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信息时代的新课程。
—信息技术课程。
第一节信息技术课程的地位。
一、 信息技术课程开设的必要性。
1、 信息技术教育成为各个国家与民族振兴的重要手段。
1) 信息资源成为国家与地区重要的战略资源。
2) 克服数字鸿沟、实现教育同权的措施。
3) 信息多元化要求开拓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2、 信息社会中个人发展的必要条件。
1) 信息技术成为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
2) 信息素养成为个人就业的重要条件。
3) 信息技术发展改变了人们交流信息的方式与范围。
二、 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
1、 课程名称的变化:从计算机课程到信息技术课程。
2、 课程目标的变化:从计算机文化到信息素养。
3、 信息素养培育途径分析。
1) 信息技术课程的显性课程。
2) 信息技术课程的隐性课程。
4、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发展。
1)、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试验启动阶段、逐步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
2)、我国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体系的发展经历了教学大纲、指导纲要、课程标准三个阶段。
5、对信息技术课程发展性的理解。
1)新课程,许多问题正在探索。
2)课程不断发展与变化。
三、 信息技术课程的课程位置。
1、 不同国家信息技术课程在学校教育中的位置。
2、 我国信息技术课程的位置分析。
2023年颁布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中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之一。
3、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1)《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的新课程标准》在2023年颁布。
2)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3)高中信息技术课的培养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修和选修两个部分,共包括六个模块。
5)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总学分为2+2+(x)其中必修2学分,科目内选修2学分,跨领域选修x学分。
6)高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每个学生必须修满4学分,才能取得高中毕业资格。
7)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必须和选修两部分,共六个模块,其中必须模块为:信息技术基础。选修部分包括 “算。
法与程序设计”、“多**技术应用”、“网络技术应用”
“数据管理技术”、“人工智能初步”,每个模块2学分。
第二节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与任务。
1、 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 知识与技能。
1. 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 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 过程与方法。
3. 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4. 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5. 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6. 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7.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8. 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9. 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10.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11. 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上述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共同构成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同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不能人为地割裂三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相互孤立的活动分别培养。
2、 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分析。
1) 培养中小学生的基本信息素养。
1) 信息意识与情感。
信息意识是指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动机。
信息情感是指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态度。
作为信息素养的一个重要部分的信息意识,主要包括敢用与想用两个方面,而信息情感则更加偏向于对于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与兴趣方面。
敢用不敢用是当前信息意识与情感的主要矛盾。
想用不想用反映了信息意识与情感的强度。
培养积极的态度是培养信息意识情感的关键。
2) 信息伦理道德修养。
逐步形成信息技术应用的社会责任感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首要任务。
必须教育中小学生在信息技术应用中相互尊重、相互合作。
3) 信息科学技术常识。
了解信息技术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要求。
弄懂信息技术是用好信息技术的基本条件。
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与发展趋势是高层次的信息素养。
4) 信息能力。
信息系统的基本操作能力。
信息系统的各种软件的使用能力。
信息资源的利用能力。
信息资源的开发能力。
信息系统的开发能力。
2)为其他学科应用信息技术准备。
1)基本的信息素养的发展。
2)各个学科教育中的信息能力。
第三节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
一、 发展性。
二、 综合性。
三、 实践性。
四、 创造性。
第二章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师。
信息技术教师概论。
一、 信息技术教师在课程中的作用与地位。
1、 信息技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
2、 信息技术教练人员。
3、 信息素养的培育员与评价者。
二、 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中的任务分析。
1、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人员。
2、 学校信息技术系统与应用的支持人员。
3、 学校信息技术培训者。
第二节信息技术教师的基本修养。
一、 本身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
1、 全面的基本信息素养。
1) 信息技术的基本常识。
2) 信息技术有关的法律与道德问题。
3) 信息能力。
二、 专业知识与能力。
1、 先进的教学理念。
2、 熟练的教学技能。
3、 教学研究能力。
三、 继续教育的意识与能力。
1、 继续教育的意识。
2、 继续教育的能力。
第三节信息技术教师的培养。
