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

发布 2022-10-15 11:37:28 阅读 5263

基础心理学知识概括。

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猴子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

4、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

5、基础心理学的内容:

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

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

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又由气质和。

性格组成。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6、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7、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和精神。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具有主观性,是脑活动的结果,是客观世界在脑中的反映)

8、心理反映的形式:1、事物的形象 2、概念 3、体验 4、欲望和要求。

9、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1、心理支配人的行为 2、人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10、心理学发展始:19世纪末20世纪初比较有影响的学派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活动在适应的环境中的机能作用)(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认为:

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刺激推知反应,可以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格塔式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也叫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

当代心理学取向:

1、人本主义心理学,被称为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之后的第三势力,认为人有自我纯主观意识,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要有适当的环境,人就努力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达到自我实现。

2、认知心理学、其特点包括把①人看做信息加工系统,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研究人的认识活动,②.从信息的输入、编码、转换、储存、提取的过程中研究人的认知活动3.生理心理学,**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11、研究心理学必须坚持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2、辩证发展的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12、麦独孤(用本能来解释人类的社会行为。

13、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1、观察法 2、调查法 3、个案法 4、实验法。

感觉和知觉。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按刺激**可分为。

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感觉(包括触觉温觉和冷觉痛觉))和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机体觉(饿、渴、窒息、性、恶心、疼痛等))

2、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叫感受性,感觉能力强感受性高,感觉能力弱感受性低。

3、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感觉阈限,感觉阈限低的很弱的刺激就能感受到,其感受性高,感觉阈限高的,需要强的刺激才能感受到,其感受性低,感觉阈限和感受性成反比!

4、绝对感受性的高低可以用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

5、刚能引起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叫差别感觉阈限,叫差别阈限最小可觉差英文缩写j n d .

6、韦伯定律说的是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i/i=k.□i是差别阈限,i是原来的刺激强度,k是一个常数。

7、费希纳定律是感觉的强度和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公式s=klgr.只适用于中等强度刺激。

8、感觉现象包括(感觉适应:在外界持续的刺激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感觉后像(正后像负后像灯灭眼睛里还有灯的影子)、感觉对比吃完药再吃糖觉得糖更甜了)、联觉(一种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还能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感觉包括:1、视觉【(视觉的刺激适宜波长在380~780之间的电磁波),视网膜上有两种视。

觉神经细胞即椎体细胞(分辨物体的细节和颜色)和杆体细胞(分辨物体的明暗和轮廓);视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色觉异常大多数是遗传造成的,男孩是外祖父通过妈妈传给自己的,如果外祖父是色盲而且爸爸也是色盲这时女孩彩色色盲男孩是女孩色盲的10倍】

2、听觉【听觉的感受器是科蒂氏器官,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的声波是听觉的适宜范围,听阈在1000~4000赫兹之间的声音最为敏感;听觉的特性包括音调、响度、和音色,声音特性是“频率决定音调”“振幅决定响度”“波形决定音色”老年人听觉感受性减低的特点是首先丧失了高音频的听觉。】

3、嗅觉【适宜刺激的是能挥发、有气味的物质。感受器是鼻腔上部黏膜上的嗅细】

4、味觉【适宜的刺激是能溶解的、有味道的物质,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上颚上吗的味蕾,基本味觉有甜(舌尖)、酸(舌边后部)、苦(舌根)、咸(舌边前部)】

5、**感觉【表示触觉灵敏度的指标叫两点阈,**表面的温度是生理零度】。

6、平衡觉【又叫静觉,,其感受器是内耳中的前庭器官,过于敏感会晕车晕船】

7、运动觉。

8、内脏感觉【又叫机体觉,感受器分布在内脏器官壁上】

9、痛觉【机体受到伤害时产生的感觉,个体在痛觉上感受性上的差异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和态度,一个人的性格以及一个人的意志力有关。】

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是已高于感觉。

10、知觉的基本特性:一、整体性(格塔式学心理学又将其分为:1、整体性2、连续性3、相似性4、接近性)

