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水流长7 继续教育培训作业

发布 2022-10-12 18:12:28 阅读 1443

溪水流长7——继续教育培训作业。教材。

—《雨巷》课题:《雨巷》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科目: 语文。

教学对象: 高一。

课时: 一课时。

提交者:宋英民。

单位: 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

一、教学目标。

1、背诵全诗,体味诗歌的音韵美和情感美。

2、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来体味这首诗的音韵美和结构美。

3、通过本课,初步培养学生的诵读兴趣,进而体味诗歌之美。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高一学生,刚刚从初三走来,对于诗歌的理解,还仅限于背诵和肢解式的理解,这有学生自身理解力的原因,也有初中教师应试训练的原因。事实上,诗歌之美是需要反复诵读整体感知的,只有建立在诵读基础上的理解,学生才能逐渐体味到诗歌的美。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诗歌的音韵美、情感美。2、教学难点:诗歌的结构美。

四、教学过程。

1、提前安排学生诵读并背诵全诗。2、用《蒹葭》和《在水一方》引入诗歌。3、设计问题:

这首诗美在什么地方?根据学生回答来确定内容顺序。4、指导诵读这首诗,体味其音节美和结构美。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1、检查背诵。

学生背诵。初步体味诗歌之美。

2、课堂引入,《蒹葭》和《在水一方》

学生回忆,简析《蒹葭》的朦胧美。

引入课文,帮助学生体味《雨巷》的情感。

3、设问:《雨巷》美在何处?

学生回答,“随机应变”

检查学生的自读程度。

4、反复诵读,体味音韵美,结构美,情感美。

学生诵读:1、首尾两节连着读,突出抒情主人公。

每一节的三六句最后两个字凑成新的短诗。

雨巷/姑娘。

芬芳/彷徨。

一样/惆怅。

眼光/迷茫。

女郎/雨巷。

芬芳/惆怅。

雨巷/姑娘。

3、每一节三六句构成新的诗歌,去掉“又”。

寂寥的雨巷。

结着愁怨的姑娘。

丁香一样的芬芳。

哀怨又彷徨。

像我一样。冷漠、凄清,又惆怅。

太息一般的眼光。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走尽这雨巷。

散了她的芬芳。

丁香般的惆怅。

寂寥的雨巷。

结着愁怨的姑娘。

通过不同的方式的组合,深入体味这首诗的音韵美和结构美,进而体悟情感美。

特别是第一种读法,有助于学生明白这首诗的主体不是那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而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雨巷的那个踽踽独行的人,也许是,也许是别人”。

第二第三种读法目的都是来体会这首诗的音韵美和结构的回环美。

五、教学评价设计。

对于这一课,主要是教师来根据学生诵读和理解情况给予肯否,对于高一新生,一定是鼓励为主。

六、教学反思。

学生反应:当我们用心去读《雨巷》时,就会体会到诗中的美。用心去聆听,用心去感受,有时候坐在椅子上也是美的享受。

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一颗善于感受美的心会给我们带来许多快乐。——吴。

今天宋老师给我们讲戴望舒的《雨巷》,讲《雨巷》音韵美时,宋老师用了一句“好诗不怕千刀剁”来道出了这首诗的美感。谁能想到,这样一首诗竟能比化学反应还要神奇,居然能变成一首首短诗,而且每一首都朗朗上口,富有节奏感,每次想起来都回味无穷。——冀。

本课最大的不足在于没有进行充分地文本解读,这是最大的欠缺。但是,我不主张对这样的诗歌进行过多的阐释,因为这样会破坏诗歌的整体美。至于这首诗的情感,学生可以“众说纷纭”,能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就好。

继续教育培训作业

关于网上继续教育培训的建议。结合物理学科特点谈一下对继续教育的一点看法及建议。一低成本。使教师不必千里迢迢的跑到现场去听专家的讲座,坐在办公室里就能进行学习。这种方式符合我们国家的方针,政策。不伤财,不劳民,但却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二课程安排合理。在课程安排上既有对教师职业操守的培训,对教育部教育方...

继续教育培训作业

自己从事高中语文教学已经十余年了,在教学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自己仍发现自己有很多教学的困惑,通过这次难得继续教育培训,通过认真学习教学 资料,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认真反思 提高,同老师 同学们沟通,着力要解决教学中的重点 一 进一步优化自己的教学流程。二 提高自己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教...

继续教育培训作业三

教师 十二五 中小学继续教育工程2014年江口县第三中学教师。校本培训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作业 三 实践篇辑一有效教学设计辑二 和谐师生关系。学校姓名。请老师们认真学习 有效教学的理念与实践 实践篇辑一有效教学设计和辑二和谐师生关系 p61 p119 后完成下列问题 1 备课时的四种视角是什么?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