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发布 2022-08-20 16:44:28 阅读 3863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朱。霞。

以作业中心为单位编制预算,从而减少了传统成本制度编制。

作业成本法应用在成本管理中的好处是使管理者知道成本结构及引起这些成本的各种活动,清晰地认识到整个生产流程和间接制造费用的耗用情况,从而采取适当的措施加强对各个作业的管理,提高整个生产流程或服务流程的效率。

一、作业成本法对传统成本预算的改进。

采用作业成本法编制预算时,直接材料和直接工资预算的编制与传统成本制度下成本预算的编制相同,但制造费用预算的编制与传统成本制度下成本预算的编制有很大区别。

1)采用作业成本法编制预算按成本动因和作业成本信息预计产品对未来资源的需求,并据以编制成本预算。作业成本法将成本与其真实的因果关系联系起来,因此,方便了成本预算的编制。

2)作业成本法将制造费用细分为许多作业中心的成本,预算中存在的责任不清的问题。

3)通过作业成本核算和分析,可以发现过去低效和浪费的作业,通过揭示成本因果关系,能够相对准确地制定出各产品的单位成本和存货成本。

4)作业成本法可区分实际所需资源和作业与过剩的资源和作业,能够较准确地确定企业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

二、作业成本法对传统成本控制的改进。

作业成本控制对传统责任成本控制和标准成本制度进行了改进,表现如下:

1)以作业中心为基础确认责任中心。

跨越组织机构的界限,将从事同质作业的部门和人员合并组成一个作业中心,以作业中心为基础确认责任中心,作用如下:一是便于责任的划分;二是使更多费用纳入责任管理,间的某个期间确定应税利润时抵扣,相关所得税可以在未来期间收回,从而构成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1)交易性金融负债税法摊余成本小于会计摊余成本的部分。(2)新公允价值高于原公允价值的调整部分。(3)或有负(4)划为其他金融负债的流动债能作为税收扣除项目的部分。

负债和长期负债,新公允价值高于原公允价值的调整部分。

综上所述,如果将暂时性差异分为资产类和负债类两类,则可以将其性质与数学符号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将递延所得税项目和应交所得税的计算予以程序化,这样极大地减少了计算过程中的分析判断程序,使所得税业务的会计处理变得比较简便。即。

资产类暂时性差异=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计税基础负债类暂时性差异=(-1)×(负债账面价值-负债计税基础)

上述结果若为正数,表示该差异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若为负数,表示该差异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正的)资产类差异+(正的)负债类差异。

负的)资产类差异+(负的)负债类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差异。

值得说明的是,计算过程中,应按照代数法则进行运算,不要人为改变数据的正负符号。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

除部分就构成一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部分负债债务重组调整减少的部分账面价值。(4)企业根据债务重组协议调整减少了债务的账面价值,而计税时不作调整,由此形成一项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5)划为其他金融负债的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新公允价值低于原公允价值的调整部分,类似于交易性金融负债。

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1.资产类项目。当资产的账面价值低于其计税基础时,应税经济利益的金额也将低于计税时允许抵扣的金额,此差额在未来期间作为费用扣除,减少应交所得税,从而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构成一项递延所得税资产。

当企业收回该资产的账面价值时,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将转回,企业将获得抵扣。

1)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大于年末该类项目合计金额的5‰的部分。税法规定,该类项目计提坏账准备为年末合计金额的5‰,若超过这一标准,其超过部分将构成一项可抵扣暂时性差异。(2)交易性金融资产新公允价值低于原公允价值的调整部分。

(3)固定资产,税法折旧小于会计折旧形成的差额部分。(4)各项资产计提的减值准备,期末可变现净值或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的部分。

2.负债类项目。当该负债的账面价值超过其计税基础,资源从企业流出时,其部分或全部金额可以在晚于负债确认期。

且规范责、权、利的对等关系;三是使责任成本核算和作业成本核算的口径保持一致,使责任成本的评价与考核落到实处。

2)以作业为核心制定标准成本。

以作业为核心制定标准成本,采用动态的、最优的、过程导向的成本控制标准。作业成本控制标准即增值成本,是以最优的效率执行增值作业时所发生的成本,标准一般至少一年要调整一次。增值成本标准要求完全消除非增值作业、无效作业,使增值作业有一个最优的产出水平。

