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史。
讲义 )庞晓华编。
教学要求]1、 重在理清历史脉络和整体框架,而不侧重细节。
2、 重各流派的形成过程,而不重其结论。
3、 突出主要学派,简化次要学派。
重点]1、 行为主义心理学。
2、 精神分析心理学。
3、 格式塔心理学。
4、 人本主义心理学。
5、 认知心理学。
难点]、精神分析心理学。
2、各学派之间的关系。
参考书目]美]波林实验心理学史》
美]舒尔茨现代心理学史》
美]墨菲、柯瓦奇: 《近代心理学历史导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美]黎黑:《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6
美]查普林、克拉威克:《心理学的体系和理论》
美]墨顿·亨特: 《心理学的故事》
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的新进展》,人民教育出版社,杨鑫辉:《西方心理学名著提要》,江西人民出版社,2000,第一编绪论。
第一节西方心理学史的对象及意义。
一、 西方心理学史的研究对象。
西方心理学史主要研究的是西欧和北美诸国的心理学发展史。可分为以下历史阶段和流派。
二、 学习西方心理学史的意义。
1、有助于理解当今的西方心理学。
2、有助于培养在心理学领域中的“历史性思维”。
3、心理学史在整个心理学科中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学习西方心理学史,可加深对普通心理学基本理论的理解,并对进一步学习心理学的其它分支有奠基作用。
第二节西方心理学的哲学起源。
心理学是从哲学中分化出来的,至今心理学依然与哲学存在着割不断的联系。心理学史上的种种心理学流派无不于某种哲学思想为基础,各学派的分歧与对立归根到底是哲学立场、观点及方法的分歧与对立。因此,哲学有“心理学之父”的称谓。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物质与意识(或称“精神”)的关系问题,其中,意识就是心理现象。这个问题在心理学中的反映就是“身心关系”,或者说是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苏格拉底说“认识你自己”。也就是说,人类首要是问题是认识自身。人是由生理系统与心理系统两大部分组成的,其中,心理是人的本质所在。
对人的认识,核心是问题是认识人的心理现象,或者说是认识人的心灵或人性。这个问题是哲学和心理学共同关心的问题。
要想理解西方的心理学理论,首先必须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典型代表的西方哲学。
一、哲学概述。
人类最初的文化形态是宗教和神话,哲学脱胎于宗教和神话的世界观,世界上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宗教和神话,但不是每个民族都有哲学,在诸多的古代文明中,只有中国、印度和古希腊产生出一般意义上的哲学。而且都是在大致相同的历史时期诞生的,即公元前8世纪到前2世纪之间。但三种哲学又各有特点。
从内容上讲,印度哲学侧重于人生哲学,中国哲学侧重于社会伦理哲学、古希腊哲学侧重于自然哲学和形而上学。从思维方式及表达方式上讲,印度哲学多采用说教,古希腊哲学多采用说理和思辨,中国哲学介于说教与说理之间,多采用比喻例证和警句箴言。古希腊哲学的思辨方式(又称“反思”、“静观”)以后成为哲学思维方式的正宗。
表一:三种原创哲学的比较。
古希腊哲学影响了整个西方文化的发展,西方各领域的理论、思想,尤其的近代以后的自然科学的兴起、科学理性精神的张扬,都可以从古希腊哲学中找到源头。
哲学从其研究的内容上可分为三大领域:本体论,认识论,方**(或“逻辑学”)。此外,在古代哲学中还包括伦理学,现代以后,伦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去。
、本体论。本体论研究的问题是:“世界的本源与本质是什么”。分为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派。
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坚信人类生存于其中的世界虽然表面上看来是形态各异、纷繁杂乱的,但它的背后存在着统一的规则和规律,因此,他们用思辨的方式极力寻求着变化世界的不变本质、杂多现象的单纯本质、流逝往复事物的永恒原因。他们认为,表面看来是变化的、杂多的、暂时的现象都不过是世界的“表象”,是不真实的,而只有单纯的、统一的、永恒不变的东西才是世界的本质或说是世界的本来面目,才是真实的,才值得去追寻。对世界本质、本来面目的思考构成了被后人称之为“本体论”的基本问题。
、认识论。认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人类的认识是怎样形成的?
人类认识世界的可靠手段是什么?衡量真理的标准是什么?分为:
绝对主义真理观与相对主义真理观两大派。前者又分为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两大派。
认识论是由本体论派生出来的。认识论是对本体论的检验。在追寻世界本来面目的同时,古希腊的哲学家们又在进一步反省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如何才能符合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由此形成了认识论。认识论典型地体现了哲学中“反思”的特点。即人类一方面在认识着世界,另一方面又在反思着自身对世界的认识是否真实可靠。
由此也可以看出本体论与认识论的关系。
、逻辑学与方**。
早期哲学的第三大板块是逻辑学。逻辑推理是哲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亚里士多德的形式逻辑一直是逻辑学的正宗。
亚里士多德为形式逻辑设立了以下三大准则:同一律(在同一思维过程中,必须保持概念及论题的同一。不能犯“偷换概念”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矛盾律(两个对立的命题不能同时真,必有一假。不能犯“自相矛盾”的错误)。排中律:
(又称“二值原则”,同一命题非真即假,非假即真,不能“两可”)。并创立了逻辑推理的“三段论”(即大前提-小前提-结论)。进入20世纪后,弗雷格、罗素等人将形式逻辑与数学相结合,发展出了“数理逻辑”。
从而使逻辑学从哲学中独立出去,留下的位置被“方**”所取代。
方**即一切科学研究的方法原则,或者说是研究问题基本立场和视角。方**是具体研究方法的基础。自古至今在方**方面存在着演绎法与归纳法的对立,形而上学与辩证法的对立,机械论与系统论的对立,实证主义与现象学的对立等。
方**是由认识论派生的。上述哲学三大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哲学是世界观(本体论)、认识论与方**的统一。
二、哲学心理学概述。
(一)哲学心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
1、心理现象的本质是什么?
