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复习笔记

发布 2022-10-17 11:46:28 阅读 1882

第一章。

一、心理学为什么要研究人的行为?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什么是心理学?)

行为(定义):任何外显的、可观察的反应动作或活动,广义上说,还包括机体的生理现象。人的内在心理与外显行为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所以通过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系统的观察、描述、测量以及分析,我们可以揭示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2、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个体行为和个体心理、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个体意识和个体无意识。

三、科学心理学是何时、何地、何人建立的?

2024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4、现代心理学的流派有哪些?其主要代表人物分别是谁?基本主张是什么?

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之父弗洛伊德)——冰山理论。

主要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本能和原始冲动;人的精神层次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构成。

2.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为行为主义之父)

代表人物:华生、斯金纳。

主要观点:只需要观察刺激和反应之间的关系,即可对行为进行研究。

补充: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

3.人本主义心理学。

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主要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心理学应该关心人的价值与尊严,研究人发展自身的潜力。

4.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奈瑟、皮亚杰)

主要观点:以信息加工的特点,即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五、简要说说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及个案研究法的基本方法及其优缺点?

1.观察法基本方法: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的何种关系的方法。

优点:被试处于自然状态,其心理活动和表现比较自然真实,研究可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缺点:无法控制变量,使观察者处于被动的地位,观察结果容易受到影响,观察者效应和观察者偏差。

2.实验法基本方法: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优点(实验室实验法)能严格控制试验条件,可通过特定的仪器探测一些不易观察到的情况。

缺点:易使被试产生不自然的状态,且难以研究较为复杂的心理现象。

优点(自然实验法):被试表现相对自然且能控制变量,研究可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

缺点:易受客观环境影响,无关变量过多。

3.调查法基本方法: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方法。

优点:能够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广泛应用于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研究中。

缺点:研究结果难以排除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4.个案研究法基本方法:对某个人进行深入而详细的研究,以便发现某些影响心理、行为现象的原因。

优点: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缺点:个案研究缺乏严格、正规的控制组,所收集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因此结论的推广受到一定的限制。

第二章。一、什么是动机、生理性动机、社会性动机?

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生理性动机:又称原发性动机、原始性动机、生物性动机,它是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例:饥饿、渴、睡眠、空气、性、躲避危险等。

社会性动机:又叫继发性动机、习得性动机和心理性动机,是以社会需要为基础的动机。例:兴趣、成就动机、权力动机和交往性动机、劳动动机等。

二、归因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做出积极而正确的归因?

基本观点:海德(1958):对行为的归因(环境归因、个人归因)

罗特(1966):根据“控制点”把人划分为:内控型、外控型。

韦纳(1972):三个维度、六因素归因。

如何引导:1.淡化分数和名次会向学生传达一种期待:班上的所以学生都有能力学好。

2.应用个别化教学的方式来奖励学生的努力而不是能力。个别化教学将成功定义为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可以将学生的努力程度作为考虑因素计入总分中,也可以对学生的努力进行单独的评分;对成绩的改善进行奖励。

第三章。一、注意有哪些基本品质?

1、广度: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察觉到的对象的数量。

2、稳定性:注意保持在某一对象或某一活动上的时间长短的特性。

3、分配: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

4、转移:有意的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从一项活动转移到另一项活动。

二、描述几种主要的感觉现象。

1、感觉后像:感受器在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能够暂时保留一段时间。(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2、感觉对比:感受器不同部位接受不同刺激,对某个部位的强刺激会抑制其他邻近部位的反应,不同部位的反应差别被加强的现象。

例:马赫带现象。

3、感觉适应:在同一感受器中,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一系列刺激的连续作用,导致对刺激的感受性变化。

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协同效应例:微痛可以使视觉感受性提高。

感觉补偿例:视觉不好。听觉好。

联觉例:看到红色就觉暖色调;看到蓝色就觉冷色调。

一、知觉的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是对感觉器官输入的信息进行整合,并对其意义作出解释的过程。

与感觉的关系:**于感觉,又高于感觉。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三、记忆的分类。

1、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进行分类:

形象记忆:(人的样子)例:记得小学同桌的样子。

情景记忆:(何时何地发生什么事情)例:记得第一次来到天华学院的那天。

语义记忆:(概义、定律)逻辑性例:能够背出学过的诗词。

情绪记忆:(对事情产生的情绪、情感)例:能够回忆起钱包被偷时的愤怒和焦急。

运动记忆:(骑自行车、如何操作)例:请做出“眼保健操”第一节的动作。

2、根据信息加工处理方式不同分类:

陈述性记忆:指对有关的事实和事件的记忆,记忆内容可以用语言表达。

程序性记忆:指如何做事情的记忆,主要包括心智技能和动作技能两部分。

一、思维的定义,可分为哪几类?各自的分类依据是什么?

