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早期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大致上可分为三代:
1、早期行为主义是第一代,特征为:客观主义;以刺激和反应的术语解释行为;强调联结学习;外周论;环境决定论。
2、新行为主义是第二代,特征为:强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中介变量;允许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对行为的内部动因进行推测;以操作主义观点解释中介变量。
3、新的新行为主义是第三代,特征为:给予认知、思维等心理因素在行为调节中的作用以足够的重视;把认知、思维看成是积极、主动的过程;强调研究方法的客观性。
第一节行为主义产生的历史背景
一、社会历史条件。
首先,行为主义的产生是当时美国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
其次,行为主义是美国政治生活中的进步主义运动的产物
二、哲学背景。
一)机械唯物主义哲学
二)实证主义哲学。
三)实用主义哲学。
三、心理学背景。
一)行为主义是机能主义心理学发展的必然结果。
二)动物心理学的发展是行为主义产生的重要前提。
三)传统意识心理学的危机。
四)巴甫洛夫的客观心理学对华生的影响。
第二节华生的行为主义体系。
一、心理学的性质和对象。
研究对象:行为的元素,即身体的肌肉运动和腺体分泌。
作为一门行为科学,心理学只研究可以客观描述的动作,同时又不使用主观的或心理主义的术语。
1、心理学是一门纯粹的自然科学;
2、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是可以观察的有机体的反应,本质是人和动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刺激(s)和反应(r)是所有行为的共同要素。
刺激(s),指引起有机体行为的外部和内部的变化;
反应(r),指由特定刺激引起的有机体的内隐和外显的变化。
3、行为完全独立于与意识的关系,应该根据行为自身的特征来研究行为;
4、人类行为和动物行为都应该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观察法:无帮助的观察 ;借助仪器的观察
二)条件反射法:一类是用以获得条件分泌反射的方法,一类是用以获得条件运动反射的方法。
三)口头报告法:即观察自己身体内部所发生的变化并对这些变化进行口头报告的能力。
四)测验法:不是运用语言进行的行为测验,而是测验被试对测验刺激情景所作出的反应。
五)社会实验法:行为主义原理在社会问题上的应用。
三、在心理学具体问题上的主张。
(一)关于感觉的理论。
行为主义避免应用“感觉”之类的传统心理学名词,代之以“刺激”和“反应”等字眼。
把各种感觉改为“视反应”、“听反应”、“痛反应”等。
用差别反应取代差别感受性,用白光反应取代补色视觉,用后效取代后象,用视反应错误取代错觉。
二)关于遗传与环境的关系。
早期,不否认本能的存在。
2023年,改变了对本能的看法,认为本能行为是社会化的条件反应。
本能是一种遗传的类型反应,认为学习和条件反射是理解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
认为人的行为类型完全是由于环境造成的。
三)情绪理论。
情绪是对特定刺激作出的身体反应。
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如果局限于身体内部,该反应就是情绪。
原始情绪模式表现为惧、怒和爱三种基本情绪反应。
华生用条件反射研究情绪发展变化,并得出一些有价值的结论。(阿尔伯特实验)
首先,他认为,人的各种复杂情绪是通过条件作用而逐渐形成的。
其次,由条件反射形成的情绪反应具有扩散或迁移的作用。
再次,在适应的条件下,又可形成分化条件情绪反应。
四)思维理论。
思维是感觉运动的行为。思维和言语一样,是一种语言的习惯,或称语言形式的思维。言语是一种外部的语言习惯,而思维是一种内隐的语言习惯。
内隐的语言习惯是由外显的语言习惯逐渐演变而来的。
华生认为,人类除了内隐语言的思维而外还有非语言形式的思维。
五)人格理论
人格(personality)是个体整个行为模式的总体,是个体一切动作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如公共讲演系统、沉思系统、恐惧系统、爱怜系统等。
人格是可以改变的。因为它是在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所以改变人格的唯一方法就是改变一个人的环境,使之在改变的新环境中不得不去养成新的习惯系统,人格也就得到改造。
第三节其他早期的行为主义者。
麦独孤。梅耶。
霍尔特。魏斯。
亨特。拉什里。
第四节对行为主义的评价。
一,贡献。强化了心理学的自然科学特征。
扩大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研究。
二、局限。生物学化倾向严重。
缩小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犯了遗传决定论的错误。
第五章行为主义的发展
行为主义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华生的行为主义。
第二阶段:新行为主义,1930到2023年。
代表人物:托尔曼、赫尔和斯金纳。
特点:1、心理学的核心是学习的研究;
2、大部分行为,可以用条件反射定律进行解释;
3、采纳操作主义原则;
第三阶段:新的新行为主义(社会行为主义),2023年到现在。
代表人物:班杜拉和罗特。
第一节新行为主义的产生。
一、外部条件——操作主义。
目标:使科学语言和科学术语更客观、更精确,使科学摆脱“虚假问题”,即不能进行实际观察和物理验证的问题。
观点:任何科学发现和理论概念的有效性依赖于达到那个发现的操作的有效性。
布里奇曼(的观点:物理概念等同于一组操作,或等同于测定它的程序。
二、内部原因。
一)早期行为主义内部的危机。
研究对象上否认意识无意识”心理学;
心理发生机制上忽视对有机体内部条件的研究——“无头脑”心理学;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影响。
