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发布 2022-08-30 06:23:28 阅读 1996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有些学生对作业并不感兴趣,有的学生做作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和交差;有的学生作业是在家长的督促下硬着头皮做完的;有的学生对作业甚至感到厌烦,每每不是漏做,就是欠交;有的学生取回作业本子,瞥了一眼分数之后.就往书包一塞了事,对作业问题本身一点都不关心和重视,既不认真看一看教师的批改,想一想自己的作业做得怎么样;更不去看作业做错了什么,思考为什么会做错。学生做作业的习惯、对待作业的这种态度,不能不让人感叹,令人深思!

怎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呢?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设身处地为孩子着想,减轻学生负担。

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想问题,这是让学生养成良好作业习惯的前提和保证。为什么学生会消极应付作业呢?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天天如此大量的机械作业感到了厌倦,甚至产生了厌恶。

由于屈服于某种压力,又不得不去机械地操练完成。他们完成作业的这种作法,从心理学角度看,并不是自愿的、主动的、高兴的,而是带有很大的被动性、强迫性和机械性。要改变这种不良状况,教师要注意:

首先,要了解其他各科作业的布置情况,做好调整。小学生注意力持续的时间比较短,2012/4/27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在校学习一天后已经比较疲倦了,每天的家庭作业不宜太多,最好要和各科老师协调好,一定让孩子保证有精力很好地完成作业。很难想象孩子连续做两三个小时作业还能保证质量的。

其次,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科特点,以及教材内容,做到课内作业与课后作业相结合。而对课后书面作业的设计和布置.应注意突出它的活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并能充分体现出人文性、差异性和开放性。布置的课后书面作业切忌单。

一、机械、枯燥。尽量做到“少而精”、“巧而好”,不要追求数量,而要着眼质量。该让学生做一次的,决不让学生做两次;该让学生抄写一遍的,决不让学生再多抄写一遍;做一次就可达到目的要求的,决不重复再做第二次。

要努力培养学生的“质量意识”、“时间意识”、“高效意识”,尽量训练学生做到一次到位、一次成效。不做无效的劳动,不花不必要的时间和精力。

二、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相结合。

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需要教师做到明确要求和具体指导相结合。

1.明确要求。教师在书写态度、书写格式、完成时间等方面应明确要求。

明确要求有几个优点。一是可以让学生自己掌握做作业的要求,可以把自己的作业同老师的要求做一下对比,明了在哪方面自己还应该加强,做到心中有数,一天比一天进步;二是督促惰性大的孩子对照要求加强自律意识,改掉拖拉、散漫的习惯;三是便于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情况。

怎样明确作业的要求呢?我觉得可以这么做:

1)书写认真,卷面清洁。书写能反映学生的学习目的是否明确,态度是否端正,思维品质是否具有条理,同时能反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对数学方法的应用水平。

2)书面作业应按规定的统一格式书写。

3)认真审题后再解题,想好了再写。不频繁涂改。

(4)积极思考,不懂要问。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不依赖家长。

(5)作业后认真检查,养成检验习惯,及时改正错误。

(6)做作业时思想要高度集中,不边做边玩,按时完成不拖拉。

(7)认真阅读老师批改后的作业,并自觉订正,及时交给老师批改。

2.具体指导。作业完成的方式、格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如何指导。

教师应该想到,学生由于年龄的不同,理解能力也有很大差异。而且,由于苏教版教材的例题与练习不完全相同,因此,在布置作业时,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适当做些提示,明确要求。如要不要抄题目,要写出几种解法,要按实际数据计算还是估算,等等。

尤其是现在的作业中经常有很多提高题,有些根本就是超出大部分孩子能力范围的,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给一些提示,让孩子觉得,只要动脑筋,难题也能解决出来,学习的信心增强了,想要成功的愿望会使孩子自己努力上进,作业态度也会认真起来。

三、榜样示范和纠正不良习惯相结合。

1.教师应树立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

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是完美无缺的榜样,教师必须发挥示范作用,注意言传身教。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学生在学习中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莫过于老师了,学生,特别是低段小学生,他们是在模仿中学习,其模仿能力相当惊人。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着一定的威信,教师的行为习惯经常成为学生的模仿对象。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表现出良好的习惯,以身作则。教师的板书工工整整,画等号、画直线始终都用直尺,批改作业字迹清楚、漂亮,讲台上整理得整整齐齐。

学生耳濡目染,由此而产生的内驱力,对其良好的习惯的形成,其作用不可估量。

2.教师要把纠正不良作业习惯当作一项长期坚持做下去。

教师要像医生那样,根据学生的不同“症状”,把矫正学生的不良习惯,同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紧密结合起来,发挥医生的作用,对症下药,治病救人。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很不容易,需要孩子有坚强的意志力,老师也要付出艰辛的劳动。而纠正一个不良习惯更是难上加难。

