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
作为一门科学的思想史,心理学源远流长。早在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以及古希腊的哲学家、思想家就已有丰富的心理学思想散见于他们的论著之中。春秋时期的孔子提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学而》)以及因材施教等诸多观点,已蕴涵现代心理学中的兴趣、记忆和个性差异等问题。战国时期的荀况关于“形具而神生,好恶,喜怒,哀乐臧焉”(《荀子·天论》)之说,阐明了先有身体,而后有心理,心理依附于身体的身心观。而古希腊的德漠克利特用原子论解释心理现象,认为感觉是原子从物体表面发射出来并与感觉器官接触的结果。
柏拉图关于人性的思考引出了人的行为的三个**:欲望、情绪和知识,并提出灵魂先于身体且独立于身体的身心观。亚里斯多德写的《灵魂论》一书,则是世界上最早关于人类心理方面的专著。
自那时起,直到19世纪中叶,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有许多学者论及心理学问题,其中不乏诸多真知灼见。但心理学在这漫长的岁月中始终隶属于哲学范畴而无独立的地位,是哲学家、思想家运用思辨的方法进行研究的领域。
作为一门科学的科学史,心理学历史却十分短暂。19世纪中叶以后,由于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创造了条件,尤其是德国感观神经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成为独立的科学起了直接的促进作用,其贡献有:缪勒的神经特殊能说、赫尔姆霍茨的视觉“三色说”和听觉“共鸣说”、奥希纳的心理物理学定律等。
到2024年德国生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希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对感觉、知觉、注意、联想和情感展开系统的实验研究,创办了报道心理学实验成果的《哲学研究》杂志,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纲要》。于是,2024年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年,冯特也被视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从此心理学从哲学中分化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始了蓬勃发展的历程。
科学心理学虽然只有一百年的历史,但由于社会的需要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当初从事心理学研究的人员只局限于德国、英国、奥地利等几个国家的极少数心理学家,但到2024年出版《国际心理学家名录》时,收录的有来自当代100多个国家的10000名有名望的心理学家。有关心理学及相关学科的期刊在世界上已达1300份,每年发表30000篇心理学文献。
在美国,心理学会成为仅次于物理学会的全国第二大学会,被视为科学的七大部类之一,全美3000所大学几乎都开设心理学课,每年培养心理学博士生3000多人,主修和选修心理学的人数超过300万。在我国,自2024年陈大齐教授在北京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以来,虽几经起落,但从70年代后期开始也进入空前的繁荣发展时期,每年有近十份心理学专业刊物、几百份教育类刊物和大学学报发表上千篇心理学文献。各种心理学书籍更如雨后春笋,不断涌现。
现在不仅在所有师范大学和一些重点综合性大学设立心理学系,培养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而且各种心理学培训班已从学校扩散到社会,从课堂教学发展到电视教学。国家教育部于2024年第一次成立我国高等学校(理科)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还在杭州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建立了我国心理学理科基地,并决定将在所有理工科和综合性大学开设面向全体大学生的公共课心理学。我国的心理学正在为培养一流的专家和提高全民的心理素质、为两个文明的建设作出积极的贡献。
心理学流派。
行为主义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思潮:行为主义心理学。2024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j.
