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设置与批改 检查制度

发布 2022-09-09 10:01:28 阅读 5456

1.教师必须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经过精心选择向学生布置份量适当,难易适中的作业,包括书面、口头、实际操作等不同形式。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习题,使学生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适当照顾学困生。

2.布置作业时,要把作业完成的目的、要求和完成的时间向学生交代清楚,对作业的格式要有明确的统一规定,并严格进行检查。要善于说明作业的意义,讲清作业与课程内容的联系,启发学生完成作业的积极性。

3.向学生布置的作业,教师必须提前亲自做一遍。

4.教师必须按时收作业,及时批改作业,及时发还作业。

并登记缺缴作业的学生名单及缺缴的原因。

5.对难度较大和易错的题目,要做适当提示,以启发思路,激发学生自信心,提高作业质量。

6.各科作业的要求与格式在起始课节就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典型问题教师要作出示范,使学生有所遵循,通过检查落实,使学生逐步养成习惯。

7.教师对所留作业,要认真检查批改,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要求全收全批全改,作业批改要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作业批改要有等次、批改日期,作文提倡对个别学生面批面改。及时做好批改记录。

8.作业批改要规定统一的批改符号,给学生讲清符号意义。

9.批改要及时,批语要客观公正,以鼓励为主。

10.作业批改(理科)不仅看结果,还要看过程。

11.每两周一篇作文,每期8篇;作文批改要求精批细改,有眉批、腰批、总批。提倡教师写下水文。

12.对学生作业**现的问题,教师要指导学生纠正,并及时复批。

13.要重视作业讲评,及时进行指导。对无故缺交缺题、作业马虎的学生要及时批评教育,必要时限时补做重做。

14.作业批改要认真作好批改记录,记录应包括基本情况(人数、缴作业数、缺缴作业数、缺缴名单、原因)、优秀作业名单、成绩、较差作业名单、共性问题、今后作业要求。

15.教导处每学期至少检查2次作业批改情况,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本人和主管领导。

16.每期举办1次作业展览。

作业设置与批改制度

作业是学生理解 复习 运用学到的知识,初步形成技能的训练。通过作业,促进学生把知识理解的更透彻,掌握得更牢固。同时作业是学生向教师反馈接受情况的重要途径。因此,作业的设置和作业的批改至关重要。适量的作业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提高,也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为此,特作如下制度。一 作业设置,1 ...

小学作业设置与批改制度

一 作业设置。1 各学科按照规定设置作业,项目齐全。2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符合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能体现教学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作业的设置还应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充分体现因材施教的原则。3 作业量适当,作业总量完成时间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一年级不布...

小学作业设置与批改制度

精品文档。一 作业设置。1 各学科按照规定设置作业,工程齐全。2 作业的设计和布置符合学科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能表达教学重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作业的设置还应照顾到学生的差异,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充分表达因材施教的原则。3 作业量适当,作业总量完成时间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