但是,纠正孩子不良的习惯恰恰是我们应该注意的重点。

每个班级基本上都存在着很多各种问题的学生。有的是作业拖拉,有的态度不认真,错误率高不说,字写得也非常马虎,还有的会玩些小聪明,常常空点题目不做,或是偷偷不交作业想瞒天过海。对这些孩子一定要一开始就严格要求。

喜欢玩些小聪明的,首先可以在头天布置作业时提醒一下,老师等着看你的作业呢。其次是在第二天交作业时特别关注一下。态度不认真的,一定狠抓不放,从一开始就让他知道作业是不可以应付了事的。

做作业拖拉的孩子,需要同家长配合,找出拖拉的原因,是不会做造成的,还是不愿做造成的,抑或是本身动作比较慢造成的,还有可能是家长没有提供给孩子一个良好的作业环境等等,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矫正不良的作业习惯是一个长期工程,需要老师和家长双方都非常耐心地对待。特别是有可能好了一段时间之后又出现了反复,这也是正常的,不能说孩子怎么一点进步也没有。要知道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需要不断强化,需要持之以恒地渗透。

久而久之,学生的习惯就自然形成了。我们必须要耐下心来,以情促行,持之以恒,学生一定能习惯成自然的。不要急于求成,对学生提出过高的要求,而应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等他们体会到好习惯的益处,慢慢就会把好习惯化为一种自觉的行为了。

四、科学地奖惩孩子。

老师不能吝啬对学生的鼓励,更不能舍不得给学生适当的惩罚。学生通过有了进步,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鼓励学生增强成就感,能调动其积极性,使其朝着所期望的目标努力,激励其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可以给优秀的作业加上老师画的红红的笑脸,写上真诚的鼓励的话语。

发现谁哪天的进步特别突出,可以在全班同学面前夸奖他的进步。然后半个月或一个月一次开展一次作业进步之星的评选,评到的同学可以获得一份奖励。

对于屡教不改的孩子来说,就要给他一些适当的惩罚了。我有一张学生名册,专门用来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的。做的好的在名字后面画上笑脸,做得不好的画上哭脸,一段时间就向学生公布一次结果。

让学生有一种荣辱意识,从而提高竞争意识,加强对自身的约束。除了精神上的惩罚,还应当采取一些实际惩罚。比如,对于粗心大意,做作业马虎的孩子,让他每天练习10道计算题,什么时候做作业不那么粗心了,可以取消这个惩罚。

因为一般作业中计算容易错的孩子,计算能力也不是太强,适当的计算练习也正好锻炼他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对做解决问题时读题不仔细的孩子,让他把错题一字不错地抄两到三遍,可以借机提高他对数学表达的敏感度,培养读题专注的习惯。

科学地奖惩孩子一定要注意,以鼓励为主,惩罚为辅。对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偏袒成绩优秀的学生。这既能让学生信服,也是对成绩优秀学生负责任的态度。

惩罚学生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同时掌握好时间和惩罚的量,不能超出学生的能力范围,否则就会适得其反。这需要教师付出辛苦的劳动。

五、发挥各方面力量,共同促进孩子良好作业习惯的养成。

1.培养得力的小助手。

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光靠教师一人,不说精力够不上,就是时间上也不允许。这就需要一些小助手来帮忙。主要要有优秀的小组长和课代表。

小组长和课代表是每天收发作业的一线工作者,除了让他们收发作业时数一下本数,还可以初步大致看一下组员们完成作业的基本情况。督促需要订正的组员在学校订正好作业给老师批改,提醒帮助动作慢作业拖拉的同学抓紧时间等。

2.做好家校联系工作。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除了在学校处处培养学生的良好作业习惯外,还要与家长密切联系,请求家长配合老师的工作,学生在家庭的学习过程中,家长也要督促学生的行为,时刻提醒学生要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在这点工作中,教师要经常与家长进行交流。可以通过**、家校联系本,,或是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及时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行为,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对学生的坏行为作出及时的纠正。

教师与家长不断地沟通,互相配合,让学生养成坏习惯的机会减到最少。

总之,增强孩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同时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是我培养孩子良好的作业习惯的方法。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作业是无人监考的考试 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作业习惯后,学习成绩的提高才能顺风顺水,顺理成章。如何培养学生的好的作业习惯呢?1 认真抄题,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有些孩子将0写成6,将1写成7,由于书写潦草,自己写的字都不认识了。还有些孩子经常把题目抄错。抄题是做题的第一步,一上来就把题目也抄错了,做了半天就...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14 在太阳周围的八颗大行星,它们是水星 金星 地球 火星 木星 土星 天王星 海王星。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事例 学生一边看电视,一边做作业 一边吃东西,一边做作业。除了自己的作业没有注意,其他风吹草动都在他的眼里。一心不能二用,更何况注意力分配还没有完善的小学生呢?这样...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小学生 态度 习惯 和 问题解决能力 的培养。在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优化教学,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各级各类人才需要的根本措施 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项基本任务和重要职责 也是教育目的之一。小学生阶段是人形成终身习惯的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