适应最近发展区,最终跳跃最近发展区而达到新的发展水平。教学的最佳效果产生于最近发展区。
论述认知差异的类型及其教育意义。
一认知差异分为认知能力差异和认知方式差异。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迁移;认知方式并没有好坏之分,知识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
二依据认知差异的特点,要做到:
1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组织形式,如分班,分组,复式教学等;
2采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如掌握学习,个别指导学习等;
3运用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如计算机辅助教学等。
奥尔波特的性格差异理论。
奥尔波特将性格特征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在同一文化形态下的群体所共同具有的特质,个人特质是个人所独有的,代表个人行为倾向的特质,它包括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
联结-试误学说的教育意义。
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盲目的、尝试错误的过程。桑代克提出了学习三定律,即准备律,练习律,效果律,依据三定律,教师应:
1允许学生犯错误,并鼓励学生多尝试,从错误中学习,这样获得的知识才会更牢固。
2任何学习都应该在学生有准备的状态下进行,不能经常搞“突然袭击”。
3在学习过程中,应加强合理的练习,并注意学习结束后不时地进行练习。
4在实际教育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能得到自我满足的积极结果,防止一无所获的消极后果。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1学习的实质--观察学习。
2观察学习的过程:注意、保持、复现、动机。
3对强化的重新解释:直接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建构主义知识观:强调知识的动态性,主体性,假设性。
2建构主义学习观:建构主义在学习观上强调学习的主动建构性,社会互动性和情境性三方面。a学习的主动建构性是指学生能够主动地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综合、重组和改造,从而解释新信息,并最终建构属于个人意义的知识内容。
b社会互动性主要表现为学习者和学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下进行的。c学习的情境性主要指学习、知识和智慧的情境性,认为知识是不可能脱离情境而孤立存在的,在教学活动中,应关注与书本知识相关联的问题情境与生活情境,教学中关注将知识置于情境中呈现,以激发学生的认知需要。
3建构主义教学观:尊重学生的观点和经验,在教学中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
4建构主义学生观:强调学生者本身已有的知识结构,强调学生的丰富性,差异性。
5建构主义教师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合作者。
论述奥苏贝尔学校情境中的学业成就动机。
1认知内驱力。
2自我提高内驱力。
3附属内驱力。
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的实质与条件。
1客观条件,是指学习材料本身性质的影响。有意义学习的材料本身必须合乎这种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标准,即具有逻辑意义。教材一般符合此要求。
2主观条件,是指学习者自身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①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②学习者认知结果中必须具有适当学习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③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使这种具有潜在意义的新知识与认知结构中有关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布鲁纳认知发现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1学习观: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形成认知结构;学习包括获得、转化、评价三个过程。
2教学观:教学的目的在于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动机原则,结构原则,程序原则,强化原则。
3发现学习:教学不仅应当尽可能使学生牢固掌握科学知识,还应尽可能使学生自主、自动的思想家。
自我效能理论。
自我效能感有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期待分为结果期待和效能期待。影响自我效能感的因素:
a个人自身的成败经验,b替代经验,c言语暗示,d情绪唤醒。
论述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
1 阿特金森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力求成功的动机和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功,即通过各种活动努力提高自尊心和获取心理上的满足,成功概率为50%的任务是他们最有可能选择的,避免失败者往往通过各种活动防止自尊心手伤害和产生心理上的烦恼,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者非常困难的任务。
2 a对于力求成功者,应通过给予新颖且有一定难度的任务,安排竞争的情景,严格评定分数方式来激起其学习动机。b对于避免失败者,则要安排少竞争或竞争性不强的情景,如果取得成功则要及时表扬并给予强化,评定分数要稍微放宽些,并尽量避免在公共场合指责其错误。c由于力求成功的动机比避免失败的动机具有更大的主动性,对学生应增加他们力求成功的成分,使他们不以避免失败为满足,而以获取成功为快乐,真正调动一个人的积极性。
论述韦纳的成败归因理论。
1心理学家韦纳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六个原因:(1)能力,(2)努力,(3)工作难度,(4)运气,(5)身心状况,(6)外界因素。
2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维度之内:(1)因素**,(2)稳定性,(3)能控制性。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1-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的性质不同而不同:在比较简单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
2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是倒u形曲线关系。
3一般情况下,中等强度的动机是有利于任务完成的动机。
学习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成就动机理论,成败归因理论,自我效能理论。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习兴趣,维持好奇心。
2设置合适的目标。
3控制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表达明确的期望。
5提供明确的、及时的、经常性的反馈。
6合理运用外部奖赏。
7有效地运用表扬。
8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
机情争奖反目)
学习动机的培养。
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
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
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
4培养学生努力导致成功的归因观。
5培养对学习的兴趣。
6利用原有动机的迁移,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激发。
1通过各种活动发展学生的兴趣;
2通过提高教学水平引发学生兴趣;
3引导学生将广泛兴趣与中心兴趣结合起来;
4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要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6通过积极的评价使学生的兴趣得以强化;
7充分利用原有兴趣的迁移。
常见的精加工策略。
记忆术,做笔记,提问,生成性学习,运用背景知识,联系客观实际。
学生学习记笔记)
论述问题情境及创设原则、方法。
1问题情境:指的是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作能及的学习情境。
2原则:问题要小而精;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相联系;要有适当的难度;要富有启发性;
3方法:熟悉教材;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
论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1马斯洛将需要由低到高分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需要,求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需要层次理论说明,在某种程度上学生缺乏学习动机是由于某种缺失性需要没有得到充分满足而引起的,教师发现学生行为异常时,要了解学生的日常状况,看其低级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
论述学习策略的分类。
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区分为三种,即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p426
影响学习迁移的因素。
0学习材料的特点;1原有的认知结构;2对学习情境的理解;3学习的心理准备状态(心向);4学习策略的水平;5智力与能力;6教师的指导。
教师知智能,准备平材情)
论述常见的复述策略。
1复述时间上,采用及时复习、分散学习;
2复述次数上,强调过度学习;
3复述方法上,运用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排除相互干扰、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整体识记与部分识记相结合、复习方式多样化、画线等。
学习策略的训练原则。
1主体性原则。
2内化性原则。
3特定性原则。
4生成性原则。
5有效监控原则。
6个人效能感原则
煮化生特监效)
训练学习策略的教学模式:
1知道教学模式,2程序化训练模式;3完成训练模式;4交互式教学模式;5合作学习模式。
合程交完生指)
学习迁移理论。
1早期的迁移理论:①形式训练说;②相同要素说;③概括化理论;④关系理论。
2当代的迁移理论:①情境性理论;②认知结构迁移理论;③产生式理论。
如何促进学生有效迁移。
1改革教材,最关键的是要包含基础知识和原理;
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要保持结构化、一体化、网络化;
3合理编排教学方式,教学过程应从一般到个别,综合贯通,由浅入深;
4教授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迁移意识;
5加强教学的实践和联系环节;
6改进对学生的评价。
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的保持(运用记忆规律,提高记忆的效果)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2理解学习材料的意义。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对知识的理解。
《教育心理学》主观题总结
1灵活选用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2加强词与形象的配合。3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 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5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如何有效地进行知识概括 1配合利用正例和反例。2正确利用变式。3科学地进行比较。4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论述学习时间的管理 a统筹安...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主观题总结
心理学。观察力的培养 重点,简答 论述p265 1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 充分的准备 周密的计划 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3 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4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日记或作文。5 引导学生开展...
教育心理学主观题
二 境空题。14 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 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15 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16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