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述《学记》中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2)设计了从基层到**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师导和考试制度。
3)主张课内和课外相结合,藏息相辅。
4)提出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
5)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2. 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
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
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的原则、方法。
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
3. 论述20世纪后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呈现出哪些新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6)教育全球化。
7)教育信息化。
8)教育具有科学性。
4、简述教育与生产力水平的关系。
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a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c 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与手段d 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a 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b 教育再生产科学技术。
5、论述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哪些规律?
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
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
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和可变性。
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
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
6、简述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
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和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7、简述我国美育德基本任务。
1)初步具有广泛的兴趣和健康的爱美情趣。
2)培养审美能力。
8、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教育结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
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
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
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9、分析我国当前的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
2)强调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
4)重视**教育,发展终身教育。
10.、试论述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
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
11、简述现代学生观的内涵。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12、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2)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
3)发扬教育民主。
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13、教师六个主要的职业角色。
1)学着和学习者。
2)知识传授者。
3)示范者。
4)管理者。
5)朋友。6)研究者。
14、简述泰勒的课程设计模式。
1)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
15、简述教学的基本任务。
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
4)提高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16.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
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3)有利于发挥学生集体的作用。
4)有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
缺点:1)教师为了维持良好的教学秩序必须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控制,这势必影响到学生的独立性、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发展。
2)难以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
3)在班级授课制中,课堂成为学生最主要的生活方式,学生的交往受到限制。
4)教师讲,学生听的方式,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学生对老师的依赖性和消极等待的性格。
17、简述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整体性原则。
4)指导性原则。
18、论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
1)诊断教学问题。
2)提供反馈信息。
3)调控教学方向。
4)检验教学效果。
意义在于促进教育目的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地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学管理。
19、简述教学过程应遵循哪些基本规律。
1)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2)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20、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1)教学任务。
2)教学内容。
3)学生年龄特征。
21、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
1)爱国主义教育。
2)理想教育。
3)集体主义教育。
4)劳动教育。
5)自觉纪律教育。
6)民主与法制教育。
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
8)道德教育。
22、简述德育的新形势。
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
2)创办业余党校。
3)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4)建立德育基地。
23、确立中学德育目标的依据。
1)时代与社会发展需要。
2)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
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
4)青少年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24、论述德育的任务。
1)培养青少年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
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品质和违纪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
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
25、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
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6、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1)班主任对班级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
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的程度低。
27、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
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
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
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28、简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
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班主任的素质直接决定班级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班级全体成员的整体水平,从而决定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因此,班主任的素质极为关键。
1)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
2)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
3)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领导者。
29、如何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1)确定班集体的发展目标。
2)确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
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
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
5)培养正确的**和良好的班风。
30、简述班主任的主要地位。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
31、简述课外、校外教育的意义。
1)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获得知识。
2)课外、校外教育是对青少年儿童因材施教,发展个性特长的广阔天地。
3)课外、校外教育是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
4)课外、校外教育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32、课外、校外教育的组织形式包括:
a 群众性活动 b小组活动 c个别活动。
33、简述如何加强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之间的联系。
1)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校外教育组织。
2)学校与校外教育机构建立经常性联系。
a. 学校与宣传部门建立经常性联系。
b. 学校与社会公共文化机构建立稳定联系。
c. 学校与社会专门性教育机构建立稳定的联系。
3)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与社会各界保持密切联系。
34、简述教育研究的意义。
1) 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
2)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 提升教师自身素质。
35、试论述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教师和研究人员针对实践中的问题,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方法,以改进教育工作为目的的教育研究活动。它将教育理论和教育现实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在“行动”中研究,在 “情境”中研究。在“做”中研究。
行动研究的优点:灵活,能适时作出反馈与调整,能将理论研究与实践问题结合起来,对解决实际问题有效。
对行动研究的批评在于:研究过程松散、随意,缺乏系统性,影响研究的可靠性;研究样本受具体情境的限制,缺少控制,影响研究的代表性。
36、谈谈教师应该具备哪些素养。
1) 首先要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
2) 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素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3) 应具备一定的能力素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以及自我控制和反思能力。
4) 拥有一定的职业心理健康,包括高尚的师德、愉悦的情感、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及健康的人格。
37、简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
1) 教学任务。
2) 教学内容。
3) 学生的年龄特征。
38、常用的教育研究方法。
1) 历史研究法。
2) 个案研究法。
3) 行动研究法。
4) 质的研究法。
5) 调查研究法。
6) 实验研究法。
39、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
1) 内**孟子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奥地利)威尔逊格赛尔。
2) 外铄论荀子洛克“白板说” 华生(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
3) 共同作用论。
40、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
1) 遗传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可能性。
b 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
c 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2) 环境及其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
a 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b 人对环境的反应时能动的。
3)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4) 个体主观能动性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在动力。
教育心理学主观题
二 境空题。14 现代三大教学理论包括美国教育家布鲁纳的结构主义理论,前苏联赞科夫的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德国瓦 根舍因的范例教学理论。15 教育目的规定了特定社会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质量规格标准。一般是指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培养目标的具体化。16 小学生的思维以具体形象思维方式为主,这是小学教学中必...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常考重点
教育的发展历程 古代社会教育。在中国的教育 1 学校萌芽。夏代已有学校的设置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 序 一类是 校 2 西周的教育。古代六艺具体指礼 乐 射 御 书 数。3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冲破了 学在官府 的限制,教育对象由贵族扩大到平民。4 两汉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提出以儒...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主观题总结
心理学。观察力的培养 重点,简答 论述p265 1 引导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与任务。2 充分的准备 周密的计划 提出观察的具体方法。3 在实际观察中应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习惯。4 引导学生学会记录整理观察结果,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观察报告 日记或作文。5 引导学生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