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发布 2022-10-07 19:31:28 阅读 3010

依托信息技术课程,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作者:岑英奇。

**:《师道·教研》2023年第05期。

信息素养指的是一种可以通过教育所培养的、在信息社会中会使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开发信息等方面的修养和能力,是人的文化素养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时代的学生必须具备的信息素养主要包括:信息技术运用能力,信息内容分析和理解能力,信息的利用能力,负责任地使用信息。

一、自主与协作学习相结合,培养用信息手段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对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时,计算机网络环境为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条件。教师可以依照学生的认知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小组协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主题引向深入,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规律。协作学习把个别学习环境下学生个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把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或双向交流转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使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不断增长知识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这样的教学模式可以设计成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1. 确定主题:结合社会和学校倡导的主题教育(如环保教育、北京申奥、迎九运、交通安全教育等),或针对学生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如作文教学、课外阅读等),选定某一主题或专题作为学习活动的主线。

2. 提出问题:围绕主题,提出本节课学习的中心内容,即需借助哪些知识来解决问题。

3. 自主探索:提供丰富的网络资源,让学生围绕主题自己去查询、获取、处理资源。教师可提供解决问题的一些线索,比如搜索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

4. 协作学习:将全班学生分成协作学习小组,每组3~4人,每个小组成员的分配采用互补的形式,即按层次高的、中等的、低的来搭配,使学生在上机学习时能互相带动、互帮互学。

协作小组之间可以通过winpopup发送短信息来学习交流。

通过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作者 刘云华。收藏界 名家探索 2018年第09期。摘要 信息素养已成为每个公民在信息时代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已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四个方面 获取,管理和处理,表达和传播信息的能力 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 方法 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 表达思想,交流思想,发展合作,解决学...

上好信息技术课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今年是普通高中课改实验的第年。天。一。2 获取信息 能根据自己的学习目道德情操能够合理合情合法地利用。在高中信息技术课是必修课程的今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还只停留在。标有效地收集各种学习资料与信息能。信息解决个人和社会所关心的问题使。熟练地运用阅读访问讨论参观实。信息产生合理的价值。两面性。任何事物均...

信息技术的理解与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我认为信息技术素养水平,应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与分析。1 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对信息 信息问题的敏感程度,是对信息的捕捉 分析 判断和吸收的自觉程度。二十一世纪是信息时代。信息可以创造财富,信息间接一点说就是生产力。看一个人有没有信息素养 有多高的信息素养,首先要看他有没有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有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