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发布 2022-10-18 19:10:28 阅读 2277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答: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教学环境、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其中学习过程是研究核心。

第二章。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个别差异:是指个体之间在稳定的心理特点上的差异,包括性格、能力或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场独立:利用自己内部有参照,不易受外来因素的影响和干扰,倾向于在更抽象的和分析的水平上加工,独立对事物作出判断。

场依存:倾向于以外部参照作为信息加工的依据,他们的态度与自我知觉更易受周围其他人、特别是权威人士的影响和干扰,关于察言观色,注意并记忆言语信息中的社会内容。

人格:又称个性,通常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自我意识:是作为主体的我对自己以及自己与罱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包括:⑴认识成分;⑵情感成分;⑶意志成分。

性格: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学生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⑴阶段性和连续性;⑵定向性和顺序性;⑶不平衡性;⑷差异性。

2.小学生注意力的特点:

答:⑴无意注意仍起着主要作用,有意注意正在发展;⑵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⑶注意的分配和转移力不强;⑷注意范围较小。

3.小学生想象力的发展:

答:⑴有意想象增强;⑵想象更富于现实性;⑶想象的创造成分增多。

3.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点:

答:⑴情感内容不断丰富;⑵情感的深刻性不断增加;⑶情感的稳定性日益增强。

4.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

答:⑴由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的独立见解的评价,并且随年级的升高而增强;⑵从对具体行为的评价过渡到有一定概括程度、涉及到某些个性品质的评价; ⑶自我评价的稳定性增强;⑷已经具有一定的道德评价能力。

5.自我意识的发展:

答:⑴生理自我(1-3岁);⑵社会自我(3岁以后);⑶心理自我(青年初期开始)。

6.特殊儿童的教育形式:

答:⑴随班就读;⑵普通班加巡回辅导;⑶普通班加资源教室;⑷设置特殊班。

(1~3岁)是口头言语发展的关键期,(小学中年级)是由具体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的关键期。

2.皮亚杰认为,适应包括(同化)和(顺应)两种作用和过程,刺激输入的过滤或改变叫做(同化);内部图式的改变,以适应现实,叫(顺应)。他将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

3.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经历了从(生理自我)到(社会自我)再到(心理自我)的过程。

4.小学生的社会性发展突出表现在(社会性认知)与(社会**往)两方面。

5.世界上最著名的智力量表是(“斯坦福-比纳量表s-b量表)

6.智力的群体差异是指不同群体之间的智力差异,包括智力的(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种族差异)等。

7.性格的个别差异表现在(性格特征差异)和(性格类型差异)两个方面。

8.依据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还是内部,把人的性格分为(外倾型)与(内倾型)两类;依据一个人独立或顺从的程度,把人的性格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

9.智力超常儿童是指智商超过(140)的儿童。弱智儿童通常是指智商低于(70)的儿童,又称智力落后儿童。

第四章。陈述性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原理等的描述。

程序性知识:是关于怎样完成某项活动的知识。

符号学习:又称代表学习,是指学习一个或一组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它们代表什么。

概念形成:学习者可以对同类事物的各种实例进行分析,对比它们与其他事物的区别,从而发现这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概念同化:学习者也可以利用原有概念来理解一个新概念的定义,从而明确一类事物的共同关键特征。

学习迁移:也叫训练迁移,指一种学习一种学习的影响。

1.影响理解的客观因素:

答:⑴学习材料的内容;⑵学习材料的形式。

2.影响理解的主观因素:

答:⑴原有知识经验背景的影响;⑵主动理解的意识与方法。

3.为了帮助学生把当前的学习内容与原有的知识、经验联系起来,教师可以采用的策略有:

答:⑴举例;⑵类比与比喻;⑶证明;⑷复述;⑸解释;⑹推论;⑺应用。

4.迁移的种类:

答:⑴正迁移与负迁移;⑵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⑶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⑷同化性迁移、顺应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5.怎样的教学才是促进迁移的有效教学。

答:⑴精选教材;⑵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⑶合理安排教学程序;⑷教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6.怎样通过适应应用促进知识的深化?

