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奥的“霍桑试验”
霍桑试验结论及人群关系理论。
霍桑试验结论。
1)生产条件的变化固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热情,但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
2)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素。
3)改善劳动者的士气及人与人的关系,使人们心情愉快地工作并对自己的工作感到满足,使增加生产、提高工效的决定性因素。
人群关系理论。
1)人是“社会人”,影响人的生产积极性的因素,除了物质条件外,还有社会、心理因素。
2)生产率的提高和降低主要取决于职工的“士气”,而士气取决于家庭和社会生活,以及企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3)“非正式群体”这种无形组织有特殊的规范,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
4)关于新型领导能力问题。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通过职工心理需求的满足度来达到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作效率的目的。新型领导的艺术在于使正式组织满足职工经济需求的功能与非正式组织满足职工的社会心理性需求之间保持平衡。
霍桑试验的管理学意义。
1)第一次正式把社会学、心理学引入到企业管理领域中,冲击了传统的管理理论。
2)领导者需要具备组织控制企业经营运作的能力,还必须具有激励和操纵整个群体的能力。
3)整体而言,人群关系论使得企业管理从注重机器的作用转为注重人的因素的研究,只有充分发挥人的主动作用,才能充分发挥现代技术的作用。梅奥通过霍桑试验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奠定了为管理心理学实验的理论基础。
观察法。观察者以感觉器官为工具,直接观察人们的行为,并通过对外在行为的分析去推测人们的心理状态,这种研究方法是观察法。
参与观察和非参与观察。
谈话法。研究者通过与他人个别交谈,采用人际口传信息沟通的途径来探索他人心理状态的研究方法。
通用谈话法与专题访谈法。
实验法。研究者在人为的、严格控制的环境中,通过有效的因素变化来分析被试心理现象的研究方法。
实验涉及操纵自变量以测量它们对因变量的效果或因变量的变化,而此时其他所有因素都保持恒定或被控制。通常要构建一个实验组合一个控制组。
分为两类:实验室实验与现场实验。
实验室实验——用于研究人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定反应;在试验室内模拟自然环境条件或者特定工作环境条件来诱发被试者的特定行为。
现场实验:在实际工作场所进行的实验。
优点:研究目的明确、研究条件严格、可对结果进行重复验证。
缺点:费时、费力、成本较高。
问卷法。运用经严格设计的量表对大量被试者进行纸笔式调查研究的方法。
选择法:类别量表——必须有两个或更多互不包容的类别与范畴。
是否法:类别量表。
计分法(liket量表):等距量表——以间距相等的记分点对变量进行测量。
等级排列法:顺序量表——表示某种变量的等级、顺序特点。
等比量表:有相等的间距,也有绝对的零分数。
案例法:对某一部门、某一事件、某一个人或群体,在较长的时间内运用各种调查研究的方法,全面系统地进行分析研究,并探索其心理发展变化过程的研究方法。
实验设计、案例法和调查法是三种最经常使用的设计方案。
1、经济人假设。
代表:亚当·斯密,mcgrego《企业中的人性方面》r,schein
概念:从一种享乐主义的观点出发,认为人的一切行为都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自己的私利。人都要争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工作是为了获得经济报酬。
基本观点:
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不愿负任何责任,胸无大志的。
人是由经济诱因来引发工作动机的,并谋求最大的经济利益。
经济诱因在组织控制之下,人是被动地受组织操纵、激发和控制而工作的。
组织必须设法控制个人的情感。
管理方式(实践代表——泰勒):
采用任务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重视任务轻视人)
管理工作只是少数人的事,与广大工人无关。
在奖励制度方面,主要用金钱来刺激工人生产的积极性,同时对消极怠工者采用严厉的惩罚措施。
评价。 消极:以金钱为主的机械的管理模式,用权力严密控制职工,反对工人参与管理。
积极:由无序到有序,加强了社会对消除浪费和提高效率的关心,科学地分析了人在劳动中的机械动作,制定了准确的工作方法,实行最完善的计算与监督,促进了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2、社会人假设。
代表:mayo梅奥《工业文明的人性问题》
概念:也称为“社交人”,人们在工作中得到的物质利益,对于调动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只有次要意义,人们最重视在工作中与周围的人友好相处。
基本观点:
人是社会人,以社会需要为主要动机,经过同事间的交往可以满足社会需要。
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人们对其所在群体的社会力的反应,远比对诱因管理的反应强烈。
建立新型领导方式的必要性。
管理方式。
注意的重点放在关心人、满足人的需要上,注重职工之间的人际关系。
提高职工的认同感、归属感、整体感、激励职工对组织的奉献精神,培养职工的群体意识,增进组织的凝聚力。
主张集体奖励制度。
管理人员增加作为“联络人”的职能。
参与管理:不同程度上让职工或下级参与企业政策的研究与讨论。
3、自我实现人假设。
代表:马斯洛,麦格雷戈。
概念:自我实现是人都需要发挥自己的潜力,表现自己的才能,只有人的潜力充分发挥出来,人的才能充分表现出来,人才会感到最大的满足。
基本观点:
厌恶工作并不是普通人的本性。工作是一种满足还是一种惩罚,应看控制条件而定。
外来的控制和惩罚的威胁不是促使人们努力达到组织目标的唯一手段。
一般人在适当条件下,不但能够接受责任,而且会追求责任。
在人群中广泛存在着高度的想象力、智谋和解决组织中各种问题的创造性。
员工自我实现的需要和完成组织任务,使组织的绩效更富有成果。
普通人的智力只得到部分的发挥。
管理方式:
管理重点从重视人的因素转移到重视工作环境上。主张创造适宜的工作条件充分发挥个人的特长和创造力,职工通过工作过程和工作业绩得到满足。
激励方式中最根本的内在激励因素是在工作中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管理制度主张下放管理权限,建立决策参与制度、提案制度、劳资会议制度以及制定发展计划。
