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 四

发布 2022-10-17 11:44:28 阅读 7464

发布时间:2009-06-14 15:31:00

第四章认知过程。

考点纲要。一、考试内容。

注意的含义;无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意注意的含义及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感觉的含义及其种类;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的含义及其关系;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知觉的含义;知觉的特性;知觉的类型;运动知觉的种类;错觉的含义;记忆的含义;记忆的基本环节;记忆的种类;记忆的**加工模型;遗忘的规律;影响遗忘的因素;增进记忆的方法;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思维的过程;思维的类型;概念形成与掌握;问题解决过程;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二、考核要求。

1.识记:(1)注意、无意注意、有意注意的含义;(2)感觉的含义;(3)绝对感受性和绝对感受阈限、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受阈限的含义及其关系;(4)知觉的含义及其分类;(5)错觉的含义;(6)运动知觉的种类;(7)记忆的含义及其基本环节;(8)遗忘的规律;(9)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10)思维的过程。

2.理解:(1)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及引起有意注意的方法;(2)注意的特征;(3)知觉的特性;(4)记忆的**加工模型;(5)集中思维与分散思维的含义及其功能;(6)概念的形成与掌握过程;(7)问题解决的过程。

3.应用:(1)结合教学实际运用注意的规律;(2)感觉的基本规律;(3)结合实际分析影响遗忘的因素;(4)掌握复习的方法;(5)结合教学实际分析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知识点讲解。

一、认知过程概述。

1.信息加工观点和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现代心理学对认知过程的研究主要是在信息加工观点指导下进行的。信息加工观点就是将人脑与计算机进行类比,将人脑看做是类似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这种比较是人脑与计算机的行为水平上的类比,而非物质构成上的比较。

通过人脑与计算机的比较,有可能对人的心理和计算机的行为作出统一的解释,发现一般的信息加工原理。人脑和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都是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和加工器组成。感受器接受外界信息,效应器作出反应,即以可以储存和提取各种信息,加工器则是进行信息的各种处理活动,包括进行辨别、比较、整合信息等。

2.人脑与计算机。

心理学家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的认知过程,是因为他们认为人脑和计算机在信息加工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现在这种看法招致很多批评。计算机对输入的信息.只会按照全或无的规律进行保存或处理,而人脑则可以对信息进行不同程度的处理,计算机加工信息基本上不依赖于过去的经验,而人脑的信息加丁则要大量依赖过去的经验,计算机的操作要从具体的指令出发,人脑则更多的是从整体的角度出发。

人是有生命的有机体,与纯粹的人工智能系统一一计算机是不同的,人与计算机的类比应限定在一定范围内,应当只涉及软件而不涉及硬件,可以说明认知过程或心理过程。

3.注意。注意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但总是和心理过程密切联系,作为心理活动的调节机制存在。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集中性则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被抑制。

注意可以被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的刺激物等;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等。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有:对活动做深入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活动等。

1)注意的特征。

注意、的稳定性。

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狭义的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时问,人很难长时间保持固定不变的感知某一事物。如人在夜晚仔细听一只表的滴答声,会感觉表的声音一时强,一时弱。

注意的这种周期性变化,被称为注意的起伏。一般每一次起伏的平均时问约为8~10秒。广义的注意稳定性则是指注意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时问,主要是从注意的总方向和总任务不变的角度来讲的,它与人的主观状态和对象特点有关。

注意的广度。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最早是在2024年由汉密尔顿发现,在地上撒一把石子,人们不容易同时观察6个以上的石子。注意的广度受知觉对象的特点、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等的影响较大。

注意的分配。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中枢能量理论认为注意可以看做是人能用于执行任务的数量有限的能量或资源的分配。影响注意分配的过程主要有两类:

一是资源限制的过程,即进行作业时受到所分配的资源的限制而无法顺利进行;二是材料限制的过程,即作业本身的材料质量优劣或不适宜的记忆信息的限制,即使分配获得较多的资源也不能顺利完成作业。

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去。注意转移的快慢和难易取决于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和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同时,注意的转移还与个体的神经过程的灵活性有关。

注意的转移不同于注意的分散、注意的分配。

2)注意的机制。

过滤器模型。

过滤器模型是由英国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l958年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的注意模型。它认为来自外界的信息是大量的,但人的神经系统高级中枢的加工能力极其有限,于是出现瓶颈。为了避免系统超载,需要过滤器加以调节,选择一些信息进人高级分析阶段,而其余的信息可能暂时存于某种记忆中,然后迅速衰退。

通过过滤器的信息受到进一步加工而被识别和存储。这种过滤器类似波段的开关,可以接通一个通道,使该通道的信息通过,而其余通道的信息则不能通过。

衰减模型。特瑞斯曼l964年对过滤器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衰减模型。他认为过滤器不是按照“全或无”的方式工作的,所有的信息被允许通过,只不过被注意的信息得到高级加工,未被注意信息受到衰减,强度减弱了。

