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发布 2022-08-30 06:59:28 阅读 2725

金家河镇大港小学苏琼英。

作业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活动,是学生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教师,我每天要批改大量的作业。通过几年的工作实践,我根据学生作业质量的不同,将学生大致分为三种:

第一种学生的作业,每次都能做到:书写认真,卷面整洁,而且正确率极高;第二种学生的作业,经常表现为:书写不认真,字迹潦草,涂改多,错误多,并且有个别学生还有拖拉、偷懒、经常不交作业的不良习惯;第三种学生,介于以上两种情况之间:

作业时好时坏,很不稳定。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一直很困惑:一方面,为什么同样的老师,同样的作业和要求,而作业质量的差别却如此之大;另一方面,对于后两种学生,老师的批评教育和耐心说服往往收效甚微,好不了两天又变成原来的样子了。

针对这个问题,我通过对学生长期、细心的观察终于有了一些发现:我发现第一种学生不仅作业质量高而且大多数人平时在课堂上也能做到认真听讲、积极发言,并且学习成绩很优秀,即使少数人的成绩不是特别出色,但也不会差到哪去,在班级里一般也能处在中上游;第二种学生除了作业质量低之外,其它的学习习惯也不太好,成绩大多处在班级的中下游;第三种学生在学习上的表现以及处在班的中游,由此我总结出一点:透过学生的作业质量,能够看出一个学生是否具有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所以我在思考:是否可以通过培养学生的作业习惯,提高作业质量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并逐步促进其它学习习惯的养成。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呢?

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教师应树立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

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注意言传身教。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低段小学生,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其模仿能力相当惊人。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教师的板书工工整整,画等号、画直线始终都用直尺,批改作业字迹清楚、漂亮,讲台上整理得整整齐齐。

学生耳濡目染,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

二、诱发内因,端正态度,。

内因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内部因素,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内因是指推动和维持作业的心理动因,在教育的影响下,孩子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即“我要做”。要使孩子对待作业的态度上由被动变为主动,这就需要老师设置一个诱因,引导孩子自觉主动地做作业。小学生年龄偏小、好玩爱动、天真活泼、抽象说教式不适应学生的生心特点。

因此,教师要利用生动有趣的小故事来教育学生做事情要一心一意,集中精力才能做好,如《小猫钓鱼》的故事。教师也可讲古今中外名人专心学习的故事,也可自编一些教育人专心做事取得成功的故事。利用班队活动开展集中教育不失为一种不错的途径。

宣扬先进事例,树立学习榜样,还可现场搞实验来证明专心做事又好又快的道理,使学生逐步养成作业专心的好习惯。

三、明确要求,行动监督。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教师应在孩子作业的不同阶段,提出不同的要求。

1、作业前的要求:作业的发展就是考试,考试时有什么样的要求,作业就该有什么样的要求!试期间无特殊情况一般不允许离场,那么做作业的过程也一样不能离开书桌,应该一气呵成,为了做到这一点,教师应明确要求:

作业前准备好相关学习用品,低年级孩子作业前要削好铅笔,事先上厕所。

2、作业时的要求:要求孩子在做作业时专心致志,一丝不苟,坐姿端正,字迹清楚,书写整洁,力求准确率达100%。作业时要独立思考,尽量不靠翻书来完成,不抄袭,不拖拉、不走动、不交头接耳,看准了、思考好了再做,不随便使用橡皮和修正液。

同时,教师可以这样提示学生:“专心做”“仔细做”。而不是催促其“快点做”“做快点”。

只有高准确率,才能在测验和考试时,不会有粗心大意的情况出现。

3、作业后的要求:在完成作业后,教师应教会孩子检查。检查是指作业完成后对其进行回顾,把所有的错误都扼杀在萌芽状态,以达成完整、准确的目的。

检查是一种好行为,可孩子在完成作业后往往都不愿检查,或者是盲目自信,或者认为检查是费脑子的事。如何帮助孩子进行检查呢?

a.思想上引起重视:开始时,要让孩子明确检查的重要性,如为孩子们讲述“一字之差导致一场战争失败”的故事,或“挑战号”航天飞机由于检测不够仔细,最终导致机毁人亡的悲惨故事。

