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6:12:28 阅读 3588

1.“以僧为师”,“以吏为师”是古代什么时期的教育特征?( a.中国b.埃及c.希腊d.罗马。

2.江珊同学每周都对自己的学习情况作出小结,分析自己在学习上取得的进步,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他这种行为属于( )

a.自我认识b.自我反省c.自我体验d.自我调控。

3.认为“遗忘是因为我们不想记而将一些记忆信息排除在意识之外”的理论是( )a.痕迹衰退说b.

干扰说c.动机说d.调节说4.

下列哪种能力是一般能力( )a.写作能力b.曲调感c.

节奏感d.记忆感。

5.在儿童熟悉了“飞机”“火车”“自行车”这些概念后,再学习“交通工具”概念,这种学习称为( )

a.上位学习b.下位学习c.

组合学习d.接受学习6.以下属于中学生意志发展特点的是( )a.

意志自觉性的发展b.意志果断性整体水平提高c.意志自觉性有了质的提高d.

意志坚持性得到发展7.教师职业倦怠的表现有( )

a.情绪耗竭b.去人格化c.个人成就感低d.新的职位渴求。

8.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和全面发展教育没有区别。(判断题)9.

在我国,德育就是指道德教育。(判断题)10.膝跳反射是操作技能的一种表现形式。

(判断题)1.【答案】b。2.

【答案】d。

3.【答案】c。

4.【答案】d。中公专家解析:记忆属于一般能力,而a、b、c三项都属于特殊能力。5.【答案】a。

6.【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中学生一般都按照一定的观念、原则去行事,果断性比以前有所提高,但整体水平不高,在行动中常常带有草率决定或优柔寡断的特点,因此排除b。

7.【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

教师职业倦怠主要表现在情绪耗竭、去人格化和个人成就感低三个方面。情绪耗竭主要表现为生理耗竭和心理耗竭,如极度的慢性疲劳、力不从心、丧失工作热情等。去人格化指的是刻意在自身和工作对象间保持距离,对工作对象和环境采取冷漠和忽视态度。

个人成就感低表现为消极地评价自己,贬低自己的工作意义和价值。

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

全面发展教育是德育、智育、美育、体育、劳动技术教育的统称,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在中国的新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目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二者不是同一的。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在我国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等。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

技能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能顺利完成某种任务的一种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方式。膝跳反射是一个人正常的本能反应。而技能是后天习得的动作系统,二者不可以等同的。

1.德国教育家梅伊曼和拉伊是下列哪个教育流派的代表人物( )a.实验教育学b.

文化教育学c.批判教育学d.制度教育学2.

实行单轨制的国家是( )a.英国b.苏联c.

美国d.德国。

3.“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反映了( )对人的身心发展的作用。中公教育a.遗传b.环境c.个人的活动d.学校教育。

4.下列描述中,不属于近代社会教育的特征的是( )a.教育国家化、世俗化、法制化,初等教育义务化b.

教育终身化和全民化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c.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走向统一。

d.教育民主化向纵深发展,教育的公益性日益突出5.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有( )

a.群众性活动b.小组活动c.班级活动d.文化艺术活动6.良好师生关系的特点包括( )

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

教学相长d.一切以学生为中心7.萌芽时期的教育学还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

(判断题)中公教育8.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形成的过程。(判断题)

9.作为教师,不一定要有明确的教育目的,但必须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判断题)10.教育的心理起源说和生物起源说有本质的区别。中公教育(判断题)1.【答案】a。

2.【答案】c。中公专家解析:英国和德国是双轨制;苏联是分支制。3.【答案】b。4.【答案】bcd。

5.【答案】ab。中公专家解析:课外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包括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6.【答案】abc。

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萌芽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中公教育。

8.【答案】×。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教学目标的制定是以教育目的为基础的,而教育目的又是通过教学目标来实现的。作为教师,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都要明确。中公教育。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

生物起源说强调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心理起源说强调教育的起源来自于儿童对**行为的“无意识”模仿,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即也是本能的,而不是社会的和文化的,因此他们没有本质区别。

1.许多国家规定孩子的入学年龄为5到6岁,这是由于儿童到了这个年龄,脑的发育已经成熟,能够适应系统的学习活动。这反映了学制的确立依据( )

a.政治经济制度b.科技水平c.人口状况d.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2.教育通过传播科学真理,启迪人的思想意识,提高人的民主观念,来推动政治的改革和进步,促进民主政治的建设,这说明教育具有( )中公教育。

a.科技功能b.文化功能c.政治功能d.经济功能。

3.某班教师为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开展了一系列学习竞赛活动。结果如教师所料,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成绩明显提高。

但没有想到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猜忌,隐瞒学习资料等现象日益严重。上述事实说明,教育( )

a.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正向隐性功能b.既有负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c.既有正向隐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d.既有正向显性功能,又有负向隐性功能。

4.学生王涛因为上午语文课不能完整背诵课文,***罚他当天放学前抄课文20遍才能回家,王涛只好利用午休和课外活动时间抄写,直到晚上七点才抄完,***的行为侵犯了学生的( )中公教育。

a.健康权b.休息权c.

娱乐权d.不合理劳动权5.关于教育起源问题,主要有( )观点。

中公教育a.劳动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

生物起源论d.本能起源论。

6.下列事件和其代表人物匹配的是( )a.产婆术——苏格拉底b.

