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

发布 2022-10-15 11:54:28 阅读 2855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人和动物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

心理的实质:心理是脑的机能,任何心理活动都产生于脑(即心理活动是脑的高级机能的表现);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即所有心理活动的内容都**于外界环境);心理是外界事物在脑中的主观能动的反映。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动物和人的心理,以人的心理现象为主要研究对象。

人的心理现象,包括个体心理,个体心理现象与行为,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个体心理与社会心理。

心理过程:指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人脑对现实的反映过程。包括认识过程(最基本的心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

三种心理过程互相联系、相互制约,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情绪情感和意志对人的认识也有重要影响。

个性心理:认知(接受外界信息,转换成心理活动,进而支配人的行为的信息加工的过程);动机和情绪(动机的基础是人的各种需要,情绪在认知的基础上产生,又影响认知。意志是指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自觉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能力和人格(稳固而经常出现的心理特征叫个性心理特性,包括能力和人格)

心理与行为的关系:行为不同于心理,但和心理有密切联系;心理支配行为,又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意识与无意识:意识是现时正被人感知到的心理现象,无意识活动也是人反映外部世界的一种特殊形式。意识和无意识都是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识活动和无意识活动紧密联系。

个性心理与社会心理:个性心理是指个人的认知,情绪和动机,能力和人格;社会心理是群众的意识,是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和态度的个体心理特征的典型表现。个性心理与社会心理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探索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为完成研究任务)主要研究心理过程、心理结构、心理的脑机制、心理现象的发生与发展、心理与环境。

研究心理学的理论意义:科学正确的解释心理现象,对于我们破除迷信,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的意义。

研究心理学的实践意义:通过科学的认识心理现象,我们在实践中就可以引导人的心理健康的发展,并且可以运用心理的规律去**和控制心理现象,指导不同领域的实践。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有系统、有计划的观察,优缺点,结果主观性)、心理测验法(预先的标准化问题《量表》,注意信度和效度)、相关法(两个现象的相关程度或强度的正负相关)、实验法(控制条件下对心理现象进行观察的方法,可使心理现象重复出现,分为实验室试验和自然试验,能引起行为或心理变化的主客观条件是自变量《或独立变量》,由这些条件引起心理或行为的变化称为因变量《或依从变量》,注意因变量的行为指标《这个维度的问题》)、个案法。

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派别:

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德国,2024年建实验室),铁钦纳主张研究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经验分为感觉、意象、激情状态三种元素(感觉是知觉的元素,意象是观念的元素,激情是情绪的元素),复杂心理现象由这些元素构成。研究方法:

内省法,内省与实验结合(了解直接经验)

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士(美国)、杜威、安吉尔,也主张研究意识(把意识看成一个过程,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后期重视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

行为主义心理学:华生(美国)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极端,不研究心理的内部结构和过程,限制了心理学的发展)

格式塔心理学:韦特海默、柯勒、考夫卡批判传统心理学(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强调意识是一个整体,部分相加不等于全体,很重视心理学实验。

精神分析:弗洛伊德(维也纳)重视异常行为的分析,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人类的一切个体和社会的行为根源于心灵深处的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欲望或动机压抑是导致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

精神分析是一种临床技术,通过解梦和自由联想等手段发现病人潜在动机(精神宣泄)来**疾病(但是过分强调无意识)

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对人类的基本需要进行了研究和分类(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人格理论的核心》)(想象学方法)可以观察到的刺激与反应,批判传统心理学,主张从人的本性出发研究人的心理,强调教育的功能。近年来,一些心理学家提出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该关注个体和团体的积极因素,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促进个体的发展,社会的繁荣和幸福并预防问题的产生。

认知心理学: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其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语言等。

关心的是作为人类行为基础的心理机制,其核心是输入和输出之间发生的内部心理过程,把信息加工过程分解为一些阶段,即对从刺激输入到反应这样的全过程进行分解。把人脑看作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强调人头脑中已有的知识和知识结构对人的行为和当前的认识活动有决定作用;强调认知过程的整体性;是产生式的系统(**于数学和计算机科学)。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轴突和树突。按突起的数目:

单极细胞、双极细胞、多极细胞,按功能:内导神经元(感觉神经,收集和传导刺激到脊髓和大脑)、外导神经元(运动神经,将信息传到肌肉和腺体、支配效应器官活动)、中间神经元(形成微回路,是脑进行信息加工的主要场所)

胶质细胞:支架、绝缘、营养。

突触: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相接触的部位。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

神经冲动:神经元由静息状态转化为活动的状态,是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兴奋。实质是膜的去极化过程,以很快速度在神经纤维上的传播(神经内电传导),神经冲动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借助神经递质来完成的(神经元之间化学传导,是脑内神经元信号传递的主要方式,突触小泡包含神经递质:

兴奋性突触epsp《乙酰胆碱、去甲肾上腺素》后膜去极化,抑制性突触ipsp《多巴胺、甘氨酸》使后膜超极化)。

脊椎动物与无脊椎动物神经组织的区别:体内背侧vs体内腹侧;空心vs实心。

神经回路:脑内信息处理的基本单位,最简单的神经回路是反射弧。

神经元的连接方式:发散式,聚合式,环式。

脑干:延脑(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又叫“生命中枢”)、桥脑(中枢神经与周围神经传递信息的必经地,对睡眠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中脑(**灰质《支配眼球、面部肌肉》、中脑四叠体《上丘视中枢、下丘听中枢》、大脑脚《黑质与红核,调节身体姿势和随意运动》)