11、知觉的种类:

a 空间知觉 [它包括大小、形状、方位、距离知觉(肌肉运动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铁轨是线条透视)】,b时间知觉(是对物质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映,机体生理变化是有节律的,这种节律往往会引起人的行为也表现出一定的节律,叫生物节律也叫生物钟,人对时间的估计可以根据1、日出日落的交替2、一年四季的变化3、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4、心理活动的周期性变化),c 运动知觉(是物体在空间中移动产生的知觉,需要物体的运动,太快或太慢都不能知觉到运动,似动知觉是物体没运动却感觉到像是运动的错觉)

d 错觉(在特定的条件下产生的,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知觉,有以下几种:1、线条方向错觉线段长短的错觉,2、面积大小错觉3、视听错觉4、不同感觉相互作用产生的错觉)。

记忆。1、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件事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动作操作。

2、记忆的种类:按内容分(1.形象记忆2.情景记忆3.情绪记忆4.语义记忆5.动作记忆)。

按是否意识到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按照能否加以陈述可分(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3、记忆的过程:1、识记(学习与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2、保持(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存储和巩固的过程)3、再现(从大脑中提取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4、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既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者发生了错误的回忆再认。。

对记忆和遗忘进行研究的是德国的艾宾浩斯,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5、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叫表象,在头脑**现的事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6、表象的具有:1.直观形象性2.可操作性3.片段的不稳定性4.概括性。

7、表象可以起到的作用:1、积累感性知识 2、想象的素材 3、感知向思维过度的桥梁。

8、三个记忆系统:

按照存储时间长短的不同分为:

1、瞬时记忆【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者感觉登记,(根据认知心理学的观点,感觉属信息的输入和登记 )其特点:①具有鲜明的形象性②容量大保留的时间短,图像记忆保持时间为0.25~1秒,声像记忆保持1秒,最长不超4秒③对瞬时记忆加以注意就会转入短时记忆了】

2、短时记忆【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是可以意识到内容的记忆系统,其特点为1.容量有限,一般我7+ 2个项目,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记忆广度2.容易记住的是声音而不是形象,3.

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4.短时记忆经过复述都可以转为长时记忆】

3、长时记忆 【是指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保持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其特点:1.他的容量和信息的种类都是无限的,2.

他的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3.长时记忆存储的信息不实有意回忆,人们是没有意识到的。4.

长时记忆的遗忘或因自然衰退造成或因干扰造成,干扰又分(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记忆材料在系列顺序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影响的叫系列位置效应,系列位置效应包括首因效应或首位效应,近因效应或新近效应】

思维言语及想象。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感觉认识了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认识了事物的整体,他们认识的都是事物的外部现象,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由表及里,去粗取精,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进入理性认识的阶段,这就是思维)

2、思维的特征:①思维的间接性(从已知推断出未知)②思维的概括性(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比如:看见“月晕”后经常“刮风”,即得出“月晕而风”的结论)

3、思维的智力操作过程包括:分析与综合,抽象与概括。

4、思维的种类:

一、按思维形态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二、按探索问题答案方面的不同分:复合思维和发散思维,三、按思维是否具有创造性分再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5、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这种反映是以词来标示和记载的。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

注:概念的内涵越深,外延越窄,内涵越窄外延越宽。

6、概念的形成或者叫概念掌握:是指个体借助于语言,从**那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

7、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1、迁移的作用(是指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解决新问题的影响,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

2、原型启发的作用(从现实生活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原型启发)

3、定势的作用(人在从事某种活动前的心理准备状态就是定势作用)

8、语言和言语: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随着社会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发展而发展的,而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社会现象,是语言研究的对象,言语则是心理现象,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言语发展的先天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是乔姆斯基。

基础心理学 意识心理学

名词 官能心理学 faculty psychology 解释 冯特在创建心理学的前后,曾就心理问题提出过两种不同的体系。第一种体系是冯特在海德堡大学期间提出的,在这一体系中,他把心理学定义为 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他的构想是,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为此,他仿效穆勒的观点,认为心理能...

基础心理学 机械心理学

名词 机械心理学 mechanical psychology 解释 在心理学史上,无意识的概念是与s.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关于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假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g.莱布尼茨阐释过 次要知觉 指的就是无意识 j.赫尔巴特曾将心理分为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并把心理生活看...

心理学书籍《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内容 涵盖大学心理学论述的基本原理,共分四篇。第一篇论述心理学的性质以及生理基础 学习 记忆 感觉与知觉 意识 情绪 动机等基本心理历程。第二篇是关于个别差异的课题,内容有语言和思维 成长与发展 智力 人格 心理测量方法等。第三篇讲述行为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互动。第四篇是与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