管理者职能。管理者的主要任务在于尽可能为人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适宜条件,减少和消除职工在自我实现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
4、复杂人假设。
代表:schein
基本观点: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人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人在同一时间会有错综复杂的动机模式。
动机模式的形成是内部需要和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个人在不同单位工作或同一单位不同部门会产生不同的需要。
权变的管理方式。
管理方式:
采取不同的组织形式提高管理效率。
采用弹性、应变的领导方式。
注重个体的差异性。
1、组织、组织文化的概念。
组织就是人们为着实现一定的目标,互相结合而成的集体或团体。管理心理学研究的组织概念是狭义上的组织。
组织文化是逐渐形成的、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一系列共同假设、观念、价值观、行为规范和可识别符号等。
组织成员日常打交道的方式。
整个组织共同遵守的观念性的行为准则。
在组织中起到支配作用的价值观念。
形成整个组织对员工个、客户政策基础的管理哲学。
组织成员间内部交往的游戏规则。
组织风气。
组织文化类型。
知觉的特点。
1)知觉的选择性: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分离出来的特性。
背景与知觉对象分离的两个条件:
对象与背景之间的差别。
注意的选择作用。
知觉选择性的应用。
强度。注意的强度原则认为外部刺激越强烈,越可能被知觉到。(明亮的包装和电视广告)
大小。与强度紧密相关的是大小原则,即客体越大,他越可能被知觉到。(广告使用一整页版面比在分类版中仅占几行空间更容易引起注意)
对比。对比原则是突出于背景之中或并非人们所期望的外部刺激会受到注意。
重复。重复原则指重复的外部刺激会比单个刺激更受到注意。
运动。指人们对自己视觉领域的运动物体比对静止物体会投入更多注意。(夜色中酒店的广告牌就是运用动态广告的一个典型例子)
新异性和熟悉性。指无论新异的还是熟悉的外部情境都可能引起注意。
(2)知觉的整体性:据知觉对象的特点将其知觉为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形象。先感知整体,然后再感知部分。
知觉的整体性服从下述原则 :
接近原则。对象在空间上的接近,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相似原则。知觉的对象在形状和性质上相似, 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闭锁原理。几个对象共同包围着一个空间,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连续原理。几个对象在空间和时间上有连续性,容易被感知为一个整体。
(3)知觉的理解性:借助于过去经验对现在信息的理解。
4)知觉的恒常性:维持知觉经验不变的心理倾向。
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使事物的物理特性(大小、形状、颜色、亮度)发生某些变化,但我们仍能以它的本来面目去知觉它。
恒常性保证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会由于一定范围内的位置、光线、距离等条件的变化而失真。
例如:高空俯视看到的汽车只有几厘米长,但是我们不会认为那些汽车真的只有几厘米。
社会知觉的类型。
个人的知觉(person perception):通过对别人外部特征的知觉,进而取得他们的动机、情感、意图等的认识。
人际知觉(interpersonal perception):对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知觉。
自我知觉(self-perception):是一个人通过对自己行为的观察而对自己心理状态的认识。
影响印象管理的因素。
交往者倾向。一个人在不同倾向的人面前会有不同的行为表现。
团体任务。任务性质不同,合作竞争要求不同,行为表现不同。
团体声誉。标签效应。
寻求肯定。寻求一致。登门槛效应。
归因: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行为的原因。
人们从可能导致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中,认定行为的原因并判断其性质的过程。
根据行为或事件的结果,通过知觉、思维、推断等内部信息加工过程而确认造成该结果之原因的认知活动。
归因理论:关于人们如何解释自己或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释如何影响他们的情绪、动机和行为的心理学理论。
两种类型。
个性归因:将个人的行为归因为人格特点、动机或能力等内部因素。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课程介绍
管理心理学。课程简介。管理心理学作为一门管理学与心理学的交叉学科及重要管理课程,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的核心内容,是建立在管理学 心理学 经济学 行为科学等理论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该课程既要向学生传授管理心理学领域的知识成果,使学生掌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基本方法与技能,培养...
管理心理学
a 年龄结构 b 知识结构 c 智能结构 d 素质结构 e 专业结构。4 创新包括三个基本要素 ace a 创新主体 b 创新客体 c 创新过程 d 创新价值 e 创新结果。5 创新心理过程 abcde a 定向 b 准备 c 孕育 d 明朗 e 验证。三 判断题。1 工间操是消除疲劳的方法之一,安...
管理心理学
总分 100.00,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 单项选择题 总题数 30,分数 30.00 1.下列选项中,不研究归因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分数 1.00 a.布鲁纳 b.凯利。c.海德。d.韦纳。解析 2.同一班组 工段及车间的职工容易形成非正式群体,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分数 1.00 a.价值观念一致。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