一、 自我学习。
二、 定期培训。
三、 参与课题研究。
第三章教学设计的内容。
3.1 教学设计概述。
一、概念。教师在备课过程中,用系统的方法把各种教学资源有机地组织起来,对教学过程中相互联系的各个部分的安排做出整体计划,建立一个分析和研究的方法,制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对预期的结果进行分析。
教学设计与教学计划的区别。
教学计划的重点是对教学内容的安排,而教学设计要考虑如何根据教学目的及内容设计,教师如何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从而优化教与学的效果,制定教学计划是教学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教学设计的基本原理
目标控制原理。
要素分析原理。
优选决策原理。
反馈评价原理
二、 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指导思想。
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客观依据。
教学对象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因素。
3.2 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
确立教学目标 、设计教学策略、进行学习评价。
教学目标的制定。
分析处理教材。
了解学生。选择教法。
教学计划、教案。
作业设计。学习评价。
教学目标的类别:
1、按教学内容的范围。
2、按教学内容。
认知领域目标:采用了解、理解、掌握**学习水平层次。
操作领域目标:采用初步学会、学会、比较熟练**学习水平层次。
情感领域目标:采用愿意接受、感兴趣两级学习水平层次。
1、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
制定教学目标的依据是教学大纲、教材和学生实际,教学大纲是指导性文件,教材是客观依据,只有了解学生实际,才能使目标切合实际,使教学收到预期的效果。
高中信息技术学科的特点。
1、飞速发展。
2、广泛应用3、高度综合4、应用与理论几乎同步。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1)文化性(2)应用性。
3)发展性(4)模块性。
2、 制定教学目标的要求。
1 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 2整体性 3弹性。
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
1、认知观的描述方法。
2、行为观的描述方法。
3、内外结合法。
分析和处理教材。
1、研究教材的科学性。
2、研究教材的系统性。
3、研究教材的思想性。
4、研究教材的“双基”
双基”即指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5、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重点”指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核心部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定律,重要方法和公式等都是其重点,它们是学习后继内容的基础,具有常用性和应用性。
难点”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内容,二是学生容易出错和混淆的内容。
关键”是指教材中起决定作用的内容。
教学策略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钻研教材的要求:
1、明确目的 2、把握精要 3、巧妙组织。
了解学生:1、了解学生的思想实际。
2、了解学生的学习实际。
3、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
选择教法: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师生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也包括在教师指导下学声学的方法,是教与学的统一。
1、 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 依据教学任务。
2) 依据教学内容。
3) 依据学生实际。
4) 依据自身特点。
2、 教学方法的分类。
基本教学方法:
1、讲授演示。
2、启发式。
3、课堂讨论。
4、探索式。
5、实验操作。
6、巩固复习。
信息技术环境下新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在文化继承的同时,更注重培养人的创造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是指把多**教学、计算机教学软件、远程教育等应用到教师执行教学功能的活动中。在这种教学形式中,计算机主要是被用来呈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控制学习进程等。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并在基本保留课堂教学环境的同时,创设多元化的软、硬件教学环境,使学生能够利用以计算机多**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通过人机交互、资源共享去主动地发现、探索、思考,建立让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环境,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结合的基本教学模式。
(1)**式(或称协作学习式)
(2)讲解演示。
(3)操作与练习。
(4)个别指导。
(5)对话。
(6)教学游戏。
(7)模拟。
(8)计算机辅助测验。
(9)问题解答。
(10)发现式学习。
(11)远程辅导与**讨论。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进度计划。
课时计划。1) 学期教学计划的内容。
1) 教材分析。
2) 学生情况。
3) 本学期的教学主要任务。
4) 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5) 进行教学改革的规划。
6) 教学进度表。
2)课时计划——教案。
1) 概况:课题、授课班级、授课时间、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课型、教学方法。
论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与创新
王建蕊。秦皇岛市北戴河区第二中学,河北秦皇岛。摘要 学生只有首先对信息技术课有了兴趣,充满好奇心,才会主动 它,想方设法知其所以然。当学生对计算机有了兴。趣,解决了 为什么 之后,就会想 怎么做 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演示分析,学生会从不同角度 不同方面思考,多方寻求答案。关键词 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创...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 x
一 名词解释。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是人们能主动地获取信息 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 倍息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徳。课程标准 信息素养是人们能主动地获取信息 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包括 信息意识 信息知识 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徳。教材 教材是课程知识的主要载体,是按照一定教育冃的和教学规...
信息技术课程与教学论复习提纲
名词解释 16分,每题4分 1 it与ict 2 教学设计。3 教学策略。4 教学过程。5 课程标准。6 教学目标。7 教学方法。8 教学模式。9 教学组织形式。10 教学案例。11 教学评价。12 电子学档。13 学习契约。14 任务驱动教学法。15 型教学法。16 安置性评价。17 诊断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