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

发布 2022-10-15 11:55:28 阅读 3325

1、不通过感觉器官(如眼睛、耳朵)也可以产生感知觉吗?为什么?

2、记录自己近期的一个梦,并解释自己的梦境是显性事件还是隐性事件?3、如何用行为主义的方法减少学生上课迟到的行为?

4、你的父母对于你的管教方式属于哪一类?对你有什么深远影响?

5、依据爱情的依恋理论分析自己的恋爱关系。

6、什么是心理疾病?如何判定?

第九讲心理障碍与心理**。

一、什么是心理障碍。

1、心理障碍的一般标准:临床5标准理论;

1)经验、文化和社会标准;

2)社会适应功能标准,痛苦或功能失调;

3)病理学标准,疾病是器官或神经损伤;

4)统计测量标准,异常即心理障碍;

5)实验研究测量标准;

2、心理障碍的概念:指离开正常范围的人的异常心理和异常行为表现,包括人的认知、情绪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的异常,以及行为的异常;

二、精神**:发病数量占首位(60-70%)的慢性重症精神病(四个阳性一个阴性症状);

1、认知、情绪情感、意志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障碍,各个基本心理过程之间彼此不协调,与现实世界**;

2、个性心理显著异化;

3、从一般感知觉障碍逐步发展至严重幻听、幻想,被害幻想多;

4、病程较长,以青壮年为多,无显著性别差异;

5、遗传史不清楚,女性发病比率略多于男性;

三、情绪性精神障碍(心境障碍)

1、躁狂症:

1)情绪特征:情绪高涨、思维奔逸、自我评价高(欣快感);

2)注意力难集中或转移;

3)行为特征:渴望关注,语言罗嗦,睡眠减少,行为多变,精力充沛,部分患者性欲亢进;

2、抑郁症。

1)情绪特征:情绪低落、思维水平低、愉快感降低;自卑、自责、自罪;

2)生理反应:

失眠、食欲不振,非正常减重;

无力感、疼痛感;

女性生理周期改变;

精神运动性反应迟滞,性欲减退;

3)社会适应性障碍,功能缺损;

4)疼痛自罚,自杀;

3、双向障碍。

四、焦虑症:体验与客观现实明显不符的过度忧虑、担心和恐惧。

广泛的焦虑、紧张不安,对现实的担忧;

过度的心理防御或回避反应;

1、广泛性焦虑障碍2、恐怖症;3、强迫症;

五、***人格***人格个体与正常个体的脑功能成像比对

1、情感体验差,行为冲动,情绪起伏,不受控制;

2、严重自我中心,极度自私,对道德规范无认知,无悔过心理;

3、多数行为人智力正常或稍低于正常;

4、无器质性疾病;

六、精神发育迟滞。

1、智商显著低于一般水平;

2、社会适应功能障碍(生活自理、识字能力、语言交流、社会交往等) ;

3、轻度、中度、重度、极重度mr智力水平越低、社会适应性越差;

4、有较强的易受暗示性,多与生理需求有关,易成为被侵害对象;

七、癔症:以解离症状和转换症状为主要特征的精神障碍。

1、个体因应激而突发的短暂性精神异常或运动、知觉、植物神经、内脏功能等的紊乱。

1) 解离症状:意识障碍,意识朦胧、梦游、昏睡、木僵等;

2)转换症状:植物神经障碍;

3)情绪爆发:喜怒笑骂,唱跳闹打;

4)感知觉障碍:自诉躯体感知觉异常;

5)运动障碍:肌肉痉挛,抽搐,僵直;

2、个体易受暗示性强,临床躯体症状可由暗示而产生,亦可通过暗示而消失;

3、强烈的情绪情感变化,多幻想,自我中心;

4、常见青春期、更年期,女性较多,无明显器质性疾病;

八、心理**。

1、心理**的基本原则:积极健康的咨询师和来访者关系;咨询师提供安全私密的庇护所(咨询室),隐私保密;为来访者提供支持建议,理解来访者的痛苦;帮助来访者重新认识自我,自主寻求全新的行为模式;

