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分支,从研究范畴上来讲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从研究作用上来看,既有基础性的成分,同时又侧重于实践的应用性,属应用性学科。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学校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规律主要是指学生如何学习和教师如何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也就是说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习与教师的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科学。
扩充知识点:
教——学过程中的四大变量:教师特征、学生特征、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三种过程: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
教育心理学的两大任务:教育理论探索和教学实践指导;
三大功能:描述与测量(方法);解释与说明(理论);**与控制(实践)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就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并逐步形成一个独立的心理学分支的历史。
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时期的重要人物有冯特和桑代克。
(1)德国心理学家冯特于2024年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 桑代克是教育心理学的开山鼻祖,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并被誉为“教育心理学之父”他创立了第一个完整的学习理论。桑代克于2024年著《教育心理学》。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开始确立。
3.就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来看大致分为四个时期:初创时期(二十世纪20年代以前)、发展时期(20年代-50年代末)、成熟时期(60年代-70年代末)、完善时期(80年代以后)。
4.前苏联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俄罗斯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于2024年出版《人是教育的对象》一书,他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2024年,**教育家与心理学家卡普杰列夫发表《教育心理学》,这是最早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书。
20世纪30年代以后,理论探索为主,贡献较大的是前苏联的维果斯基、布隆斯基和鲁宾斯坦。
5.中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2024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学的著作。
20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补充:裴斯塔洛齐倡导教育的心理变化;(最早提倡把心理学应用到教育领域)
赫尔巴特首次提出将心理学作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
艾宾浩斯研究学习与记忆(最早对学习进行实验研究的人)。
教育心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又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量的研究方法(对事物的数量化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理论假设的过程),具体包括实验法、测验法、调查法等;一类为质的研究方法(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中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搜集资料,对教育现象进行整体**,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的互动,来理解和解释他们的行为)。主要有观察法、个案研究法、深入访谈法、教育经验总结法以及文件分析法等。
据实验情境的不同,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两种。
测验法就是用心理测量表,仪器等,测试有关智力,兴趣,个性等心理和行为特征的研究方法。
访谈法:分为结构式访谈和非结构式访谈。
个案研究法是对一个人或一组人的问题进行专门研究的方法。个案法比较适合进行特例研究,如对智力落后儿童、智力超常儿童、学习困难儿童、品德不良儿童等进行研究。
深入访谈法是一种非结构式访谈,在访谈的过程中调查者无须按照预定的访谈结构和问题机械地提问,被调查者也无须按备选答案对问题做出回答,是就某一主题与被调查者进行自由、深入的交谈。
文件分析法是指通过对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积累的有关文件进行分析,以了解其当前问题形成的原因。所谓的文件包括学生的信件、日记、周记、平时的作业、作文、考试成绩以及以往在校的行为记录等。
补充:心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
1.所谓测验的信度,即可靠性,它是测量反映被测特征的真实程度的指标,有人称之为测验的准确性,也有人把信度作为测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指标。
2.测验的效度是指心理测验的有效性,即测验得到的是不是所要测定的心理行为与行为特征,也就是测验结果是否体现测验所预期效果的程度。
另外,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教育性原则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例题:1、从学科作用看,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学科。
a 基础性 b应用性 c既有基础性又侧重实践的应用性 d 交叉性。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a、教的心理活动b、学的心理活动c、教与学的互动机制d、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年出版《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诞生。
年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此后又陆续编写和翻译了几本教育心理学著作,开创了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道路。
5、教育心理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从 60年代到70年代末为( )
a 初创时期 b 发展时期 c 成熟时期 d 完善时期。
、在学与教的过程中,要有效传递的主要信息是( )
a.教学过程 b.教学手段 c.教学内容 d.教学**。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其研究必然是应用研究,因此要贯彻()
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d、教育性原则。
、在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使理论建立在材料之上而不是材料建立在理论之上,就要贯彻()
a、客观性原则b、系统性原则c、发展性原则d、教育性原则
、一个测验或测量工具能够正确测量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征的程度被称为()
a、效度b、信度c、区分度d、难度。
10、简答:20世纪80年代以后,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哪些方面?