watson)发表了《一个行为主义者眼中所看到的心理学》一文,宣告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诞生。华生在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提出,心理学应该摒弃意识、意象等太多主观的东西,只研究所观察到的并能客观地加以测量的刺激和反应。毋须理会其中的中间环节,华生称之为“黑箱作业”。
他认为人类的行为都是后天习得的,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模式,无论是正常的行为还是病态的行为都是经过学习而获得的,也可以通过学习而更改、增加或消除,认为查明了环境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就能根据刺激预知反应,或根据反应推断刺激,达到**并控制动物和人的行为的目的。他认为,行为就是有机体用以适应环境刺激的各种躯体反应的组合,有的表现在外表,有的隐藏在内部,在他眼里人和动物没什么差异,都遵循同样的规律。
这一学派不同意心理学**意识,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行为的科学,科学的研究只限于以客观的方法处理客观的资料,内省不是客观的方法,用内省法所得到的意识经验,更非客观资料,心理学的目的应是寻求**与控制行为的途径。他们认为心理学应当研究“客观观察所能获得的并对所有的人都清楚的东西”,也就是人的行为,并提出“刺激—反应”(s—r)的行为公式。行为主义主张客观的研究方向,有助于摆脱主观思辨的性质,更多从实验研究中得出结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主张中最重要的有以下四点:(1)强调科学心理学所研究者只是能够由别人客观观察和测量的外显行为。(2)构成行为基础者是个体的反应,集多个反应即可知行为的整体。
(3)个体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不是由遗传决定的,而是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被动学习的。(4)经由对动物和儿童实验研究所得到的行为的原理原则,即可推论解释一般人的同类行为。
行为主义发展到三十年代后,其严守自然科学的取向,受到了批评。有些原属行为学派的学者不再坚持“客观的客观”的原则,终而接受意识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之一的理念。行为主义心理学中持有此种理论取向者,被称为新行为主义心理学。
新行为主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托尔曼(赫尔(斯金纳(新行为主义认为,有机体不是单纯地对刺激作出反应,它的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一个目标。在动物和人的目的行为之间,必须有一个“中介”因素,这就是个体的认知。也就是说在“刺激—反应”过程中,加进一个中介变量(o),使行为主义的模式成为“s—o—r”。
新行为主义强调客观的实验操作,冲击了内省心理学,促进了心理学的广泛应用和程序教学的开展,但陷入了还原论和机械论的境地。
格式塔学派。
格式塔学派是西方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2024年创建于德国,创始人韦特海默(m.wertheimer,1880—1943)、考夫卡(k.koffka,1886—1941)、苛勒(w.kohler,1887—1967),后期代表有勒温(k.lewin,1890—1947)。2024年,m.韦特海默发表了**《似动的实验研究》,标志着一学派的兴起。
m.韦特海默的似动实验以考夫卡、苛勒做为被试,韦特海默使用速示器,通过两条细缝投射出两条光线,一条垂直,另一条和垂直线成20或30度角。如果先通过一条细缝显示出光线,然后显示另一条光线,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较长的时间间隔(超过200毫秒),那么被试者就看到两条相继出现的光线。
如果两条光线之间的时间间隔短,被试者就看到两条连续的光线。可是,在两条光线之间有一最适宜的时间间隔(约60毫秒),被试者看到光线从一处向另一处移动,而且又移动回去。这就是整体不仅是部分的总和的一个明显例子。
格式塔学派反对构造主义的元素主义和行为主义的s—r公式,反对对任何心理现象进行元素分析。这对于揭发心理学内的机械主义和元素主义观点的错误起到一定的作用。该学派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完形或整体结构,强调整体并不等于部分的总和,意识不等于感觉、感情的元素的总和,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思维也不是观念的简单联结。
他们这种重视整体的观点和强调各部分之间动态的联系以及对创造性思维的认识,对后来心理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他们在知觉领域里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很多具有科学价值的成果。如似动现象的发生、知觉过程中图形和背景的关系的意义等,基本上都是**于格式塔学派的研究成果。
但该学派否认过去经验的作用,陷入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境地。
机能主义心理学。
广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从19世纪50年代中期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时期,包括意动心理学派、符茨堡学派、日内瓦学派、行为主义和哥伦比亚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等。