2、医学**药物**(抗精神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焦虑药物);电休克**;脑外科手术;

3、精神分析自由联想;释梦;阻抗分析;移情分析;

4、行为**厌恶**系统脱敏**操作性行为**

5、认知行为**寻找来访者的压力源;确定来访者的认知过程;给出正确的认知策略;给出正确的情绪应对策略;

6、家庭**、团体**和心理剧。

第八讲社会心理学基础。

一、社会心理学:研究个人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活动中的心理规律、行为、思想和情感等的科学。我是谁?我的社会角色是什么?我喜欢谁?我讨厌谁?我喜欢哪些群体?

二、对自我的认知。

1、聚光灯效应:个人认为别人的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从而小的缺憾被放大的心理效应;

2、透明效应:个人总担心自己的欺骗行为被识破的心理效应;

3、自我感觉良好:个人总是高估自己低估他人的心理效应;

4、认知失调理论:个人总是为自己不合理的行为找寻理由;

三、对他人的认知

1、归因理论(harold. kelley):人们利用获取的信息对他人行为的原因进行推断的过程。

1)内因和外因;

2)行为者擅于归因于外因;

3)观察者擅于归因于内因;

2、人际吸引

1)邻近性与交往频率——首因效应;

2)相似性与互补性;

3)突出的个人特征;马太效应

3、爱情:强烈的人际吸引,在亲密关系中分享关爱、迷恋、性和责任。

1)斯滕伯格的爱情三原素理论亲密关系:恋爱最初,亲密感逐步增加,并随着时间的推进和两个人对彼此了解的加深,而最终保持在一个稳定的亲密水平。浪漫激情:

亲密关系中发展速度很快的情绪体验,想要和爱人形影不离,成为一体的欲望引起了性唤起和分享,并成为爱情发展的推动力量。

承诺责任:亲密关系深入发展,人们的相互了解也得以加深,此时承诺开始产生并迅速的发展,爱情关系也趋于稳定。

2)爱情和亲密关系的依恋模式安全依恋模式:以自信心和自尊增长,对爱情关系满意度的增长为特点。

回避依恋模式:一方面依恋自己的伴侣,另一方面对恋爱关系抱有回避的态度。有两类亚模式,鄙视型回避模式和恐惧型回避模式。

不安全依恋模式:对爱情关系非常焦虑和模棱两可,往往对自己有消极的看法,而对伴侣有积极的看法。他们对自己的伴侣极度依赖。

3)爱情和亲密关系中的公平

长期的公平;对公平的知觉;对亲密关系的满意度;

4、刻板印象、偏见与歧视。

1)刻板印象:是一种定型化的认识,是对其他群体或个人概括化的看法。刻板印象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

2)偏见:是基于简单化、片面的信息形成的针对其他群体或个人的负面态度。

3)歧视:是针对其他群体和个人的负面行为。

四、从众与服从

1、从众:个人受到群体的观点和行为的影响,从而改变自己的观点和行为,力图与群体保持一致的做法。

阿西实验 2、从众的影响因素:

1)个性特征;

2)个体期望;

3)群体规模;

4)群体意见一致性;

3、服从:指服从命令,遵从于权威而做出的行为。

服从与从众的区别。

米尔格拉姆服从实验

4、服从的影响因素。

1)情感卷入和人格化;

2)权威的合法性、威望和接近性;

3)群体的影响;

五、攻击行为。

1、攻击行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或言语。可以分为敌意性的攻击行为和工具性的攻击行为,前者由愤怒的情绪诱发,目的是给对方造成伤害;后者把攻击对方造成伤害作为达到某种目的的手段。

2、攻击理论:

1)攻击本能理论(弗洛伊德):攻击行为来自于死的本能和弑父本能。

2)挫折攻击理论(人受到挫折以后产生的负性情绪促使人产生攻击行为。

3)攻击习得理论(攻击行为来自于对攻击行为的学习、模仿和强化作用。

3、减少攻击行为。

1)减少家庭成员之间的暴力攻击行为;