定义:借助语言、表象、动作实现的,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认识。

分类:依据思维凭借对象: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依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集中思维、分散思维。

依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二、问题解决的策略有哪些?

算法:解决问题的一套规则,精确地指明解决问题的具体步骤。

启发法:凭借经验进行问题解决的方法(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工作,爬山法)

第四章。一、什么是情绪,情绪的表现?

定义: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体验”是情绪的基本特征。情绪的性质以客观事物是否满足人的需要为中介。

表现(外部):面部表情、身段表情、言语表情。

二、简述情绪的相关理论。

詹姆斯兰格的情绪唤起理论:

看到开过来的车(对刺激的感知)→心跳加速(情绪唤起)→害怕(情绪产生)

坎农巴德学说:

心跳加速(情绪唤起)

看到开过来的车(对刺激的感知)

害怕(情绪产生)

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心跳加速(情绪唤起)

看到开过来的车(对刺激的感知害怕(情绪产生)

认知反应(我完了)

第五章。一、“人格”的定义中包含哪些基本含义?

定义:是个体在各种相互作用过程中形成的内在动力组织和相应行为模式的统一体。

基本含义:个人与环境的互动方式。

稳定动机:习惯性的情感体验方式和思维方式。

各种交互作用的结果,也是各种交互作用的过程。

二、自陈式人格测验和投射测验各有什么优缺点?

自陈式人格测验:优点:题目固定,题目内容具体清晰,施测简便,计分方便。

缺点:1、效度不易建立;2、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问题,所以个人的选择可能会因为外因的改变而受影响。3、难以避免“反应偏向”

投射测验:优点:1、弹性较大,被试反应更加自然。

2、即使没有阅读能力的人也可以使用。 缺点:1、评分缺乏客观标准,结果难以解释。

2、对于主试的要求很高。3、对于行为的**性不佳。4、只能个别施测,费时费力。

论述题。一、举例说明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的概念。

双趋冲突:同时面对两个有吸引力的目标,但只能选择一个。如: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双避冲突:同时面对两个有威胁性的目标,但只能避开一个。如:既怕学习辛苦,又怕老师批评,两者都想回避,但必须接受其一。

趋避冲突:面对同一目标,既有吸引力,又有威胁性,因而产生的动机冲突。

如:既想当好学生干部,又怕耽误时间。

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观点是什么?你如何评价?

他将人类多种多样的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

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基本的温饱需求);安全需要(社会有秩序、生活较稳定);爱与归属需要(爱与被爱的感受、被接纳);尊重需要(自尊、成就、他人的认可)。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广告心理学。第四章广告传播高效率的记忆策略。第一节习得理论与特点。一 习得理论。一 联想学习理论或条件联系。1 经典条件反射的方法。2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二 认知学习理论。二 习得特点。一 泛化。二 分化。三 学习率。第二节广告重复策略与分析。一 广告重复的积极作用。二 广告重复的消极作用。1 ...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广告心理学。第七章广告效果测评理论及方法。第1节广告效果测评的理论。1 广告效果及其测评。广告对受众的作用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主要分成 到达 认知 态度 行动 反馈。由于受众处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中,还会受到诸如社会文化 家庭 人际传播等因素的影响。广告作用过程。1 广告效果 包括 1 广告心理效果 ...

广告心理学复习笔记

小结 广告信息,无论以哪种某介传递给消费者,实际上及是通过光波 声波等刺激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让消费者看到 听到,进而由大脑对这些感觉的信息加工得到解释,形成一种有意义的和边贯的现实映象,这就是知觉。然而,并不是任何广告都能真正为消费者所知觉。它取决于广告对象的特点和消费者个体的因素。前者意味着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