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三

发布 2022-10-18 21:53:28 阅读 5974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三。

一、概念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创造力:一种产生既新颖又适用的产品的能力,一系列连续的复杂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创造力是一种个性特质,即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

从本质上来说,创造也是一种问题解决的过程,是最终产生新颖的产品的活动过程,因此,可以将它看作是问题解决的最高形式。

2、任务分析:“任务分析”既可被视为一种教学理论。也可被视为一种教学设计技术。作为一种技术,它旨在揭示教学目标规定的且需要学生形成的能力或倾向习得有效教学条件。

教学任务分析就是指在开始教学活动之前,预先对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需要学生习得的能力或倾向的构成成分及其层次关系详加分析,使学习安排和学习条件的创设符合心理学原理。

3、情绪智力:它主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质。

4、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桑代克在 1903 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

2、现代智力理论大多数属于智力的计算模型。

3、编码是指个体对复杂信息进行心里表征 ,并把它贮存到长时记忆中。

4、教师对所教科目的热爱程度与学生的学业成就成正相关。

5、活动策略是指促进主动加工,有助于有意义编码的学习策略。

6、洛克的动机理论认为, 目标本身就具有激励作用。

7、陈述性知识可以区分为命题、 图式 、线性排序和表象四种。

8、在布鲁纳看来,类目化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9、归因理论发现,学生把学习成绩获得的原因归于自己的努力、 能力 、任务或者运气。

10、奥苏贝尔认为, 机械学习学习是指学习掌握符号或者词汇的意义。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以“√”示对,以“×”示错;错误命题必须改正)

1、在青少年期,同伴的影响甚至超过了父母和教师。

2、一般来讲,具体的、短期内能实现的、难度中等的目标可以激发学生动机。

3、在行为主义看来,学习不仅仅是行为的变化,而且包括知识的变化--不包括。

4、在布鲁纳看来,所谓学科结构,就是学生的认知结构。

5、自我价值理论认为,掌握导向的学生认为能力是不变的。

6、表象是个体储存知识的经济方式。

7、帕金斯认为,神经智力就是人的反省智力。

8、皮亚杰在自己的认知发展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教学支架”的观念—维果斯基--(

9、在埃里克森看来,培养主动感是小学阶段儿童人格发展的主要任务---4-5岁。

10、琼·魏维斯2023年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为名的教科书--赫尔巴特1816

四、论述题(2小题,共30分)

1、评述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20分)

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的特征。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生的地位比较被动。但是也存在着教学互动。

在教学互动中,教师控制、决定讨论主题,直接影响学生反应;学生参与。教师同时也关注课堂中的生生互动。

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具有以下特点:

1)教师确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活动;

2)整个课程围绕这些目标;

3)教师的任务是让学生获得明确的知识;

4)在指导学习上,教师承担责任。

研究表明,当教授明确的知识、并要求所有学生掌握时,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比较有效。因为这种教学形式中,教师要求明确;课程内容具有结构;学生有大量的练习与反馈。

二、直接教学。

直接教学是一种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程序性技能的教学方法。直接教学可以用引入与复习、讲述、有指导的练习和独立练习四个基本步骤。

三、讲授法和讲授――讨论法。

讲授法是一种旨在帮助学生学习组织化的知识体系的教学方法。当所学知识用其它方法不合适,教师整合的材料多和学生要理解不同观点的时候,可采用讲授法。讲授法有效、灵活、简单。

讲授法也有缺点:学生被动,因材施教不易,有些学科、任务不适应;年龄小的学生不适合。

讲授--讨论法是把少量讲授与教师提问结合起来的教学方法。

在运用讲授――讨论法的时候,应该注意:提问应该使得教师可以评估学生的背景知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有助于知识的精致和有意义编码,促进知识整合;使得教师能够监控学习过程,从而调节教学。

2、论述研究性学习。(10分)

研究性学习,是指教师提供问题情境,学生通过收集资料、验证假设来解决问题。

一般说来,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包括四个成分:

1)形成假设以解释事件或解决问题;

2)收集数据来验证假设;

3)得出结论;

4)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反思。

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之中,学生学会的不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过程本身,如学会如何解决问题,如何评价问题解决的途径以及如何批评性地思考。当然,教师必须做好准备、组织、和监控工作,保证每个学生参与。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教育心理学 模拟试卷 a卷 一 概念解释 每小题5分,共20分 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是一门教育学与心理学的中间学科或交叉学科,是一门应用理论学科。2 普雷马克原理。普雷马克原理是一种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有效强化物的方法,即喜欢的行为可能是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说明 本试卷为闭卷,总分100分,时量120分钟,适用于参加湖南省教师资 考生。一 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30分 1 在有几种可能解答的问题情境中,小红倾向于深思熟虑且错误较少,则她的认知方式是 a 场依存型 b 发散型 c 冲动型 d 沉思型。2 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生是...

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一 选。1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 学与教的心理规律 b 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前者为主。c 学与教的心理规律,但以后者为主 d 学与教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的心理规律。2 教育心理学研究认为学生这一要素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与教的过程,第一是群体差异,第二是 a 年龄差异 b 能力差异 c 个别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