班级授课制——斯宾塞c.爱弥尔——卢梭d.帕夫雷什中——苏霍姆林斯基7.

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要求教育做到因材施教。(判断题)8.制定教育目的不能凭人们的主观愿望和臆断。

中公教育(判断题)9.课程计划就是学科课程标准。(判断题)

10.班主任工作中,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等同于转化后进生。(判断题)1.【答案】d。2.【答案】c。3.【答案】d。4.【答案】abd。

5.【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在人类历史上,关于教育的起源问题,主要的观点有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和劳动起源论三种。中公教育。

6.【答案】acd。中公专家解析:

产婆术是苏格拉底三步问答法的第三步。苏霍姆林斯基担任帕夫雷什中学的校长。《爱弥尔》是卢梭的代表作品。

最早从理论上阐述班级授课制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所以b项错误。

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必须因材施教。或者人的发展不平衡性特征决定了教育必须抓住关键期和最佳期。中公教育。

8.【答案】√。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课程计划也称课程方案,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班主任对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个别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中公教育。

1.荀子认为,作为知识的实践,是学习必不可少的最高阶段,也是学习过程的目的和归宿的是( )

a.读经b.“知” c.“闻见” d.“行”

2.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品质在哪方面的表现?( 中公教育a.广度b.强度c.时间d.空间。

3.一个人在解决问题时能触类旁通,说明这个人的思维具有( )a.流畅性b.变通性c.独创性d.新异性。

4.2024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 )a.爱岗敬业b.

教书育人c.仪表端庄d.终身学习5.

新课程的主要理论基础有( )中公教育a.动机理论b.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c.

迁移理论d.多元智能理论6.智力的群体差异包括( )

a.性别差异b.年龄差异c.种族差异d.智商分数差异。

7.萌芽时期的教育学还未形成独立的学科体系。中公教育(判断题)8.斯巴达非常重视军事统治,忽略了教育事业。(判断题)9.教育具有促进经济发展的功能。(判断题)

10.陈述性知识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中公教育(判断题)1.【答案】d。2.【答案】c。3.【答案】b。

4.【答案】abd。中公专家解析:2024年修订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包括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六部分。中公教育。

5.【答案】bd。6.【答案】abcd。

7.【答案】√。中公专家解析:萌芽时期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经验都混杂在哲学、伦理等著作中。中公教育。

8.【答案】×。9.【答案】√。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

陈述性知识也叫描述性知识,是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能用言语直接陈述的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用来回答“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的问题。中公教育。

1.昆体良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 )的人。a.

精于雄辩b.道德高尚c.善良而精于雄辩术d.

卓越2.教育对个体发展的促进功能表现为( )中公教育a.促进个体现代化和个性化b.

促进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c.促进个体现代化与市场化d.促进个体市场化与社会化3.

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的关系是( )

a.普遍与特殊b.共性与个性c.一般与个别d.宏观与具体4.属于联结派的学习理论是( )

a.联络说b.经典性条件作用论c.

操作性条件作用论d.社会学习理论5.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学习迁移划分为( )a.

正迁移b.负迁移c.垂直迁移d.

具体迁移6.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有( )中公教育。

a.肯定性训练b.系统脱敏法c.全身松弛训练d.自我控制法。

7.学科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和开展教学活动的依据。中公教育(判断题)8.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于学习引起的。(判断题)

9.认知策略有很多种,每一种策略都具有普遍的适应性。(判断题)10.定势对问题解决总是起积极作用。中公教育(判断题)1.【答案】c。2.【答案】b。

3.【答案】a。中公专家解析: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之间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之间是具体与抽象的关系。中公教育。

4.【答案】bcd。

5.【答案】ab。中公专家解析:根据迁移的影响效果不同,学习迁移可分为正迁移与负迁移。

6.【答案】abc。中公专家解析:学生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它包括肯定性训练、系统脱敏法和全身松弛训练;自我控制法和强化法是行为改变的基本方法。

7.【答案】√。

8.【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因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可引起行为变化。中公教育。

9.【答案】×。中公专家解析:认知策略有很多种,每一种策略都有其适用的特定条件。在学习的不同阶段、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及其不同类型的学习者,各种认知策略的适用性不尽相同。

10.【答案】×。中公专家解析:定势对问题解决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如解决一般问题时,定势可能会起促进作用;而对特殊问题,定势很可能起阻碍作用。中公教育。

教育心理学心理学

填空或选择。1 我国心理学家 潘菽 在其1980年主编的 教育心理学 一书中指出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就是 教育过程中的种种心理现象 美国1971年出版的 教育百科全书 指出 教育心理学是对教育过程中的行为之科学研究,实际上教育心理学通党被定义为主要涉及学校情境中学生之学与教的科学。2 前苏联的彼罗夫斯...

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

第一部分心理学 3 第一章心理学概述 3 第二章心理过程 认知过程 5 第一节注意 5 第二节感知觉 8 第三节记忆 12 第四节思维 17 第五节表象与想象 20 第三章心理过程 情绪情感过程 22 第一节情绪 22 第二节情感 24 第三节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5 第四章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 25 ...

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试卷

一 判断题。1.形成技能 技巧是巩固知识的中心环节。2.在学习过程中,认知策略起着控制执行的作用,控制自己的内部行为。3.教育心理学不仅要研究如何有效地学与有效地教,而且要研究教育的学科内容。4.英国人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力理论。5.桑代克 教育心理学 的出版被认为是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确定,标志着教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