网状结构:延髓的**、桥脑的被盖和中脑部分,上行控制机体的觉醒或意识状态,与大脑皮层兴奋有关;下行激活系统对肌肉紧张有易化和抑制作用。

边缘系统:大脑内侧面最深处的边缘,包括扣带回、海马回、海马沟、附件的大脑皮层、丘脑、丘脑下部、中脑内测被盖,能抑制某些本能行为。

布洛卡区:左半球额叶后下方,言语运动区,即布鲁德曼区,控制说话时舌头和腭的运动(损坏会运动性失语)

威尔尼克区:额叶上方、靠近顶叶的言语听觉中枢,与理解口头语言有关(损坏会听觉性失语)

心理的起源:环节动物。

神经元的功能:接受刺激,传递神经冲动。

神经系统的进化过程: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它的进化经历了网状神经系统、链状神经系统、节状神经系统、管状神经系统等几个主要的发展阶段。脑的出现在神经系统的进化史上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脑成为调节和支配动物行为的最高司令部。

脑进化的特点:相对大小变化(脑指数,脑重占体重比例增加);大脑新皮层容积增大(沟、回);结构、功能更复杂。(文化是人类的产物,也是脑的产物;人脑又在文化的影响下得到发展。

在人脑的进化中,语言起了重要作用。脑与语言是交互进化的)

神经冲动的电传导:同一细胞内,细胞膜表面正电位变为负电位,相邻细胞膜外围正电,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一直传导下去,遵循全或无的原则。

神经冲动的化学传导:神经元之间彼此接触的部位叫突触(突触前膜《球形小体、突触小泡》、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受体》)

周围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脊神经,前根《传出》运动性,躯体运动纤维支配骨骼肌、内脏运动纤维支配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后根《传入》感觉性,躯体感觉纤维分布于**、骨骼肌、腱和关节、内脏感觉纤维分布内脏、心血管和腺体);脑神经(一嗅二视三动眼、四滑五叉六外展、七面八听九舌咽、十迷一副舌下全);植物性神经(交感神经《从全部胸髓和上三节腰髓的灰质侧角发出》应付紧急情况、兴奋,副交感神经《发自中脑、桥脑、延脑及脊髓的骶部至平滑肌、心肌、腺体》平衡抑制器官过度兴奋)。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脊髓(位于脊椎管内,主要成分是神经元的胞体和神经纤维,灰质的外面是白质,由神经束组成。灰质前角运动细胞《多极神经元》、《前根》直接支配骨骼肌;后角细胞为感觉细胞、接受进入脊髓后根的纤维,吧外界信息传递给脑。

脊髓的作用:是脑和周围神经的桥梁,可以完成简单的反射活动《膝盖、肘、跟腱反射》);脑(脑干《延脑、桥脑、中脑》、间脑《丘脑+下丘》丘脑是中继站,内侧膝状体《听神经》,外侧膝状体《视神经》,是网状结构的一部分,对控制睡眠和觉醒有意义;下丘脑是调节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主要皮下中枢,对维持体内平衡,控制内分泌有重要意义。小脑《复杂活动学会后编入小脑》、边缘系统)

大脑皮层分区:初级感觉区(视觉《枕叶,布鲁德曼的第17区》、听觉《颞叶,布鲁德曼的第区》、机体感觉《**沟后面,布鲁德曼第区,接受**、肌肉、内脏器官传入信号,产生触压、温度、痛、运动、内脏感觉,左右交叉,上下倒置投射(头部除外)>)初级运动区(**前回和旁**小叶的前部,布鲁德曼第4区,即躯体运动区,发出动作指令、支配和调节身体《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部正直》)、联合区(不接受任何感觉系统的直接输入,感觉、运动、前额联合区,语言是联合区重要功能)

大脑两半球单侧化优势:语言功能在左半球(理性)、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定位于右半球(感性)

脑功能学说:定位说(各种机能是由大脑特定区域负责)、整体说(脑的功能由大脑整体负责,均势和总体活动原理)、机能系统学说(鲁利亚:调节激活与维持觉醒状态的动力系统《脑干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信息接受、加工和存储的系统《大脑皮层后部(枕叶、颞叶、顶叶)>;行为调节系统《编制行为程序、调节和控制行为(额叶)>)模块说(认知神经科学,对脑运转状态的动态的全局性的描述,不同模块不同功能,模块结合完成)、泛脑网络论。

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注:三大沟裂(**沟、外侧裂、顶枕裂);四叶(额叶、顶叶、枕叶、颞叶)

基础心理学 意识心理学

名词 官能心理学 faculty psychology 解释 冯特在创建心理学的前后,曾就心理问题提出过两种不同的体系。第一种体系是冯特在海德堡大学期间提出的,在这一体系中,他把心理学定义为 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他的构想是,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为此,他仿效穆勒的观点,认为心理能...

基础心理学 机械心理学

名词 机械心理学 mechanical psychology 解释 在心理学史上,无意识的概念是与s.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关于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假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g.莱布尼茨阐释过 次要知觉 指的就是无意识 j.赫尔巴特曾将心理分为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并把心理生活看...

心理学书籍《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内容 涵盖大学心理学论述的基本原理,共分四篇。第一篇论述心理学的性质以及生理基础 学习 记忆 感觉与知觉 意识 情绪 动机等基本心理历程。第二篇是关于个别差异的课题,内容有语言和思维 成长与发展 智力 人格 心理测量方法等。第三篇讲述行为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互动。第四篇是与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