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psychology)是研究个体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其所涉及的范围可以分**和动物两大部分。对人的内在心理规律的研究包含人的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两部分,对动物心理的研究包括对动物的感觉、知觉、记忆、具体思维、情绪、模仿性行为学习等方面的研究。
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有它自身特有的目标。具体的说,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对心理现象的描述和解释,对行为的**和控制。
心理学真正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的标志是:2024年德国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实验室。
精神分析理论:精神分析理论是由奥地利精神病学家佛洛依德提出的。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意识仅仅是人整个精神活动中位于表面的一个很小的部分,无意识(也称潜意识)才是人的精神活动的主题,它位于心理的深处,我们人的许多行为就是由无意识过程支配的。
认知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理论,认为人是主动的信息加工者,把人脑看做是一个信息加工系统,输入的信息以各种方式被选择和加工,并和记忆中已有的信息向对照、组合、变换和重新排列,信息的输出就依赖于内部加工过程的特性。
有人把人本主义心理学称为心理学中的非行为主义和非精神分析传统的第三势力。
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有马斯洛合和罗杰斯等人。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要从整体上理解人的动机和人格,重视人的意识所具有的主动性和自由选择性,认为人的意识具有创造性和无限发展的可能性。
现代心理学对异常心理的研究包括**导致异常的原因和寻找各种心理**的方法。
实验法可分为实验室研究法和自然实验法。
调查法是以提问题的方式,了解被试心理活动的方法。
论述:心理学在教育与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学校的教育和教学工作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
从“教”的方面看,有教学设计、教学评价、课堂管理、个别差异与因材施教等;
从“学”的方面看,有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感知觉能力的发展和观察力的训练、知识的记忆、智力的开发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等;
从“育”的方面看,有态度和品德心理、情感教育、健康人格的形成、不良行为的矫治、异常心理的诊断和**等;
从“管”的方面看,有校园文化的建设、校风班风的形成、师生关系、团队精神和班集体的凝聚力等。
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它对促进学生的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观察力和记忆力的训练:观察力和记忆力是一个人认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观察的过程主要是一个感知觉的过程,它遵循感知觉的一般规律。
健康人格的培养:从一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能否做到事业成功、生活圆满,最重要的并不在于智力是否 ,也不在于获得了多少知识,而在于是否具有一个健康的人格。
心理起源于物质的反映性。
反映性:反映是指物质与其他物质相互作用并留下痕迹的过程。
感应性:感应性是有机体对直接的、有生物学意义的刺激的反应。
人的神经系统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大部分组成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
小脑位于脑干后方,它负责协调身体的运动,控制姿势并维持平衡。
割裂脑的研究:语言定位于左半球。
无意识就是没有意识到,既是一种不知不觉的状态。
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注意的指向,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
注意的集中,是指心理活动聚焦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并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
注意分为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
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有哪些?
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人本身的状态: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
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上。
“一心二用”反应的是注意的分配。
论述:注意品质在教学中的应用?
速度不宜过快。
标题不宜过长。
节奏感十分重要。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注意的稳定性随人的年龄增长而有所发展。
保持课程的条理性。
教师把握适当的讲课节奏,合理转换教学内容和形式。
感觉就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直接反映作用于它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过程,知觉:知觉(perception)是个体借助于感官觉知环境中物体的存在、特征及彼此关系的过程。亦即个体选择、组织和解释感觉信息的过程。
感觉阈限:感觉阈限是衡量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包括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它是在“感觉到”后和“感觉不到”之间的一个临界值。
差别感觉阈限是指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差异量。
感觉器官的绝对感受性是与其绝对感觉阈限成反比。
感觉器官的差别感受性也与差别感觉阈限成反比,感觉适应是感觉器官的感受性在刺激的持续作用下作出的调整性改变,包括感受性的提高或降低两种方向。
知觉的基本特征有: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知觉的这些基本特性在教学设计广告设计和各种绘画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性。
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的分开。
知觉的组织性也叫做知觉的整体性,就是说,在知觉过程中,人们常常会把一些不同的事物按照某种组织原则结合在一起,最终在大脑中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
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改变时,知觉印象保持相对相对不变。
色弱就是不能分辨某种不饱和的颜色。
暗适应的过程包括视锥细胞的暗适应和视杆细胞的暗适应,前者适应过程较快。
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应。
有意识记:有意识记是一种有明确目的、需要付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指事先没有明确目的、无需付出意志努力的识记。
形象记忆:形象记忆是以人们感知过的事物的具体内容为内容的记忆。
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有意识参与的记忆。
内隐记忆:是指无意识的记忆。
论述: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
记忆存在三种不同的存储系统或存储器,信息必须借助这些存储器经历一个类似旅行的过程从而被记忆。
第一个存储器是感觉记忆,是指最初信息的瞬间存储。个体借助自身的感觉系统以复制的方式记录信息。
第二个存储器是短时记忆,将信息保存15至25秒,并根据信息的意义进行存储。由于短时记忆只能保持有限的信息数量,因此过多的信息会引起遗忘,有些内容会被其他内容取代。
第三个存储器是长时记忆,信息经过充分加工后再长时记忆中获得相对永久的存储,当然被存储的信息也会消失或者出现难以提取的情况。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可能由于印象深刻而形成所谓的闪光灯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没有限制。
感觉记忆的发现要归功于心理学家乔治·斯伯林,斯伯林与12024年金星里一些列非常巧妙的实验,才使人们认识到在我们身上存在一种特殊的记忆系统。
部分报告法,即被试看完卡片后立即响起高、中、低三种声音,被试事先被告知当听到高声就报字母卡片第一行,听到中音就报告第二行,以此类推。
复述分为:维持性复述和精致复述。
遗忘的曲线反映了识记的保持量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少的规律。发现遗忘曲线的人是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无意义音节是由两个辅音字母和一个元音字母构成的系列。
简答:遗忘的影响因素?
