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发布 2022-10-11 18:42:28 阅读 4083

第三单元小制作。

—角的初步认识。

主持人:王娜主讲人:杨金英。

各位老师观点:

杨金英: 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和小组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拓宽了学生的思路,体现了数学学习的个性,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经历了认识角的过程。正是因为有了教师的放手,才有了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学生真正会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王娜:没有直接从书上的主题图中引进,也没有选择从生活中去引入,而是选择了在数学知识本身的内在联系上,承接上去引入,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达到知识的建构。在讲授角的各部分名称的时候,课件做起来就是先出示“边”,不料学生先发现“尖尖的点”。

本来这是相当好的学生生成的资源,如果及时得抓住,稍一点拨,一个重点问题就解决了。可由于课件的“死”,不得不对这么好的资源先弃之不管,比较可惜。

郭彩妮:课上,让学生在活动角这个环节,让学生**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学生能根据你给他提供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思维,在**中有所收获。

而让学生,给角的各部分起个名字,就完全没有必要,就算学生的想象力在丰富,想的名字再好听,也没有用,也不会被采纳。因为这些名称都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东西,谁也改变不了。这个环节做了无用功。

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角,能辨别直角、锐角、钝角,会比较角的大小。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经认识了常见平面图形。优秀的学生掌握了常见平面图形的基本特点。

所以对第3单元的知识,学生有很高的学习主动性。此部分知识与生活联系紧密,较差的学生也能认识角,但对比较角的大小可能有难度,需要老师在授课时让他们多动手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比一比。角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生接受起来较为困难,因此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角,整个课时将观察、操作、演示、讨论等方法有机地贯穿于教学各环节中,引导学生感知的基础上加以抽象概括,充分遵循了(从)感知→(经)表象→(到)概念这一认知规律,采取了找一找、看一看、摸一摸、折一折、做一做、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等教学手段,让他们在大量的实践活动中掌握知识形成能力。

并充分发挥现代教学多**组合的优势,通过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把外在可见和内在不可见的角印在大脑里。从而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结合,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探索新知的过程。

三、单元教材分析:

一)本单元进行了总分析,归纳如下:

1、本单元是在学生已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开始学习的,是进一步学习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2、较好的体现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选择了学生最熟悉的教室内的活动作为情境,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

二)每个信息窗分析:

第一个信息窗主要是让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并认识直角。

第二个信息窗是在第一个信息窗的基础上,让学生会比较两个角的大小,初步认识钝角和锐角。在学习中让学生观察、分析、理解知识,努力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三)教学用具及手段的选择:

针对本单元知识的特点和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一致认为应采用数学学具中的活动角、三角板、实物投影、多**课件。

四)对单元教学基本方式、方法的选择:

为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五位老师一致认为应采用情景创设法、小组合作**法。

四、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角,知道角各部分的名称;能借助三角尺认识直角、锐角和钝角,会用直角符号表示直角;会用简单的方法比较角的大小,初步学会画角。

2、在认识角的过程中,发展初步的观察、想象、动手操作和形象思维能力以及初步的空间观念。

3、体会身边处处有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角的认识。

教学难点:比较角的大小。

六、教学方法、学法:

观察指导、合作交流,动手操作。

七、学具、课件:自制。

八、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动手操作,让学生在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做一做、比一比等实践活动中等实践活动中认识角,借助学生所喜欢的小制作活动引起对角的大小的**。

2、在角的认识过程中,可让学生观察具体实物(钟表、三角板、扇子等)上的角,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角?如角尖尖的,角有两条直直的边等。

3、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开展学习,角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让学生经历从具体的实物中抽象出角的过程,切实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4、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观察、比较和操作的方法自主学习。教学中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折一折,充分感知角的形状、建立角的空间观念。

九、课时安排:

教室里的角 1课时。

玩调皮猴 1课时。

十、基本功训练重点:

信息窗1:下面哪些图形是角?请说出理由。

信息窗2:请画出一个锐角、一个钝角。

十。一、单元检测题:单元清第三单元。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教材分析。教材分析 本组单元前设计了专门的版面安排导语,导语中提出了 用手中的笔,描绘我们心中的秋天 揭示了本单元学习的内容,点明专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提出了学习的准备。联系单元专题,加强了精度课文与略读课文的联系与整合。本组单元围绕 心...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主备人 钟丽华执教人 韩东言。教材分析 本组的主题是 中外童话 围绕这一专题,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 不同风格的四篇童话,安排了以读童话 编童话 讲童话 演童话为主演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在阅读一篇篇童话的基础上,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进一步感受童话的魅力。学情分析 学生对童...

第三单元单元备课

第三单元爱祖国 爱家乡。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 爱家乡的专题来组织的。通过本组教材的学习,我们会知道,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 五十六各民族都团结在祖国的大家庭里。本单元的学习需注意 1 重视段的训练,培养初步的概括能力。如果把段的训练完全放在中段,就加重了中段的阅读负担,也错过了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时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