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品德素养

发布 2022-10-07 19:58:28 阅读 3364

作者:冉曙光。

**:《南北桥》2023年第15期。

摘要】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可能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诱发道德情感的共鸣,还是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有效途径,从而提高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品德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

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知识少,注意力易于分散,理解问题肤浅,因此,要使学生在思想品德课上接受教育,必须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寓教于乐。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具有直观、形象、信息量大的优势。在品德与社会课上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可以有效地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从而提高学生良好思想品质的形成。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情感。

伟人曾经说过“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有意识的,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因此,在现实的具体意识活动中,没有情感色彩和毫无情绪反映的纯粹知识是不存在的。情感的动力功能在于激发有机体,使内驱力信号得到放大或提高。

这种鼓励和激化作用是认识活动的契机和直接诱因。因此,我在思想品德课上,常常根据教材,有目的地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如“我愛祖国”这课的重点之一是祖国幅员辽阔,山河壮丽,历史悠久。为此我带领学生进行假想旅行。通过课件——火车头的演示,从版图上的南京出发,徐徐开往北京,同时**录音。

即刻教室里响起了“列车播音员”亲切的话语:“各位旅客,您好!本次列车由南京开往北京……”伴随着列车汽笛的鸣叫声,车轮的滚动声,学生们仿佛置身在列车中正向着祖国的心脏——北京飞驰而去。

又一声汽笛长鸣,“列车播音员”再一次播音:“旅客们,本次列车经过10多个小时的运行,现在已经到达终点站——北京……”在此真情实境中,再加上老师的讲述,学生知道了版图上南京到北京很短的距离,列车都需要开那么久,可见祖国确实是幅员辽阔。

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

紧贴信息技术大纲,力求提高学生信息技术素养。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信息技术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堂较短的时间内掌握学习内容,我在日常教学中,确定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依据是 一 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毕业考试成绩计入中考分数。所以我结合信息技术考试大纲,参照信息技术考试内容,确定教学重...

加强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摘要 信息技术教育的本质是利用信息技术培养信息素质。这里,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手段和工具,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要渗透信息技术教育思想,培养学生对各种学科信息的综合处理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 传输信息 处理信息 ...

如何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作者 王永军王霞。新课程 中旬 2017年第10期。摘要 信息技术极大方便了我们的生活 学习 工作,已经是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因而,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是任何学科教师都应该重视起来的。以小学数学的教学为例,如何提高小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并在英语学科教学中对相关策略进行了交叉验证。关键词 小学生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