也可以让孩感受一下没有仔细检查给自己带来的坏处,经过检查的作业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从而意识到仔细检查的重要性。

b.行动中进行监督:在孩子完成作业后,还应带领他们一起检查,共同检查作业中的错误,并给孩子指出错误的地方,帮助孩子建立起检查的习惯和信心。

孩子就学到了如何对已经完成的作业进行仔细检查。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以后让孩子自己进行检查时,他就可以明白自己该怎么做。

四、教会学生做题的方法。

认真作业习惯的培养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教会学生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理解运用算理的基本方法;不仅仅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要这样,做计算题、概念题也同样如此,计算结果出来之后,进行检查和验算是非常必要的,激励学生检查时要做到耐心细致,应先对照原题,看是否抄错数据或运算符号,再看算的过程中每步是否有顺序和计算上的错误,是否有脱式写错的地方,最后看结果是否正确。也可以用验算或估算的方法来检查算得是否正确。

五、经常激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每次改作业会根据作业的完成情况分成以下几类:

1)书写态度认真,字迹工整,并没有错误的。(2)作业书写有进步的。(3)内容没有错误,但书写不够认真的。

(4)没按作业要求做和格式错误的。(5)书写不认真及错误较多的。(6)没有上交作业的。

反馈时,针对两种情况我会在全班进行点名表扬,号召其他同学向他们学习;针对两种情况,我会把学生集中起来,给他们说明存在的问题,并要求下次作业要有改进;针对第5种情况,我会要求学生先改错,再认真地重写一遍,而且必须是当天完成;对于第6种情况,如果是平时作业完成的都非常认真,很少有不交作业这种情况的同学,我会让他下午把作业交上来,如果是经常不能按时交,我把. 树为学习榜样,并以表扬鼓励为主,让学生对自己有信心。

1)每天在反馈时对作业认真和有进步的学生进行点名表扬。

2)我还特别重视教师鼓励性评语的作用。每天批改作业我都会在许多学生的作业下方,根据他的作业情况写上一两句简短的评语,如“加油,继续努力”;“有进步,我为你高兴”;“如果你的态度再认真一些,相信你的字会有更大的进步”;“你的字很漂亮,如果能再细心一点没有错误就更棒了”等等。虽然写评语会增加批改作业的时间,但是一段时间以后,我发现评语不仅能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更激发了他们要求进步的欲望。

因为评语的积极作用使很多同学的作业有了明显的进步。

3)制定作业奖励制度:我设计了一份作业积分卡,全班同学每人一张,对于长期认真完成作业和有明显进步的同学要给予加星并累计积分的奖励,当分数达到一定的标准时,我还会按照积分卡上的承诺向学生兑现奖品。这样做,很好地树立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让他们不敢有一丝的松懈。

4)定期举行优秀作业展(包括进步明显的学生作业)。我经常让学生欣赏班里的优秀作业,并把有进步的学生作业展示给大家看,同时让他介绍自己为什么能取得这么大的进步,告诉其他学生要向他们学习。优秀作业、进步作业,每周进行一次评比,一个月进行一次总结并奖励。

另外,学生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些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很努力、很认真地在做,总是要错。所以用同样的标准对待不同的学生,有时侯会让一些学生觉得很难,以致挫伤他们的积极心。因此对这些学生(学困生)可以降低要求。

这样一来,大多数学生做作业时,都会比较自觉地做到字迹清晰,自觉检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作业的质量。

总之,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过程,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培养这种习惯,从而为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和发展学生心理提供良好的条件。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作业是无人监考的考试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后,学习成绩的提高才能顺风顺水,顺理成章。如何培养学生的好的作业习惯呢?1 认真抄题,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些孩子将0写成6,将1写成7,由于书写潦草,自己写的字都不认识了。还有些孩子经常把题目抄错。抄题是做题的第一步,一上来就把题目也抄错了,做了半天就...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14 在太阳周围的八颗大行星,它们是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例 学生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一边吃东西,一边做作业。除了自己的作业没有注意,其他风吹草动都在他的眼里。一心不能二用,更何况注意力分配还没有完善的小学生呢?这样...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小学生 态度 习惯 和 问题解决能力 的培养。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需要的根本措施 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 也是教育目的之一。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