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应激的含义可概括为三大类:
1)应激是一种刺激物。
2)应激是一种反应。
3)应激是一种察觉到的威胁。 应激(stress)指一种复杂的心理生物过程,这一过程包含应激刺激、情绪反应及对危险的知觉评价三种主要成分。
应激过程的模式:输入、中介、反应、结果,而以认知评价为主的心理中介为关键部分。
输入部分: 躯体性应激源。
心理性应激源。
社会性应激源。④ 文化性应激源。
中介机制:① 心理中介。察觉或认知评价是决定个体对环境刺激是否引起防卫和抵抗的关键。
②生理中介。目前,对“观念的”心理社会因素如何转变为“物质的”生理反应的关键部位及详细机制尚未完全明了。
应激反应:① 应激引起的心理反应。1是即积极的心理反应;2消极的心理反应。
② 应激引起的生理反应。心理应激的神经内分泌后果是因人而异的,因害怕失控而产生的“战斗-逃跑”的起动与杏仁核有关,而受到与群体隔离或行动受挫而致抑郁时,可能与肾上腺皮质机能有关。
应激反应:(一)应激源 (二)应对方式 (三)动机 (四)人格 (五)心理准备
应激源:1.生活应激和日常生活中的冲突 。2.运动损伤史 。3.运动员比赛中的临场应激。
应对方式:应对行为、社会支持、处理应激的技能 、集中注意力策略、
运动损伤的心理反应:1是否认。2是愤怒。 3是许愿。 4是抑郁,5是承认。
运动损伤的认知反应:1感知身体疼痛2 察觉与损伤有关的不正常反应 3 询问与损伤有关的问题。4认识到受伤的不良结果。 5曲解损伤的涵义。
运动损伤的心理**方法:一调整认知。二设置目标。三积极思维。四社会支持。五掌握心理应对技能。
注意的概述: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信息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选择性:注意的选择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理活动或意识只能优先选取需要加工的对象,而忽略了其余的信息。
注意的强度:注意的强度包括警觉性和集中性。注意的警觉性是指在特定的个别反应过程中所需要的最佳准备状态和资源的合理调整。
注意的集中性强调在一定的时间内将注意维持在所选择的信息上的能力。
习得性无助个体的主要心理特征:1自我效能感低2消极思维3情绪失调4人际关系不良。
习得性无助感: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当个体形成了习得性无助感时,会导致学习与生活中积极主动性的丧失。
这将给其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
运动动机:是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它是在学生体育学习和身体锻炼活动的需要与参与运动的环境诱因的相互影响下产生的。
动机的两个重要概念:
1驱力指驱使有机体进入活动,与身体的生理需要相联系的内部激起状态,是从“身后”对行为的推动,实际上,它就是人的内部需要。
2诱因指引起个体动机,满足个体需求的外在刺激,是从“身前”对行为的拉动,实际上,它就是环境因素。
习得性无助感的原因分析:1客观原因:a.
教师、家长和教练的教育方式不当b.不良的教育环境2主观原因:他们习惯把失败归为个人能力低等这种不可控的内在稳定因素,把成功归为偶然的运气、任务难度低等不稳定的因素。
对习得性无助学生的教育措施:1对青少年要以鼓励为主,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2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目标导向。3通过归因训练来提高自我效能感。4创设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
影响运动归因的因素:一内部因素:1个性特征2成就动机3自我效能感4性别5年龄。
二外部原因:1社会文化背景特征2运动项目特征3训练年限4比赛结果。
心理健康的含义:1指心理健康状态。个体处于这种状态时,不仅自我情况良好,而且与社会契合和谐。2 指维持心理健康、减少行为问题和精神疾病的原则和措施。
心理健康的标准:认知过程正常,智力正常;情绪稳定,乐观,精神舒畅;意志坚强,做事有目的、计划、步骤、方法,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人格健全,性格、能力、价值观等均正常;养成健康习惯和行为,无不良行为;精力充沛地适应社会,人际关系良好。
1)智力正常;(2)适当的情绪控制能力;(3)对自己能作出适当的评价;(4)能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
体育锻炼的心理健康效益:一体育锻炼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1)体育锻炼与认知活动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不能被看作是因果关系。
2)体育锻炼与认知功能关系在不同年龄人群的身上有不同的体现。
3)不同的锻炼项目、运动负荷及坚持年限对认知功能的影响也不相同。
4)体育锻炼能延缓或预防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衰退。
5)体育锻炼对正常人和有心理障碍人群的认知功能的影响也不相同。
体育锻炼对情绪的影响:1.体育锻炼的抗抑郁效能。2.体育锻炼降低焦虑的效能。
3.体育锻炼与主观幸福感。4.体育锻炼中的特殊情感体验。
体育锻炼对自尊的影响:
1)体育锻炼能提高身体自我价值和其他重要的身体自我认知(如身体表象)。
2)体育锻炼对不同性别人群的自尊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3)体育锻炼对低自尊者的效果更加明显。(4)不同锻炼方式对自尊的影响有差异。
影响体育锻炼坚持性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1.人口统计学变量 2.个体生理状况3.个人行为 4.个人心理特征和状态。
二)环境因素 1社会环境2.物理环境 3.体育活动的特征。
体育锻炼的成瘾行为;
1锻炼成瘾是指对有规律的锻炼生活方式的一种心理生理依赖研究。
2锻炼成瘾分为积极和消极两种。积极锻炼成瘾的人能够控制锻炼行为,而消极锻炼成瘾的人容易受锻炼行为的控制,通常将锻炼过度或锻炼消极成瘾现象称为“锻炼依赖性”
锻炼成瘾者和非锻炼成瘾者存在的差异:
1.锻炼成瘾者锻炼后更难以休息,并产生更多的应激。
2.参加体育锻炼后体验到高度积极的情感。
3.当错过一次锻炼机会后产生高度的抑郁、焦虑和愤怒的情绪体验。
4.为完成某项锻炼计划倾向于忽视身体的不适、疼痛或伤病。
体育心理学复习
第一节渐进放松训练。一 渐进放松训练概念。二 渐进放松训练的方法。三 渐进放松训练的注意事项。一 渐进放松训练概念。二 渐进放松训练的方法。二 渐进放松训练的方法。三 渐进放松训练的注意事项。放松训练 第二节生物反馈训练。一 生物反馈训练概述 二 生物反馈训练与运动训练。一 生物反馈训练概述。二 何...
体育心理学复习
名词解释 1.运动动机 运动动机指推动学生参与体育学习与身体锻炼活动的内部心理动因。2.归因理论 是对行为与动机进行认知分析的理论。即人们总是力求在自己认知的基础上解释 理解和 着各种事件。3.习得性无助感 习得性无助感是指个体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 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
体育心理学复习
体育心理学重要学习内容。一 名词类。1 体育心理学 是研究人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2 体育团队凝聚力 是指团队对其成员所具有的多种吸引力的总和。3 目标定向 是指一个人能否积极参加活动时所依据的成就目标倾向。4 运动体验 是指从运动过程所提供的刺激中所获得的感受。5 自我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