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的设计

发布 2022-10-08 22:21:28 阅读 4973

小学信息技术课,任务的设计。

在跨入二十一世纪的同时,信息技术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走进了中小学的课堂。它以微机的操作为基础,因此许多其它学科所通用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这就给广大信息技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比较适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

一、 任务驱动适合信息技术教学。

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建构主义教学设计原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大的任务或问题相结合。

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学习兴趣和动机。从具体操作上来讲任务驱动是指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并在完成任务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习惯,引导他们学会如何去发现,如何去思考,如何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经过思考,自己解决问题。

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对于任务驱动,我曾经有一些误解:首先是,认为任务就是让学生去做一件具体的事、完成具体的操作,完成任务就是任务驱动;再有就是在设计任务时,任务要就可能地包括所有的知识点,从而把任务变成一个个知识点的罗列、组合。这些误解,造成任务驱动教学法从设计到实际的操作,都产生了较大的误差,不但没有达到教学效果,甚至产生了反作用。

二、设计好任务,提高课堂效率。

任务驱动中,任务设计的质量将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即使学生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培养,这样的“完成任务”并不能等于任务驱动。任务应该密切联系要求学生巩固的技能点和相关的知识点,但任务不能只停留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仅以某些操作性的任务去驱动学生学习也有悖于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

因此,在任务的设计过程中我觉得应该注意如下几点。

一)任务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

设计任务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学生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知识的重、难点,因此设计任务一定要紧扣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这样的任务才能对完成教学目标有帮助,而能去设计与本课内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任务。

例如:在教学word字体设置时,一开始就由任务引入,小明要参加学校的十佳明星评比,他的自我介绍写好了,可字体太单调了,同学们能不能帮助他进行字体设置,让他竞选成功呢!讲授完新知后老师又布置新的任务,看看哪个同学能又快又好的完成这些任务,并告诉大家,你使用了哪种方法?

1)你能把我变大一些吗?

2)帮我换一种字体吧!

3)我想换件红衣服,可以吗?

4)你能让我变得更强壮一些吗?(加粗)

5)给我加个框,可以吗?

6)我不想斜着,我想站正!

7)我想变得圆润一些(字体:幼圆)

8)你可以给我减**吗?

9)我累了,我想斜着躺会。

10)我要解脱,我不要被框起来。

这些任务紧密围绕教学目标而设计,学生完成了这些任务,也就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

二)任务设计,要符合学情。

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甚至同一年龄段的学生,他们接受知识的能力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的文化知识、认知能力、年龄、兴趣等特点,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渐进等原则。

对于新内容或一些有难度的任务,教师最好能事先演示或给出清晰、详尽的操作步骤,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在完成一个与他们的实际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而且比较有趣的任务时,他们会非常专心致志,乐此不疲。

例如:在教学指法练习这一个单元时,一般教材的内容都比较单。

一、乏味。由于小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如果不优化教学内容,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针对这一情况,在教学时可以挑选一些辅助教学游戏软件,如cai指法练习、金山打字通等让学生练习,学生用金山打字通中的测试程序“太空大战”、“打地鼠”等游戏进行单个字母的练习,接着在“青蛙过河”中练习单词的输入,最后在“生死时速”中进行综合测试,并结合竞赛形式,这样一步步,循序渐进,学生在不知不觉中不仅练习了指法,也激发好强和好胜的心理。

三)任务设计,要有层次性。

在设计任务时既要考虑到学生的差异,又要考虑到知识的特点和难易程度,这符合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原则。

一般我们可按基本任务和探索任务两种要求来设计:最基本的任务的要求十分明确,它包含了要学的新知识、新方法,教师有一个具体的样例,学生完全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只要学生能照着样例做出来,就初步掌握了任务中所包含的新知识、新技能。

这个基本任务一般是任务中较简易的,大家容易掌握和完成,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完成。探索任务是为那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准备的有发挥空间的任务。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多设计几个任务,把任务设计着游戏过关式的,只有完成前面的简单的任务,才能去完成下一个任务。

例如:在outlook express的操作课程中,老师设计一个重要任务,即要求学生给自己的好朋友发一封有**的电子邮件。实际上这个任务包含多个小任务,首先要求学生能申请到自己的电子邮箱,其次要求学生完成outlook express的设置,再次要求学生会发带附件的电子邮件。

如果学生掌握得较快,还可以要求学生会建立通信簿,方便发送。而这些任务是具有层次性、连贯性的,只有完成前一个任务才能完成继续。这样设计的目的就是考虑到学生的差异性,可以让大部分学生完成基本任务,又能让优秀的学生学到更多知识。

四)任务设计,要注意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必须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才能创造出轻松、交互、动态、开放的学习氛围。在整合过程中,把相关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直接融于学习、工作、生活和娱乐中去。

例如:教学指法时,根据学情,为提高学习兴趣,课堂引入了金山打字软件。在进行“青蛙过河”游戏时,选用《小学单词表》进行游戏,这样使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对英语单词的记忆,既能打破单一的授课模式,也有利于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

五)任务设计,要有延伸性。

信息技术课中的任务可以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融合,以学生为中心开展课外活动。

例如,在讲解**制作前,教师可让学生调查自己家水电费的上交情况,也可以调查最近一个星期的天气状况等。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制作一个统计**。

这样既可节省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又能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体验,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总之,一堂“任务”设计精巧的信息技术课能大大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建构,从而使知识、能力与人格得到全面发展。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任务”设计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中的 任务 设计。现代教育引入了以计算机为主的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提出了以 超 方式组织教学信息,以 任务型活动 组织教学过程的思想。任务型活动 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教学设计原则强调 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任务或问题相合。以探索问题 解决问题来引导和维持学生学习的...

小学信息技术课要求

1.按时到计算机教室外排队并能按照要求安静有序进入教室 1分 2.进入教室后,爱护教室清洁卫生,正确使用电脑设备 2分 3.上课表现 1 上课能认真倾听教师或同学讲话 1分 2 上课讲话被点名2次 1分 3 积极回答教师提问,解答同学疑问 1分 4 打游戏或做课堂无关的事 2分 4.作业情况。1 按...

学生的信息技术课

在几年的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过程中,发现一些学生虽然喜欢上信息技术课,不是喜欢上课的内容,而是可以玩电脑了,想着在上面玩游戏 上网。每一次上课,都有学生问 老师,给我们联网了吗?我们可以玩游戏吗?等等。所以要不厌其烦的给学生说我们上信息技术课是学习知识,而不是单纯的上网玩游戏!原来上课都是给学生单纯的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