2、心理现象是如何发生的?
3、心理现象是由哪些成份构成的?
4、身心关系。
5、人与环境的关系?
(二)哲学心理学的流派。
1、官能主义心理学。
主要观点:认为心理现象是灵魂的官能,并对心理现象进行了初步的分类,有柏拉图的“三分法”与亚时士多德的“二分法”。
柏拉图把灵魂分成理性、意气(或称意志)、**三部分。这是西方心理学史上最早的关于心理现象知、情、意“三分法”的学说。
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对心理现象作过全面系统阐述的人,并写出了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专著《论灵魂》。他认为灵魂是整体的,不可分割的,它以整体性发挥其功能。灵魂的功能有两大方面:
一是认识功能,包括感觉、记忆、想象和思维。二是动求功能,包括欲望、意志、情感和动作。他的这一观点成为西方心理学史上关于心理现象知与意“二分法”的前身。
2、经验主义心理学。
经验主义心理学有两种表现形式,在英国表现为联想主义心理学,在法国表现为感觉主义心理学。
1)联想主义心理学。
主要观点:洛克是经验主义认识论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人出生时的心灵好比一块白板,人的一切认为来自经验,为了说明人的认识如何从简单观念组合为复杂的观念,洛克首次提出了“联想”概念,为联想主义心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哈特莱突破了只在观念(即认识)范围讨论联想的局限,首次用联想解释一切心理现象,如感知、记忆、想象、思维、情感、人格、动作等。
并尝试用生理学解释联想或心理现象。
2)感觉主义心理学。
拉美特利认为人的一切知识都**于感觉。并认为人的感觉是完全可靠的。他还认识到意识是大脑运动的一种属性,人脑是意识的器官。
爱尔维修把人和动物相区别的最终原因归结为获得感觉印象的能力上。他还把感觉、情感和需要联系起来,最终将情感也看作是一种感觉。
总之,法国的感觉主义心理学坚持了唯物主义认识论,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对心理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但它又片面夸大了感觉的作用,忽视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差别。它的机械论还对后来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产生了重大影响。
3、理性主义心理学。
主要观点:莱布尼茨认为人具有天生的理性能力和理性原则,感觉经验不是知识的**,而只是起到媒介的作用,通过感觉经验可以使人唤醒头脑中固有的理性原则,使不清晰的知觉变成清晰的观念。
他还根据意识性的强弱将人的观念划分出等级,最无意识性的观念叫“微觉”,这是“无意识”概念的最早萌芽。许多微觉可以集合成清晰的统觉。最具意识性的观念叫“统觉”,它能使人意识到内心的状态和诸如推理等思维活动。
这一思想被以后许多心理学家所继承和发扬。
赫尔巴特运用力学关于引力和斥力的概念来说明观念的相互吸引和相互排斥的关系。他对不相冲突的观念之间的结合用“融合”和“复合”两种情况作解释,而对相冲突的两种观念,他认为如其中一种占优势,则另一种会受到抑制,降入无意识状态。无意识与意识之间有一道界限,他称之为“意识阈”。
这是对无意识概念的最早的直接阐述。他还认为,任何观念要进入意识阈,都必须与意识中原有的观念整体相和谐,否则就会被排斥。这个观念的整体,他称之为:
“统觉团”。以上观点对弗洛伊德的无意识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提顿斯把心理现象区分为理解、感情和意志三类,确立了近代对心理过程的三分法。这种分类法经康德的发挥而产生了广泛影响,从此,心理现象的三分法取代了亚里士多德的二分法。
总之,理性主义心理学的特点是:强调主体先天固有的能动性、心理活动的统一性、动力性和矛盾性,夸大理性的作用而忽视感性经验在认识中的作用。其理论辩证性较强但又具有唯心主义倾向。
心理学史复习
心理学史的考点解答。一,心理学功能。第一,它为数据的系统化和有序化提供框架。第二,理论则可被当作一种分类系统来帮助实验者组织结果。第三,它使得科学家能够在实验研究之前对一些事件做出 得越准确则理论越好。二,自然科学方法下的心理学研究范围。第一个取向是藉由生理学研究的成就,探索神经系统的组织与功能,从...
心理学史复习
名词解释。1 试误说 动物的学习过程是以本能活动开始的一种尝试与错误的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情境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其中不存在思维和推理的作用。2 快乐原则 只要受到外界刺激,导致兴奋增加,就立即要求释放本能能量和接触紧张,而不考虑外界现实状况,如时间 地点 方式和方法。现实原则 它是理性的 能够审时...
心理学史复习
心理学史 复习资料。西方心理学历史学习的要素 1 时间 具体的年代或大约区间 2 地域背景 社会的政治经济 思想基础 科学进展 3 学派代表人物 生平与著作 标志性的著作或会议。思想观点 对象 方法 具体观点 评价 贡献与局限 时代精神说与伟人决定论。分析与综合。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意识内容 元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