答:⑴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促进知识的巩固与熟练化;⑵通过解决有关问题来深化理解,促进知识经验的整合;⑶解决某种问题来建构起相关的新知识。

1.陈述性知识的表征形式:(命题网络),程序性知识的表征形式:(产生式系统)。

2.知识的获得是一个(建构)过程。

3.概念学习有两种主要方式:(概念形成)和(概念同化)。第三章。

人类的学习: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1.学生的学习的特点:

答:⑴学生的学习以间接经验的掌握为主线;⑵学生的学习具有较强的计划性、目的性和组织性;⑶学生的学习具有一定程度的被动性。

2.学科的基本结构的好处:

答:⑴使得学科内容更容易理解;⑵有助于学科知识的记忆;⑶从结构中获得的基本概念原理将有助于以后在类似的情境中广泛地应用;⑷有助于提高学习兴趣;⑸对学科基本原理的理解可以促进儿童智力的发展。

3.布鲁纳认为,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有:

答:⑴动机原则;⑵结构原则;⑶程序原则;⑷强化原则。

4.根据结构主义教学观及其教学原则,教师应当注意的内容:

答:⑴教师必须全面深入地分析教材,明确学科本身所饮食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⑵应根据中小学生的经验水平、年龄特征和材料性质,选取灵活的教学程序和结构方式来组织实际的教学活动过程;⑶要注意提供有助于学生矫正和提高的反馈信息,并教育学生进行自我反馈,以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能动性。

第五章。技能:一般认为是通过练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提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也称智力技能、认知技能,它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操作的定向:即了解操作活动的结构与要求,在头脑中建立起操作活动的定向映像的过程。

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

操作的整合:即把模仿阶段习得的动作固定下来,并使各动作成分相互结合,成为定型的、一体化的动作。

操作的熟练:指所形成的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高度的完善化和自动化。

1.操作技能的培训要求:

答:⑴准确地示范与讲解;⑵必要而适当的练习;⑶充分而有效的反馈;⑷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2.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

答: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⑵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⑶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4.技能可分为(操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两种。

5. 根据动作的精细程度与肌肉运动强度的不同,可分为(细微型操作技能)与(粗放型操作技能);根据动作的连贯与否可以分为(连续型操作技能)与(断续型操作技能);根据动作对环境的依赖程序的不同,可以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与(开放性操作技能);根据操作对象的不同又可以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与(器械型操作技能)等。

第六章。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服从:是指在权威命令、社会**或群体气氛的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

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

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1.品德的特征:

答:⑴品德形成的后天性;⑵品德内容的社会性;⑶品德表现的行为性;⑷品德结构的稳定性;⑸品德抉择的自觉性。

2.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及其特点:

答:⑴自我中心阶段:这是一种无道德规则阶段,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他们在游戏中只是个人独立活动,没有合作,也没有规则。

权威阶段:又称“他律道德阶段”他们认为规则是必须遵守的,是不可更改的,只要服从权威就是对的。

可逆性阶段:这一阶段是自律道德阶段的开始,儿童开始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进行道德判断,不把规则看成是绝对的一成不变的东西,而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的,可以修改的。

公正阶段: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道,平等,体验到公正、平等应符合每个人的特殊情况。这时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动机而不单纯是行为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而且与**的关系也从权威性过渡到了平等性。

3.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答:⑴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⑵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⑶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4.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常用而有效的方法:

答:⑴有效的说服;⑵树立良好的榜样;⑶利用群体约定;⑷价值辨析;⑸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1.态度结构除包含认知成分外,还包含(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3.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直觉的道德情感)、(想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

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达(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

第七章。问题解决:是指个人应用一系列的谁知操作,从问题的起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的过程。

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1.问题的三个基本成分:

答:⑴给定的条件;⑵要达到的目标;⑶存在的限制或障碍。

2.问题解决的基本特点:

答:⑴目的性;⑵认知性;⑶序列性。

3.问题解决的过程:

答:⑴建立问题表征;⑵搜寻解法;⑶执行解法;⑷评价。

4.搜寻解法的策略:

答:⑴问题类比;⑵手段-目的分析;⑶问题分解;⑷想法-检验。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名词解释 11.学习需要 学习期待12.诱因13.学习迁移14.知识 15.知识领会16.内化17.品德18.社会规范19.社会规范的学习20.社会规范认同21.偶像认同22.价值认同23.认同学习24.规范的信奉。1.经验 从已发生的事件中获取的知识,包括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2.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

心理学 教育 复习题

本次考试内容以 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向葵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教材为主,考试题型有 填空题 判断题 选择题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一 填空题 1 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 2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分为两大类 一是 的研究方法,二是 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属于 ...

教育心理学复习题

本次考试内容以 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 张向葵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教材为主,考试题型有 填空题 判断题 选择题 简答题 案例分析题。一 填空题 1 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成为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并被誉为。2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分为两大类 一是的研究方法,二是的研究方法。调查法属于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