学习材料的性质。
学习材料的数量。
学习程度。加工程度。
简答:长时记忆的多种策略?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
多重编码,增加提取线索;
建立组织线索帮助回忆;
学会经常做笔记增强记忆。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概括的反应,间接性和概括性是思维的两个基本特点。
形式运算思维:形式运算思维(formal operationl thinking,12岁以后)又称抽象逻辑思维,是能进行命题运算的思维。
聚合思维:聚合思维(convergent thinking)就是朝着一个方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发散思维:发散思维(divergent thinking)是指思维围绕问题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寻求合乎条件的各种答案。
简述:思维的心智操作(过程有哪些)?
分析与综合;
比较与分类;
抽象、概括和具体化。
比较是在思想上确定认识对象之间的差异点和共同点的心智操作。
抽象是在思想上将对象或现象之间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点抽取出来,并把这些共同属性和其他属性分离开来的心智操作。
问题,问题是指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简答:问题解决的过程?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是指对那些常人习以为常、司空见怪,但又尚未揭示其本质规律的事物与现象的察觉。
明确问题,明确问题就是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条件和可能性。
提出假设,是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检验假设,是否正确必须通过实践的检验。
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知觉特点,问题解决过程会受到一个人知觉特点的影响。
迁移的作用,迁移是指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和学习方法对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影响。迁移有正负之分。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促进另一种知识技能的获得是正迁移,而一种知识技能的掌握干扰了另一种知识技能的获得是负迁移。
因此迁移对问题的解决有积极或消极两种影响可能。
动机强度,动机强度是指思维者对问题解决的迫切程度,它取决于一个人由解决问题的需要所引发的情绪状态。当人具有解决问题的需要,而且这种需要转化为一种积极的探索行为时,问题就有可能逐步得到解决;如果对问题解决持无所谓态度,不去就问题的解决做任何尝试,那么问题的解决不会有有丝毫的进展。
原型启动,在问题解决过程中,对新假设的形成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为原型。原型对解决问题能否能否起到启发作用,一是看原型与要解决的问题有无特征上的联系或相似之处,相似性越强,启发作用越大;而是看主题是否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如果主题能积极主动地联想和类比推理,对原型与与要解决的问题之间的相似性进行移植和改造,那就可能导致解决问题的新方案的形成。
基础心理学 意识心理学
名词 官能心理学 faculty psychology 解释 冯特在创建心理学的前后,曾就心理问题提出过两种不同的体系。第一种体系是冯特在海德堡大学期间提出的,在这一体系中,他把心理学定义为 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他的构想是,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为此,他仿效穆勒的观点,认为心理能...
基础心理学 机械心理学
名词 机械心理学 mechanical psychology 解释 在心理学史上,无意识的概念是与s.弗洛伊德及其精神分析联系在一起的。然而,关于无意识心理状态的假说并不是由弗洛伊德最先提出的。g.莱布尼茨阐释过 次要知觉 指的就是无意识 j.赫尔巴特曾将心理分为意识领域和无意识领域,并把心理生活看...
心理学书籍《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基础 内容 涵盖大学心理学论述的基本原理,共分四篇。第一篇论述心理学的性质以及生理基础 学习 记忆 感觉与知觉 意识 情绪 动机等基本心理历程。第二篇是关于个别差异的课题,内容有语言和思维 成长与发展 智力 人格 心理测量方法等。第三篇讲述行为的社会因素,包括社会认知和社会互动。第四篇是与身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