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作业有效性之思考

发布 2022-09-19 01:19:28 阅读 4615

学校:禹会区张公山第三小学

学科: 语文

姓名: 王素梅

时间: 2024年10月

联系**: 153

长期以来,教师和学生之间被繁重的作业牵连着,不能喘息。教师收作业收不齐而苦恼,学生写作业写不完而疲倦。这都是迫于****和升学的压力,学生被沉重的作业束缚着,家庭作业占据了他们大部分的课余时间:

想看课外书没时间,想进行体育锻炼身心疲劳没兴趣,想发展特长难上加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那么作为语文教学重要内容之一的家庭作业,也就不能局限于课内学习内容中,拘泥于课本知识中,不能把书面作业作为唯一的形式,老是机械性的重复,而更应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及独立人格的培养。

因此教学中,我们应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适时适量地布置形式多样的开放而充满活力的语文作业。那么,怎样设计有效的语文作业呢?

一、作业要有趣,学生乐于做。

一直以来,作业的功能被定位在“巩固知识”和“强化技能”上,直接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教师布置作业时总要贪多求全,生怕有遗漏,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强。殊不知学生被繁重的机械的作业压着,不能喘息,毫无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实践证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持久学习的动力,所以我们在布置作业时要能激发孩子的兴趣,设计一些可供孩子自主选择完成方式的作业。

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认知水平,可以设计出不同类型的作业,比如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等实践性较强的作业。这样,通过多种形式才能不断培养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难易要适中,学生能够做。。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遵循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给学生一个可以选择的范围。这样难易适中,学生才能够很好地完成。能力强的可选做较难的,能力稍微弱些的可以选择简单的。

由于小学生的好胜心较强,有些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些学生会在已有的知识水平上跳一跳,尝试“摘树上的果实”。这要求教师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来设计作业,作业要有层次、有梯度、难易有别。对于读书笔记这类作业,低年级应以摘抄为主,中年级要以概述为主,高年级以谈感受为主。

因为学生之间存在着个体差异,所以学习相同的知识会取得不同的效果。如果设计作业不考虑学生的差异性,结果往往是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而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语文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限制。我在作业的设计中,摒弃了过去那种强制、命令式的作业布置方式,照顾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设计多梯级作业,充分给学生留出自主选择的空间,让优秀学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满足,让学习能力弱的学生能够承受,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

三、作业要多样,学生勤于做。

传统的作业读写训练量大,形式枯燥,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产生厌倦感,学习效率较低。学生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会在学生的活动中捕捉时机,设计灵活多样的作业,力求把课本上的语文转换为学生生活中的语文。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作业诱导下,必然会对做作业产生兴趣,勤于完成它们。

这样,学生的各种能力就会得到全面的提高。教师设计作业时,应该充分开发课程资源,既要注意语文听说读写各种能力的综合,也要注意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社会性和实践性,突出开放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内容上尽量涉及学生关心的话题,接近他们的生活内容,吸引学生参与,说出心里话,克服作业对学生心理的压力,尽量避免学生粗制滥造甚至抄袭,提高作业效率。

只有发自学生内心的声音,才能切实锻炼思维、增长智能。

1、积累性作业。

语言的丰富是一个慢慢积累的过程,因此这类作业是发展语文能力的重点。这类作业可以是“好词佳句摘抄”,如学完《穷人》一课,让学生摘抄一些描写环境、人物语言及心理活动的句子;到了节日,让学生摘抄一些相关的诗词。时间久了,学生就积累了丰富的词汇和句子,有助于习作水平的提高。

这类作业也可以是课前或课后收集一些相关资料,如学习《威尼斯的小艇》之前,让学生收集一些威尼斯的资料,以便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能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学完《窃读记》《走遍天下书为侣》这个单元的课文后,让学生收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读一读、背一背。这样,学生用课外的知识丰富课内,使已学的知识逐步细化、消化,从而达到完全吸收。这样久而久之的积累,童话和故事已不是学生阅读的主要方面,诗歌、散文……已经进入学生阅读的视野。

这样的作业不仅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积累了语言素材,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提高了学生的欣赏水平,为更好地进行写作做好了铺垫。

2、表达性作业。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表达性作业,一改传统作业单一的纸笔功夫,强调作业在生活中、实践中完成。

注重实践**,强调把书本上的知识真正运用到实践中去,达到学以致用。比如口语交际:难忘童年、介绍物品、播新闻等;辩论赛:

开卷有益、讲诚信与善意的谎言;课本剧:《将相和》……学生在准备时收寻记忆、积累素材、认真排练;展示时准确表达、活跃思维、精心表演。这类作业可以帮助学生积淀语感,锻炼能力,提高口语水平。

3、拓展性作业。

教室是学习的小课堂,生活才是真正的大课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看生活、会交流。比如,学了《综合性学习:

走进信息世界》,我让学生回家完成作业:家庭成员信息调查记录表;学了《冬阳·童年·骆驼队》《刷子李》《金钱的魔力》,我又推荐学生回家阅读《城南旧事》《俗世奇人》《百万英镑》并进行读书交流会,学生畅所欲言,我看到了那一张张兴奋的小脸。我想:

这样拓展性的作业使学生的知识面更宽阔了,能力更强了。

4、动手性作业。

学习是多种感官并用的过程。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不仅注重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训练,还特别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比如,让学生出手抄报,到了佳节做一些诗配画等等。

学生在这样的动手性作业中既培养了动手能力,又提高了审美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通过这类作业,扩大了学生的信息容量,拓展了学生的认知领域,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5、练笔性作业。

学生的习作水平从何而来,是经常练笔头的结果。因此,平时我非常注重学生的小练笔。我把练笔很好的和课内结合起来,比如,学完《穷人》一课,看到穷人的悲惨生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穷人》,并指导学生不管故事的结果如何,但是人物的品质不能变。

学生有了课堂的铺垫,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真可谓佳作连连,让人啧啧赞叹。学完《鲸》一课,让学生写一写《鲸的自述》,引导学生运用收集的资料和课文内容采用第一人称来写。而后,一头头自我介绍的鲸出现在大家面前,让学生对鲸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可谓是趣味多多。

另外,平时我也要求学生留心生活,养成勤动笔的好习惯,比如让孩子们去找春天……通过这种课内外的小练笔,学生会有话可说,有内容可写,而不感到枯燥无味。

6、随机性作业。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学生的生活总是丰富多彩的,生活提供给语文学习无穷的资源。为了让学生在生活中汲取语文方面的营养,平时我还布置一些随机性的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语文中学会生活,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学会积极生活。

比如到了“三·八” 妇女节、教师节,让学生写写感恩父母、老师;到了国庆、中秋节,写写征文。学校开展读书月活动,让学生写写《好书推荐》。还有一次,班级学生在放学路上活活踩死金鱼一事被我知晓,第二天让学生写《小金鱼之死》等等。

有了这些生活的体验,切身的感受,学生表达起来得心应手,真情自然流露。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社会,更好地关心他人,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了更全面的锻炼和提高。

7、选择性作业。

每天的作业五花八门,有时作业比较多时,我会采用让学生几选一的方式来完成。比如,学完了一个单元爱国主题的课文后,我布置了一项四选一的作业:“祖国新成就”手抄报、“祖国之最”摘记卡、一幅“热爱祖国”的绘画作品、学唱一首“爱国”歌曲。

这类作业学生兴趣盎然,可以根据个人特长来完成,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习空间,学习起来事半功倍。

综上所述,作业的有效性,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实际效果。“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课余作业,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创新。

教师要把握文本特色,使作业具有针对性;利用课堂练习,使作业与教学相得益彰,借助课余实践,让学习与生活接轨。这样,才能让学生从“题海”里解脱出来,真正享受语文作业的乐趣。

谈小学语文作业评价语有效性

作者 王瑛。读写算 2013年第15期。语文教学的评价关乎语文的有效教学问题,而语文作业的评价方式又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段时期以来,小学语文作业存在评价目标狭窄 内容片面 方式单一等弊端。为充分挖掘作业评价语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本文从语文作业评价语的定性化 过程化 多样化 层次化 特...

“有效性”家庭作业

有效性 家庭作业。家庭作业的设计与批改是完整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小学英语教师的常规工作之一,还是培养学生独立应用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课内所获知识和技能的必要途径,更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他人交往进而发展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设计和批改作业,可以及时让学生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内容,发现学...

打印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

关于初中语文作业有效性的几点思考。语文学科。作业的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毫无疑问,对于学生来说,适时 适量 适度的作业有利于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训练技能 培养能力 老师通过批改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便迅速采取补救措施。但在亲身所历的教学环境中,却发现很多老师常常步入两个误区 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