在记忆中贮存的信息在高级分析水平有不同的兴奋阈限。受到注意的信息通过过滤器时没有受到衰减,保持原来的强度,可以顺利激活有关的字词.从而得到识别。未被注意的信息由于受到衰减或强度减弱,一般不能激活相应的字词,因而不能得到识别,但是对接受信息的人特别有意义的项目如自己的名字等则有较低的阈限,可以受到激活而被识别。

二、感知觉。

1.感觉的发生及其规律。

1)感觉与感觉的测量。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任何感觉的产生,都需要两个基本的条件:一是刺激物,也就是商接作用于人体,能够引起人们感官活动的客观事物。

刺激物对有机体施加的影响称为刺激。刺激物作用于人体并不是都能引起感觉,只有达到一定的强度人才能感觉出来,其他具有一定能量但强度不够、不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就被称为阈下刺激。二是感觉器官,也就是能把客观刺激物转变为主观印象的生理装置。

在感觉器官中,直接接收刺激产生兴奋的装置叫做感受器,它是生物换能装置,能将各种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各种刺激信息经过这种转换才能通过神经传导到达大脑,形成感觉。主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人的感官并不是对所有的刺激随时都能感觉到,只有在一定的范围内才能引起人的感觉。感受性就是对刺激的感觉能力,绝对感受性就是感觉出最小刺激的能力,绝对感受阈限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值。低于这个值,人就感觉不到刺激的存在。

个人的感受性不同,绝对感受性同绝对感觉阈限值在数量上成反比。

差别感受性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受闽限指刚刚能感觉出的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人们很早就发现,不沦在哪种感觉上,能否辨认出两种刺激强度的差别,要看两种刺激的强度差别是否达到一定的比值。刺激的增加量al与原刺激量i存在一定的关系,二者之间的比值是个常数,即k=a1/i.也称韦伯常数。

这个定律叫韦伯定律。不同刺激的韦伯常数不同。

当刺激强度低于阈限,我们感觉不到刺激的存在,但它对人还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研究发现,人对阈下刺激有一定的生理反应.如脑电波变化、瞳孔放大等。

2)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作用。

后像。当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效。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明显,视觉的后效也很湿著。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

感觉适应。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适应。在各种感觉中,嗅觉、味觉和**觉的适应特别明显。

视觉的适应现象分为感受性降低的明适应和感受性提高的暗适应。视觉适应的意义重大,如果没有适应机制,人就不能靠视觉对变化着的环境进行精细的分析。

感觉的相互作用。

我们的感觉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感觉的相互作用可分为同一感觉之内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的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如视觉对比效应。感觉融合则是指两个以上的刺激同时作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感觉的现象。

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在不同的感受器官同时受刺激时发生。如微痛刺激、某些嗅觉刺激可以使视觉感受性提高。其作用的规律是:

弱的某种刺激往往能提高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而强的某种刺激则会使另一种感觉的感受性降低。

尖锐的声音会使人起鸡皮疙瘩并产生冷觉。这种由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一种不同感觉的现象叫做联觉。

2.经验与知觉。

感觉是对刺激的觉察,知觉则是将感觉信息组成有意义的对象,是对刺激的解释。知觉可以被看做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1)知觉理论。

布鲁纳和格雷戈里认为人在知觉时,从外界接收刺激,在已有的知觉经验的基础上,人们可以对当前的刺激形成假设、期望或图式,知觉就是在这些假设、期望的引导和安排下进行。知觉可以被看做是一种假设考验的过程,人接收信息、形成假设、考验假设、再接收搜索新信息、再形成假设……直到验证了某一个假设为止,这样就可对感觉到的刺激作出正确的解释,知觉过程可以被看做是以假设为纽带的现实刺激与记忆信息相结合的一种再造,这种对知觉的看法被称为知觉的假设考验说。

吉布森则认为知觉过程中.并不存在知识经验的作用。由于自然界的刺激是完整的,以提供丰富的信息。人完全可以利用这些信息直接产生作用于感官的刺激相应的知觉经验,需要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假设再进行考验。

这种说法被称为知觉的刺激物说理论。因为布森认为知觉系统从流动的系列中抽取出不变性,故而这个理论又被称作知觉的生态学理论。

心理学复习

发展心理学 复习大纲。题型 名词解释 简答 论述。1.埃里克森的8个心理发展阶段 p38 第一阶段 婴儿期,出生到2岁阶段。在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 满足生理上的需要,发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体验着希望的实现 第二阶段 儿童期,2 4岁。本阶段主要获得自主感,克服羞耻感,体验着意志的实现 第三阶段 学...

心理学复习

企业进行工作分析的目的 我们总是认为企业应该有一个组织结构图,因为它可以告诉员工什么是他的工作,以及工作和工作之间的关系。组织结构图虽然作用很大,但它不可能告诉我们有关组织的一切事情。许多企业没有组织结构图,仍然经营的相当成功,而一些企业的组织结构图十分完善,但在经营上却是失败的。因此作为管理者不能...

心理学复习

考试题型及分值。一 单选题 10 1分 10分 二 判断题 10 1分 10分 三 名词解释 4 3分 12分 四 简答题 4 6分 24分 五 论述题 2 10分 20分 六 案例分析题 2 12分 24分 第一编总论。1.什么是心理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2.什么是心理现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