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基本能力(技术部分)一轮复习学案。
信息技术基础》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
复习时间: 1课时。
复习要求:1、 知识点要求:理解并记忆,利用1节课的时间,复习本部分内容,以课本为主,材料为辅,但材料提供的内容要熟练掌握。
因为技术课程是“基本能力”中比重较大的部分,内容最多,大家要提高学习效率,安排的任务当堂完成。
2、 测试题要求:先做题,然后对答案,再把错的看一下,想一想错在**。
3、 把卷子保存好,装订成册,并经常翻翻看看,要“学而时习之”。
4、 把《信息技术基础》课本找齐,便于复习,高考内容还是以教材为主线。
复习内容:一、知识框架。
一)信息及其特征。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二、知识点解析。
一)信息及其特征(信息的定义很多,请看下面这些定义,理解什么是信息)
1、信息( information )
定义1:是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 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 。
定义2:信息是事物的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定义3: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以称之为信息。
定义4: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其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
2、信息的基本特征(理解)
1)传递性:信息传递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例如通过收看电视节目,可了解世界各地发生的事情。
2)共享性:信息通过交流,可以被不同个体或群体共享。
3)载体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信息须依附载体而存在,并可按需要进行处理,产生新信息,且增值。
4)价值相对性:信息是资源,有使用价值;信息使用价值的大小是相对的,取决于接受者的需求及其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利用能力。
5)时效性:如天气预报。
6)真伪性:例如:孙膑的减灶退敌,诸葛亮的“空城计”
3、信息的传播过程:
二)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 什么是信息技术(it,information technology)
信息技术是指有关信息的收集、识别、提取、变换、存贮、传递、处理、检索、检测、分析和利用等的技术。它主要是指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手段实现获取信息、传递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显示信息、分配信息等的相关技术。
2 、信息技术革命
第一次信息革命:语言的形成是从猿进化到人的重要标志。
第二次信息革命:文字的创造,使信息的存储和传递更为可靠,首次超越了空间和时间的局限。
第三次信息革命:造纸术、印刷术的发明应用,传输速度和范围急剧扩大。
第四次信息革命:电报、**、广播、电视的发明,进一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第五次信息革命:电子计算机与现代通信技术的发展,存储、处理和传递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第六次信息革命:多**信息和网络化信息为特征
3、 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科版:(抽象)
1)友好的人机界面:意味着简单易学和易于操作。虚拟现实技术、语音技术、智能**技术。
2)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个性化、集成化。
3)越来越高的性价比。成本降低,功能提高。
广教版:(具体)
1)多元化(2)网络化(3)多**化(4)智能化(5)虚拟化。
4. 合理使用信息技术。
1)信息技术产生的积极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对科技进步的影响。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消极影响。
3)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既不能过度的崇拜,也不要因噎废食,盲目排斥,而要客观认识、扬长避短、合理而充分的发挥其作用。
5、 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
1)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2)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3)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4)遵守信息法规。
6 、信息化社会:
在以数字化、网络化为特征的信息社会中, 信息、物质、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于生存发展的三大资源。
7、计算机的发展: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诞生: 名称:eniac 时间:1946 年地点: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发展阶段: 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出现微型计算机)时代、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
8、计算机广泛应用:数值计算、数据处理、自动控制、计算机辅助应用、人工智能等。
9、信息的处理过程:主要包括信息的采集、存储、输入、传输、加工、输出等环节。
随堂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
a) 可开发、存储(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c)可传递、共享、可压缩 (d)可处理、再生。
2.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a)信息、物质、知识(b)信息、能量、知识(c)物质、能量、知识(d)信息、物质、能量。
3.信息技术已经经历了五次革命,其中第五次革命。
a) 计算机技术与现代通信技术普及应用,将人类社会推进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b) 语言的使用、文字的创造。
c) 印刷术发明。
d) 电报、**、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电视机是信息 (b)目前达成共识的信息定义中体现信息的本质的一个词是:内容。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消息、情报、数据和信号都称之谓信息。
5.下面对信息的特征的理解,错误的是:(
a)“增兵减灶”引出信息有传递性和真伪性特征。
b)天气预报、情报等引出信息有时效性。
c)信息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d)盲人摸象引出信息具有不完全性(人们难以一次就获得客观事物的全部信息,这与我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的特征)
6.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和印刷术与第( )次信息技术革命有密切联系。
a)一 (b)四 (c)二 (d)三。
7.当今的计算机已经能够处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这主要归功于信息的( )
a)娱乐化 (b)数字化 (c)电子化 (d)网络化。
8.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了( )
a)信息时代 (b)电子时代 (c)高科技时代 (d)现代化时代。
9.信息技术的英文全称是简称 it。
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b)information technique
c) communication transmit (d)information transmit
10.软件技术将向多元化、多功能等方向发展,其中( )是错误的。
a) 网络化、多**化b)实现即时的虚拟现实。
c) 实现交通便捷d)帮助人们突破语言文字屏障。
11、刘磊计划今天与好友到郊外野营,他从报纸上获得了天气情况良好,于是他们出发了,不料,中午时分狂风大作,于是他们埋怨天气预报不准确。当他回到家里再拿出报纸核实,原来那是十几天前的报纸,经分析,由于刘磊对信息的( )特征没有作出慎重的判断,以致野营不能顺利进行。
a)共享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
12.下面有关对信息的理解,哪句是错误的( )
a)在一定程度上,人类社会的发展速度取决于人们感知信息、利用信息的广度和深度。
b)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是我们行动的决策的重要依据。
c)电视机、**机、声波、光波是信息。
d)人类借助信息资源对自然界中有限的物质资源和能量资源进行有效地获取、分配和利用, 促进和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3、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事件,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以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及。这七个字是“中国将出兵朝鲜”。
这主要体现了什么?(
a、物物交换 b、信息的时效性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
14、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什么?(
a、共享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
15、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16、老黄历看不得,说明了信息的( )
a、共享性 b、价值性 c、时效性 d、**。
二、说明下面这些反映了信息的什么特征。
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减灶退敌空城计。
3、一传十,十传百4、玉不琢,不成器。
5、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
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与信息技术。第一节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目标 使学生了解信息 使学生了解信息革命 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 教学重点 学习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 一 引入 大部分同学第一次接触计算机 现代人的三大基本技能 会使用计算机会说英语会开汽车。二 新课 一 信息与信息革命 概念...
信息与信息技术测试题 信息与信息技术
1 一传。十 十传百 这句话主要体现信息的 a 价值性b 传递性c 时效性d 相对性。2 我们通常所说的 it 是 的简称。a 信息技术 b 因特网 c 输入设备 d 手写板。3 关于信息技术的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从有了广播 电视后就有了信息技术 b 自从有了计算机网络后就有了信息技术。c ...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 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理论知识 一 信息与信息技术。1 我们每时每刻都不能离开信息,都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获取信息 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人类生活离不开信息,信息时刻存在于我们生活中。信息 infratin 通常以字 声音或图像的形式表现。2 信息是通过载体表现出的,信息永远离不开载体。信息的载体是表现信息的材料,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