狭义的机能主义心理学派主要指美国的芝加哥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实用主义心理学派)。出现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自2024年达尔文进化论学说的出现,宗教和神学遭受了致命的打击。詹姆士和杜威等人把主观唯心主义、功利主义哲学和经验批判主义理论合并,并利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制造出一套实用主义哲学。它的基本观点即“存在就是有用”,没有真理的客观尺度,唯一的标准就是成功。
机能主义心理学活跃于2024年到20世纪30年代,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williamjames,1842~1910),其代表人物务还有杜威(johndeway1859~1962)等人。
机能主义心理学同构造主义心理学展开了激烈的学派之争,两者都主张研究意识,争论的焦点是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结构,还是研究意识的功能。机能主义心理学强调研究意识的功能,詹姆士明确提出:心理学应该研究意识的功能和目的,而不是它的结构。
也正因为如此,他的心理学思想被称为机能主义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派强调心理现象对客观环境的适应和功用,不以研究意识经验为限。关心心理学在各个领域内的功效和应用及改进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詹姆士批评构造心理学忽视了意识的最主要特征,即只静态地研究意识的结构,而忽略了意识的连续性。詹姆士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工作不应该只局限在实验室内,还要考虑人是如何调整行为以适应环境不断提出的要求的。为此,后来他的一些追随者走向了心理测量、儿童发展、教育实践的有效性等各种应心理学方面的研究。
2024年詹姆士发表了他的经典著作《心理学原理》,书中详细地阐述了他对有关意识流的思想,在心理学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机能主义心理学和构造主义心理学两个学派之争在于**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的定义及研究方向,然而基于唯心主义的思想基础,都未能很好地解决方法学问题。为此,在相持了几十年之后,当另一个新的学派--行为主义的出现后,这两个学派读日渐衰落下去。
精神分析心理学派。
精神分析学派产生于2024年,其创始人是奥地利精神病医师、心理学家弗洛伊德(s.freud,1856—1939)。这一学派的理论在20世纪20年代广为流传,颇具影响。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可以分为两部分: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不能被本人所意识,它包括原始的盲目冲动、各种本能以及出生后被压抑的动机与欲望。
他强调潜意识的重要性,认为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和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部分,其中本我与生俱来,包括着先天本能与原始欲望;自我由本我分出,处于本我与外部世界之间,对本我进行控制与调节;超我是“道德化了的自我”,包括良心与理想两部分,主要职能是指导自我去限制本我的冲动。三者通常处于平衡状态,平衡被破坏,则导致精神病。
精神分析学派重视潜意识与心理**,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并获得了某些重要的心理病理规律,但他们的一些主要理论遭到许多人的反对。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沙利文(h.s.sullivan)、霍妮(k.horney)、弗洛姆(e.fromm)为代表的一批心理学家反对弗洛伊德的本能说、泛性论和人格结构论,强调文化背景和社会因素对精神病产生和人格发展的影响,在美国形成了新精神分析学。新精神分析学派仍然保留着弗洛伊德学说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尽管在其理论中有不同的概念名称,但归根结底,仍然是潜意识的驱力和先天潜能起主要作用。
日内瓦学派。
日内瓦学派心理学与瑞士心理学家、日内瓦大学心理学教授兼卢梭学院院长让 · 皮亚杰( 1896 ~ 1981 )的名字分不开,日内瓦学派的心理研究侧重于儿童智力发展的认识活动,皮亚杰以其创造性的研究影响了当代心理学界,他以儿童心智发展为基础,进而研究人类认识的发生和变化,创立了发生认识论。
日内瓦学派认为,心理学研究不仅不能离开生物学而且不能离开逻辑学,皮亚杰用符号逻辑研究儿童智力的发展,在其认知心理学中引入了数理逻辑的概念,并把源于布尔代数的符号逻辑作为一种工具。
心理学史流派评价
一 内容心理学 冯特。评价原则 1要区别冯特的早期思想与其后期思想。2要区分冯特的哲学观点与其心理学贡献。3要注意澄清过去对冯特心理学思想中的一些误解。贡献 1由于冯特的努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冯特最大的贡献。2冯特不仅是心理科学的建立者,也是心理学发展的促进者,他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
心理学史理论流派脉络
格式塔心理学。1912年,运动知觉的实验研究 标志着格式塔心理学的诞生。代表人物为 苛勒,惠特海默。精神分析。他们把这种方法称之为 谈 或宣泄法。1895年出版了 关于歇斯底里之研究 这本书标志着精神分析的开始。1900年,弗洛伊德出版 梦的解析 以精神分析的方法分析梦的本质。机能主义。杜威于189...
心理学理论流派心理学史
柏拉图 唯理性 以理念论解释灵魂的本质,他把灵魂或心理分为理性,勇气和 三部分。亚里士多德 经验论 写出了西方第一部关于心理学的专著 论灵魂 笛卡尔提出心身交感论,指心灵和身体是两个根本不同的东西,有是可以相互影响 互为因果的东西,心身的这种交互作用不是直接发生的,是通过身体的特殊部位 松果体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