(1) 主动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主动参与教与学的过程.并对自身的心理活动作更多的控制。
(2) 反思性研究:研究如何促使学生从内部理解所学内容的意义.并对学习进行自我调节
(3) 合作性研究.研究如何使学生共享教与学中所涉及的人类资源,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将学生组织起来一起学习
(4) 社会文化研究.研究社会文化背景是如何影响学习过程与结果的。
(5)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研究。
学生的心理发展在这里主要是指其认知、情感和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一)认知发展。
1.学生的认知发展指学生的认知能力随其年龄和经验的增长而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包括注意、记忆及思维等方面的发展。
1)关于注意的发展:
学生有意注意、无意注意及注意品质在不同年龄阶段具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在个体发展中,无意注意的发展先于有意注意。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已相当成熟,一切能引起**无意注意的对象也能引起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他们无意注意占主导地位并且常带有很强的情绪色彩。
如听的高兴时,小脸上喜形于色,笑逐颜开。引起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无意注意的条件主要是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教师所创设的教学环境等外部原因。
到了小学高年级,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大脑的成熟及教学任务的不断提高,学生的无意注意从由外界刺激引起逐步向内部兴趣过渡,同时有意注意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表现为他们逐步能理解自己的学习责任和社会义务,懂得了自觉、自动的学习。到了中学,有意注意在学习中跃居主导地位,表现为他们能够有意识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注意,主动地克服学习中的困难,专心致志地完成学习任务。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注意稳定性不断增强,注意分配和注意转移也在逐渐提高。
小学生书写能力、阅读能力及思考问题能力都较差,很难边听、边写、边思考,故在课堂上,表现为注意分配能力很低。到了中学,学生的书写能力不仅达到了自动化程度,而且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了大幅度地提高,能够同时在几种活动上投入与调配注意,表现出灵活的注意分配能力。
学生注意转移快慢的标志是速度。速度受两方面因素影响:一方面,它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加快。
一般来讲,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慢于小学高年级的,中学生的注意转移速度高于小学生,中学高年级的又高于中学低年级的;另一方面,它还受原有注意的紧张度、引起注意转移的新事物或新活动的性质的影响。原来注意的紧张度越高,新事物或新活动越不符合引起注意的条件,转移注意就越困难。
2)关于记忆的发展:
记忆是人们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外界输入信息进行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它包括识记、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
根据记忆的有无目的性,可将记忆分为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
根据记忆的不同方式可把记忆分为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
按照信息在头脑中记载和表示的方式分为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
根据记忆的内容:分为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情景记忆、运动记忆。
学生记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的发展;机械记忆和理解记忆的发展;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的发展三个方面。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的无意记忆和有意记忆都在发展。一般来讲,一到三年小学生无意记忆占优势,即无意记忆的效果要优于有意记忆的效果。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发展逐步赶上了无意记忆的发展,即小学高年级学生的有意记忆水平开始超过无意记忆水平。
中学以后,学生记忆的目的性、抗干扰性越来越强,而且中学生已能自己确定记忆任务,这为他们完成越来越繁重、复杂的学习任务提供了保证。
小学低年级学生经常采用机械记忆的方法(复述)来学习,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有意记忆的运用增加,有意记忆的水平明显优于无意记忆水平,然而,这种有意记忆仍是被动的,中学以后,有意记忆在学生的记忆中占主导地位,不管是学习还是日常生活中,有意记忆已成为学生的主导活动。更为重要的是,中学生的有意记忆的主动性增强,他们不再依靠家长或老师的帮助或强调而由自己确定记忆任务。
形象记忆和抽象记忆都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而发展的,只是在同年龄阶段,二者占优势的情况不同。小学低年级学生形象记忆占优势,他们对具体形象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对言语材料的记忆效果,在学习中,他们需要借助具体形象来记忆信息,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抽象言语记忆的增长率逐渐超过了具体形象记忆的增长率,但他们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仍然以具体事物为基础。中学以后,学生的抽象记忆占优势地位,并且对抽象材料的记忆不再依赖具体事物的支撑,学生不用通过实物的具体演示就完全可以记住了。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