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7:12:28 阅读 9996

效度,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

投射效应,一个人由于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倾向,而将自己的特征投射到另人身上的现象。

心健,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

良好的社会适应力能够有效发挥个人的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社会功能。

晕轮,又称光圈作用,指他人的某种品质或特征非常突出,给人以清晰鲜明的印象,以致掩盖了对他的其他品质和特征的判断。/ 综合和解释并对其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有系统的收集、↑

元认知,对自身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个人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及结果的意识与控制。

学习策略, 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意识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

心智技能, 称作认知技能或智力技能,它是借助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

操作技能, 称作动作技能或运动技能,它是指以肌肉骨骼的运动实现的合乎法则的程序化、

自动化和完善化的外显动作方式。 图式:是指个体对世界的直觉、理解和思考的方式。

技能, 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确保某种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倒摄抑制,后续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回忆曲线,遗忘进程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均衡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性,过了相当长时间后,几乎不忘。

程序性知识:是指导个体如何执行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的知识。程序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产生式,每个产生式由条件和行动两部分组成。

陈述性,是指人类心智表征事实、观念与概念的方式,由于可以用口头或书面语言的方式来陈述这种知识。

故而得名。信息加工理论认为,陈述性知识的基本单元是组块。安德森:时间序列,表象和命题。

相同要素说后来被伍德沃斯修改为共同成分说,意指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

形式训练说(沃尔夫)、相同要素说(桑代克)、概括说(贾德水下击靶实验)

关系转换(苛勒完形顿悟说小鸡啄米实验)、认知结构迁移说(奥苏伯尔)

自我效能感, 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影响因素有,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激励个体对自己所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乐意去做,并努力达到完善地步的一种内部推动力量。

学习动机,是指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先行组织者,是先于学习任务本身呈现的一种引导性材料,它的抽象、概括和综合水平高于学习任务,并且与认知结构中原有的观念和新的学习任务相关联。

强化,斯金纳凡是能够提高反应概率或者反应发生可能性的手段,可以称为强化。

强化又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

潜伏学习,动物在未获得强化之前学习已经出现,只不过未表现出来,托尔曼称之为潜伏学习。

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性格是指个体在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对现实的一种稳定的态度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意义学习,就是符合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认知方式,又称认知风格,即个体在对外界信息的感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等。

认知活动中加工和组织信息时所表现出的独特而稳定的风格。

学习风格,学习者特有的认知,情感和生理行为,反映学习者如何感知信息,如何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并对之作出反应的相对稳定的学习方式。

人格:是指决定个体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与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别的综合心理特征。

最近发展区,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的帮助所能达到。

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行动研究法: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旨在创造性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

教育性原则指在研究实验过程中应该对被试产生积极性的影响,要避免对被试的身心发展产生伤害。

标准化成就测验是指以标准化方式命题,施测,计分和进行解释的。

埃里克森1.基本信任对基本的不信任感2.自主感对羞耻感与怀疑感3.主动感对内疚感4.勤奋感对自卑感。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6.亲密感对孤独感7.繁殖感对停滞感8.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博士在2024年提出的。

语言智能。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人际交往,内省,自然观察者智能。

学习的实质1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2学习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3学习是由练习或反复经验而引起的4学习没有价值标准与错对之分5学习是指过程而非结果。

6学习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一种对环境的适应行为。

意义学习的条件,客观条件,学习材料本身必须具有逻辑意义。主观条件,学习者要有学习的心向。

其次在学习者的认知结构中必须具备恰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相联系。

成败归因理论3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稳定性归因和非,可控制归因和不。

影响自我效能4个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认识结构迁移理论的主要内容1学生的认识结构是影响学习迁移的重要因素。

2认知结构的主要变量及其对学习迁移的影响。

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相似性、原有认知结构、学习的心向与定势。

工作记忆的教育含义: 1.必须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用于复述。

2.由于工作记忆容量有限,每次给学生呈现的信息不能过多,不能炒熟工作记忆的负荷。

3.教授学生一些更有效的记忆策略来更好的组织信息。

4.形成适当的程序性知识表征也有助于克服工作记忆容量有限的问题。

5.鼓励学生掌握更多的背景知识,有助于提升工作记忆效能。

促进知识获得和保持的方法1.明确知识学习的目的,增强学习主动性。

2.在学习活动与使用知识的条件之间建立联系3.深度加工学习材料。

4.进行组块编码5.合理安排联系和复习。

技能的特征1.技能是通过学习形成的,不同于本能行为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4.技能是通过有意识的反复练习形成的,区别于习惯。

操作技能的训练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当地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4建立稳定清晰的运动感知。

心智技能的培养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2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4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5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影响解决问题的主要因素1.问题的呈现特征2.已有的知识经验3.反应定势4.功能固着5.智力水平6.动机强度。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习惯。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1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2观察学习的过程3榜样示范的作用。

1榜样的示范要特点突出,生动鲜明,这样才能引起学习者注意。

2榜样本身的特点与观察者越相似,越容易引起人们的观察学习。

3榜样示范的行为对于学习者来讲要具有可行性4榜样。行为要具有可信任性。

5榜样的行为要感人使学习者产生心理上的共鸣。

心理健康的标准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

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心理辅导的原则1面向全体学生原则2预防与发展相结合原则3尊重与理解学生的原。

4学生主体性原则5个别化对待原则6整体性发展原则。

心理辅导途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小组辅导。

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1强化法2代币奖励法3行为塑造法4示范法5处罚法。

6自我控制法7全身松弛法8系统脱敏法9肯定性训练。

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工作满意度、人格特征、角色冲突、学校管理、社会的影响。

教学评价的分类1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

3配置型评价和诊断性评价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

良好品德的培养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1促进学生对道德概念的掌握。

2引导学生把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3发展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二激发。

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a的作用1道德情感是道德品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对道德认识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3对道德行为起着引发与支持的作用。

4移情是产生亲社会行为的中介变量b道德情感的培养1知青结合,激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

2以美育情,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内容3真情感化,促进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三注重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1道德行为的过程2道德行为方式的掌控3道德行为习惯的培养。

创造性及其培养,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出新奇独特的、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或特性。

影响创造性因素,环境因素、智力因素、已有的知识经验、动机、个性因素。

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1.改革教材内容,促进迁移2.合理编排教学内容,促进迁移。

3.改进教材呈现方式,促进迁移4.传授学习策略,提高迁移意识性。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1培养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3.成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4.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影响动机形成的因素内部条件1学生的自身需要与目标结构2成熟与年龄的特点。

3性格特征与个别差异4学生的抱负水准5学生的焦虑程度。

外部条件1家庭条件与社会**2教室的榜样作用。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