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发布 2022-10-12 03:04:28 阅读 8263

第一课时:毫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21—23页例1以及练习五题。

教材分析:教材主要通过估计、测量等活动让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意义,又通过精确测量活动,体会毫米产生的意义及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学情分析:二年级时学生已经学会用米和厘米来测量物体的长度,有了一定的认识和测量基础,因此在此基础上来认识毫米。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

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

教学难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揭示课题。

1.测量物体的长度一般用哪些工具?回忆一下,我们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你能用手势来表示1米和1厘米各有多长吗?

2. 估计数学书的宽和厚大约是多少,再动手测量验证。

3. 组织交流测量结果,引出毫米产生的意义。板题。

二、自主**,学习新知。

1.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设疑: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学生思考、交流)

2.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重点**“1毫米”有多长,请学生在尺上相互指指,从**到**是1毫米。

3.为了看得更清楚些,我们把尺子用放大镜放大,你来数一数,1厘米里有多少毫米。思考:毫米与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厘米=10毫米。

4.请学生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毫米。(教师准备1分硬币、**卡和银行借记卡,请学生量一量厚度,加深对“1毫米”的体验。)

5.引导学生用手势来表示1毫米有多长,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6.说一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毫米”作单位。

7.学生填写数学书的厚和宽并反馈。

三、实践应用,巩固新知。

1.学生根据本课的新内容完成“做一做”第题。

第1题让学生根据图示读出刻度尺所测量的物体长度。明确先1厘米1厘米地数,不满1厘米的再1毫米1毫米地数,这样的方法更加快捷方便。

第2题让学生先估算,再测量,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说理由。

2.单位换算。

50毫米=( 厘米。

2厘米-2毫米=( 毫米。

24毫米+46毫米=( 毫米=( 厘米。

4厘米-22毫米=( 毫米。

3.画线段。

画一条长6厘米4毫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4毫米短2毫米的线段。

画一条比3厘米长8毫米的线段。

4.解决问题。

一本***厚约8毫米,5本这样的***厚多少厘米?

一只铅笔原来长8厘米7毫米,用去了9毫米。现在这支铅笔有多长?

四、布置作业:

1.必做题:第24页练习五第2题、第3题、 第5题。

2.选做题:25页第10题。

五、课堂小结,课外延伸。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请你用手势表示1毫米大约有多长。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希望你们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六、作业:1.基础题(必做题):第24页练习五第2题、第3题、 第5题。

2.拓展题:25页第10题。(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

第二课时: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的例2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教材通过呈现米尺图,让学生在图中指出10厘米的长度,揭示10厘米的长度就是1分米的长度,建立1分米长度的表象。从而认识1分米=10厘米,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学情分析:前面学生已经建立了米、厘米、毫米的长度单位概念,又学会了米和厘米的换算,在此基础上进行学习有关分米的认识及换算。

教学目标:1.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初步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并学会用其量物体的长度。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经历测量的过程,发展测量技能。

3.在学习中能主动求知,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加强与同学的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细心、认真的学习习惯,并在学习中获得自信。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

教学难点:掌握用分米量的方法,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

1.谁来说说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长度单位? (米、厘米、毫米)

2.练习:请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一只蚂蚁长约5(毫米一只长颈鹿高约2(米)

一只小花猫高约40(厘米) 一头大灰狼长约8( )

质疑:一头大灰狼长约8( )学过的长度单位都不能用。8米太长,8厘米太短了。

3.教师谈话揭题。

当长度一个比1米小而又比10厘米大。用什么单位来计量最好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分米)

二、**新知。

1.认识分米。

谈话:你怎么知道的?大家知道为什么叫分米吗?

讲述:是的,用米表示太长,用厘米表示太短,于是人们创造了长度单位“分米”(dm)。人们把10厘米看作1分米。

请在老师的米尺上指出10厘米的长度,小朋友拿出直尺,找出10厘米,这一段长度就是1分米。

1分米有多长?用手势表示一下。(黑板上画出1分米)

提问:分米和厘米之间有什么关系?

1分米等于10厘米。(板书)

2.寻找生活模型,建立“1分米”的表象。

提问: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3.认识几分米。

谈话:拿出1米长的线,估一估,取出其中一部分,表示1分米。用手中的线段与直尺比一比,相差远的再调整一下。

交流:用线表示出2分米、5分米。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4.米和分米的进率。

观察老师的米尺,让我们来数一数,1米里有几个1分米?质疑:米与分米之间是什么关系?

1米等于10分米。(板书)

小结:到现在为止我们一共认识了四种长度单位,你知道它们之间各有什么关系吗?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毫米。

1分米=100毫米。

5.实践活动。

1)现在同位合作,借助手中工具测量我们课桌的长、宽、高,比一比谁测量得准确。

2)指名汇报交流。

三、巩固练习。

1.选择适合的长度在( )里画“√”课件)

2.填空。7分米=( 厘米 5米=( 分米。

60毫米=( 厘米。

3.我会用长度单位填空。

一张光盘厚2( )一块橡皮厚6( )

一个曲别针长3( )

一支铅笔长18( )

一间教室高3( )

一个杯子高10( )

4.我会比大小。

6分米( )8毫米 4毫米( )3厘米。

7分米( )7厘米 5厘米( )50毫米。

1米( )8分米 9毫米( )6分米。

5.我会解决问题。

1)一块黑板长3米,用5分米长的彩旗沿着黑板的长边做一条花边,需要几面这样的彩旗?

2)明明有一根长2米的彩带,扎礼品盒用去6分米,还剩多少分米彩带。

四、课堂总结: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1.基础题(必做题):练习五第题。

2.必做题:25页方框中的题目。(有余力的学生完成)

板书设计: 分米的认识。

1分米=10厘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0毫米。

第三课时: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内容:课本第23页例3及做一做。

教材分析:课本例3呈现五角硬币的宽度与书桌的高度,让学生用不同单位去测量,从而明确测量出的长度可以用不同的单位与数量表示,明确换算方法。

学情分析:在二年级时,学生已经会利用单位间的进率进行米、分米、 厘米间的换算。本节课利用知识的迁移进一步学会厘米、分米与毫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学目标:1.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理解已学过的长度单位中相邻单位之间的换算方法。

2.经历简单的单位换算的过程,培养学生简单推理的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自己试着读一读,想想应该怎样读,才能表达出鲸的确很大。体会用列举数字方法来说明的好处。你还从哪儿看出鲸很大,把有关语句读一读。自由读第1自然段,读出自己的体会。3 小结写作方法 作者运用了作比较和举数字的方法把鲸的大描写得非常具体。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举数字的方法。全班交流,试着用举...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第三单元 四边形 教学设计。2009 12 06 22 46 43 分类 教案 三年级数学 标签 字号大中小订阅 教学目标。1 使学生认识四边形的特征,进一步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 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2 使学生知道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 正方形的周...

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成语故事 教学设计。台儿庄区实验小学刘亚。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在阅读中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文中词语的意思。学会用关联词语 总是 不要 而要 造句。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故事,背诵 画龙点睛 2.朗读课文,知道三则成语故事的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三则成语故事所包含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