2)情绪宣泄技术;

3)认知干预**;

4)暴力文化的限制:游戏、**等。

六、利他行为

1、出于自愿而帮助他人,并不求任何回报的行为 。

2、利他行为理论

1)进化心理学理论;

2)观察学习理论;

3)认知决策理论;

3、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1)情景因素:旁观者人数、天气、是否有法律规定约束、城市与乡村等;

2)提供帮助的人的心情;

3)接受帮助的人的情况;

第七章儿童发展。

一、先天还是养成?

1、先天遗传:父母通过基因将遗传信息(dna)传递给下一代。个体的相当数量特征取决于卵子与精子结合的那一刻。

2、双胞胎吉姆的故事(明尼苏达大学双生子研究)

3、遗传气质(chess & thomas, 1986)

1)40%的儿童属于随和型;

2)10%的儿童属于困难型;

3)15%的儿童属于沉默型;

4)35%的儿童难以正确分类;

二、后天环境。

1、出生前环境:在胎儿发育的敏感期,由于对外界环境刺激的易感性而影响发展。(毒品、香烟、酒精、致癌物质)

2、孩子出生:自然分娩与剖腹产;

3、出生后环境;

1)环境剥夺:缺乏正常的环境刺激、营养、关爱不利于情绪和智力发展。

2)环境丰富:丰富的、充满关爱的刺激环境影响大脑发育。

三、遗传、环境和自身行为的交互作用:一个人生命阶段的任何发展水平都是遗传、环境和自身行为三类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四、婴幼儿的动作行为发展。

1、反射行为:吮吸、抓握、温暖、触摸、疼痛等;

2、模仿;3、妈妈的声音;

4、注视;5、习惯化;

6、婴幼儿大动作发展的时间表;

五、婴幼儿社会性发展;

1、社会性发展:婴幼儿与密切照料者、以及周围人群之间形成的交互关系。

2、印记(lorenz);

3、人类的“印记”——依恋关系:婴幼儿与密切照料者之间的早期情感联接。

1)安全型依恋。

2)回避型依恋。

3)矛盾型依恋

4、父母的教养方式

1)母亲和父亲的不同作用;

2)三类教育方式:**型家长;放纵型家长;权威型家长;

六、婴幼儿语言和认知发展;

1、语言发展:1)啼哭(出生);2)咿呀学语月龄以内);3)单独的词汇(12月龄左右);4)短句(24月龄以内);5)婴幼儿语言周岁以内);

2、婴幼儿认知发展——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

1)感觉运动阶段(0-2周岁)——客体恒常性;

2)前运算阶段(2-7周岁)——直觉思维和自我中心思维;

3)具体运算阶段(7-11周岁)——逆向思维、心算;

4)形式运算阶段(11周岁以后)——抽象思维;

七、婴幼儿的道德发展(

基础心理学 意识心理学

名词 官能心理学 faculty psychology 解释 冯特在创建心理学的前后,曾就心理问题提出过两种不同的体系。第一种体系是冯特在海德堡大学期间提出的,在这一体系中,他把心理学定义为 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他的构想是,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为此,他仿效穆勒的观点,认为心理能...

基础心理学 机械心理学

名词 机械心理学 mechanical psychology 解释 在心理学史上,无意识的概念是与s.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关于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假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g.莱布尼茨阐释过 次要知觉 指的就是无意识 j.赫尔巴特曾将心理分为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并把心理生活看...

心理学书籍《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内容 涵盖大学心理学论述的基本原理,共分四篇。第一篇论述心理学的性质以及生理基础 学习 记忆 感觉与知觉 意识 情绪 动机等基本心理历程。第二篇是关于个别差异的课题,内容有语言和思维 成长与发展 智力 人格 心理测量方法等。第三篇讲述行为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互动。第四篇是与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