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设计

发布 2022-10-08 22:05:28 阅读 2690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任务”设计。

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超**”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任务型活动”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型活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教学设计原则强调: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合。以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学习。

学生必须拥有学习的主动权,教师不断地引导和激励学生前进。

任务型活动”教学法符合**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或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的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任务型活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系统的层次性和实用性,提出了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循序渐进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由浅到深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

在信息技术课中体现“任务型活动”教学法,就是让学生在一个个典型的信息处理“任务”的驱动下展开教学活动,引导学生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完成一系列“任务”,从而得到清晰的思路、方法和知识的脉络,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逐步形成一个感知心智活动的良性循环,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目前,“任务型活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在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中,“任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任务”设计、编排非常关键。一般说来,“任务”设计时一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

要求教师要在学习总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

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了解主要指学生能够记住或复现已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理解指学生对已经学习过的知识及操作方法,能用自己的语言或动作进行表述、判断和直接运用;掌握指学生能用所学过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去解决新情况下的简单问题。操作目标一般可以采用初步学会、学会、熟练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

初步学会指学生能进行基本的上机操作;学会指学生能进行连续的、差错较少的上机操作;比较熟练指学生能进行效率较高的、习惯性的、有错误能立即自我纠正的操作。例如,“了解微型计算机系统”“学会开机与关机”“掌握保存文件的基本方法”等就包含了不同层次学习水平的要求。

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的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的设计。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它以微机的操作为基础,因此许多其它学科所通用的教学方法 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这就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一 ...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案设计

精品文档 教材分析。是以美化windows界面为中心的实践操作课,体现 以人为本 的设计思想,强调使用者个性化设置,充分尊重用户个性发展。这对于学生培养对电脑的感情是非常有益的。学情分析。本课是在学习了鼠标操作,还没有学习键盘操作学习之前的一节课,教材在本课中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更换桌面背景作为活动主...

论小学教学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应用

作者 张国华。新教育时代 学生版 2016年第25期。摘要 当前时代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对于人们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教学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应用也极为广泛,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发展过程中,教师该如何应用信息技术教学,做好小学数学教学的相关工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