s—o—r,w—s—ow—r—w
对学习过程的重视;
第二节托尔曼的目的行为主义。
托尔曼(edward chase tolman,1886—1959),新行为主义的代表,目的行为主义的创始人,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一)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整体行为。
托尔曼认为心理学应研究行为。一种是分子行为一种是整体行为。
整体行为的四个特征:
1)整体行为总是趋向或避开某个目标——目的性。
2)整体行为总是利用环境所提供的各种途径和工具来排除障碍,实现目的——选择性。
3)整体行为所选择的途径和方式遵循最小努力原则——认知性。
4)整体行为不是机械的,固定的,通过教育可以变化——可教性。
二) 中介变量。
中介变量(interventing variables):指介于刺激与反应之间因外在刺激而引起的内在变化过程。
行为的原因——自变量。
因变量(行为变量)——行为。
中介变量是行为的直接决定者,是引起一定反应的关键。
初期,托尔曼认为动物和人类有两种中介变量:
1)需求变量,即动机,包括性欲、饥饿和安全等;
(2)认知变量,对客体的知觉,对地点的再认。
2023年做了修改和补充,把两种中介变量改为三种主要的范畴:
1)需要系统,指有机体当时的生理需要或内驱力状况。
2)信念—价值动机,指选择某种目的物的欲望的强度和这些目的物在满足需要中的相对力量。
3)行为空间,指个体在一定时间内知觉到的,存在于不同地点、距离和方向的各种事物。其中,有些物体吸引人(正效价),一些物体使人厌恶(负效价)。
三) 学习理论:符号—格式塔。
托尔曼的学习理论被称为早期认知学习理论,与刺激—反应学习理论一起被视为西方学习理论的两大类别。
1.符号学习理论。
托尔曼认为,对任务的重复操作加强了环境线索与有机体的期待之间习得性的关系。托尔曼将这种习得性关系称为“符号格式塔” ,即达到目的的符号及其意义。
期待—指有机体对未来事件的假设或信念。
记忆性期待:由于过去的经验而导致的对某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期待;
感知性期待:由于当前目标物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期待;
推理性期待:由于以往经验和目标物的当前刺激综合作用而产生的对未来事件的期待;
位置学习—动物在学习过程中,不仅习得关于目的物的意义,也习得关于刺激情景的意义。
潜伏学习—潜伏学习(或潜在学习)是托尔曼提出的一种学习现象。指未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的学习,即有机体在学习过程中,每一步都在学习,只是某一阶段其学习效果并未明确显示,其学习活动处于潜伏状态。
四)学习的类型。
专注。等值信念。
场的期待。场—认知模式。
内驱力辨别。
运动性模式。
五)对托尔曼的评价。
首先,促进行为主义的发展。
其次,促进了学习心理学的研究。
第三,提出“符号—完形”的学习理论,有力地反对了“刺激—反应”的学习理论,成了认知心理学的先驱。
理论体系不严密,不系统;
未把行为同内隐的功能(如认知状态)明确地联系起来;
以动物做被试,难以推广到人类身上;
第三节赫尔的逻辑行为主义。
赫尔(clark leonard hull,1884—1952)是美国新行为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
一、心理学的性质和任务。
研究对象:有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行为;
学科性质:是一门真正的自然科学;
心理学的任务:发现可以用几个普通方程式加以量化表达的行为规律,借此推导出个体与团体的行为;
s—r,s—s—r—r
二、研究方法。
简单观察。系统控制观察。
对假设的实验检验。
假设—演绎法。
三、学习理论。
赫尔的学习理论是根据假设—演绎模型构成的行为原理之一。
一)学习的基本条件:接近与强化。
首先,学习是有机体自动获得具有适应性作用的感受器——效应器的联结。
强化分类:1、初级强化:内驱力或内驱力刺激减弱的过程;
2、次级强化:指与初级强化紧密相连的刺激;
习惯强度是反应被强化次数的函数;
学习进行的基本条件是在强化条件下的刺激与反应的接近。这是赫尔学习理论的核心。
赫尔认为,凡是导致内驱力下降的事件均可强化刺激—反应的联结。因此,赫尔的学习理论也被称为内驱力降低理论(需要减弱理论)。
二)行为的动力:内驱力。
内驱力是一种由有机体的组织需要状态所引起的刺激,其功能是使有机体处于驱动状态,引起或激起行为。
内驱力分为:
原始内驱力继起内驱力。
四、评价。赫尔根据假设—演绎法和大量的实验研究资料构建一个精密的学习理论系统,把学习定律加以数量化,坚持和发展严格客观的行为主义研究途径,提供一套被后人采纳的客观术语。
赫尔的理论体系对西方现代心理学曾有过重大的影响,2023年代以后的几十年间,赫尔的学习理论一直是最占优势、影响最大的学说之一。
《心理学史》复习要点
心理学史复习提纲。单项选择题 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多项选择题 10题,每题2分,共计20分。名词解释 5题,每题2分,共计10分。简答题 5题,每题4分,共计20分。论述题 3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学习心理学史的意义。有助于了解心理学的现在和未来 有助于对当代心理学全貌的整体把握...
心理学史最终要点
心理学史 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古希腊罗马是西方心理学思想产生的故乡,是现代科学心理学形成的远源 德国是实验心理学产生的故乡,是世界现代科学心理学的发源地 而美国是机能主义 行为主义 人本心理学及认知心理学产生的故乡,也是当代全世界心理学发展的中心。西方心理学有两个基...
心理学史复习
心理学史的考点解答。一,心理学功能。第一,它为数据的系统化和有序化提供框架。第二,理论则可被当作一种分类系统来帮助实验者组织结果。第三,它使得科学家能够在实验研究之前对一些事件做出 得越准确则理论越好。二,自然科学方法下的心理学研究范围。第一个取向是藉由生理学研究的成就,探索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