因此增值数量标准等同于最优的作业产出标准。

3)注重全过程成本控制。

以作业为控制重点,控制点集中于过程和团队。作业成本控制重视对产品设计工作的改进,强调在设计过程中尽量消除不增值作业,并把着眼点与着重点放在成本发生的前因和后果上,注重过程控制,以作业为核心,以资源流动为线索,以成本动因为媒介,通过对所有作业活动进行实时跟踪和动态反映,对产品形成过程中所发生的作业成本进行**控制。

4)进行作业成本差异分析。

将实际成本和增值成本比较,以确定作业成本差异。作业成本差异分析在各个作业层面上分别展开,各项差异在信息表象、形态的多样化上不同于传统上相应的项目。作业成本差异包括变动作业成本差异和固定作业成本差异。

大于零的差异为不利差异,小于零的差异为有利差异。

5)多维业绩考核指标,寻求全局最优。

采用多维业绩考核指标,实行以群体为基础的奖励制度,寻求整个系统范围的业绩最大化。作业成本控制强调过程改进,过程改进是群体共同努力的结果,只有效率指标、质量指标、时间指标、成本指标都达到标准或至少两个得到改进,才能对群体给予奖励。

三、借鉴作业成本法应同时借鉴适时生产系统。

作业成本法与适时生产系统结合实现了成本管理的重大突破,适时生产系统与传统生产系统的区别在于它是一个由后向前倒推式的生产管理系统。该系统以定单上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为出发点,从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开始逐步向前安排生产该产品所必须经过的环节,每一个环节的生产计划如投入、

产出量等等都必须严格按下一环节的要求而制定和控制。所以,适时生产系统迫切需要了解每一环节的成本状况,以便剔除不必要的生产环节,并严格限制必要环节的资源消耗。于是,适时生产系统自然需要与作业成本法结合起来,通过作业成本法提供的详尽成本资料,适时生产系统可以区分出增加产品价值的作业和不增加产品价值的作业,及时地消除前一种作业,并严格限制后一种作业的资源消耗。

因此,作业成本法与适时生产系统相结合可以随时为企业寻找降低成本的突破点,使企业始终处于不断降低成本的过程中。发达国家企业。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就是在适时生产系统下采用作业成本法达到了管理上降低企业成本的目的。所以说,作业成本法与适时生产系统相结合是现代成本管理的重大突破。

四、作业成本软件与erp系统的融合。

erp系统本身是一种高度综合的信息系统,它将公司的业务、利益相关的因素用一系列标准应用软件模块融合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达到优化管理,控制企业的**、财流、物流。由于erp系统各个子系统是基于模块式构成,作业成本软件很容易融合到erp上。但问题是作业成本法不能成为erp的一个新的功能子系统,因为作业成本法是对传统企业管理理念的变革,它将企业管理的中心放在作业层次上,而当前的erp系统主要还是基于传统的以产品为中心的管理。

例如,关于成本的计算、会计的反映、材料的采购、生产计划的制定、产品销售等都是围绕产品而进行的。如果将作业成本软件作为erp的一个子系统必然产生两方面的问题:一是要重新建立一套作业成本法的信息收集体系,两套系统同时运行,这将增加erp系统的运行成本;二是两套系统无论得出的是同样的或矛盾的结论,都将使作业成本系统完全成为多余。

其实,解决此问题的措施并不复杂,只须对erp系统作适当的变革即可。一般来说,erp系统由物料管理、生产计划、销售与分销、质量管理、资产管理、财务会计、人力资源管理、工厂维护、项目管理、工作流、解决方案和管理会计等应用模块组成,这些模块本身是一个独立的功能体系,同时又通过客户机/服务器构成结构紧密、

互相影响的整体。因此我们只须对原有的成本会计、财务会计及管理会计按作业成本法的要求作出修正,同时在采购、生产、销售等作业增加有关作业的成本动因信息收集的功能即可。

五、作业成本法对标杆管理的改进。

标杆管理是指企业选择那些在某方面领先的、具有竞争实力的企业作为标杆,并通过资料收集、分析比较、跟踪学习、实践总结等一系列规范化的程序,找出本企业的产品、服务或管理工作等方面与之存在的差距,将标杆企业的“最佳实践”结合自身企业的实际情况,然后进行适当地修改和完善,使之应用于本企业,从而达到改进企业经营业绩和业务表现的目的。标杆管理具有巨大实效性、较强的激励效果、广泛的适用性、

极强的可操作性等特点。但在实际应用中,标杆管理并非完美无缺,也有其不足之处。如企业可能为赶先进,陷入“落后—标杆—又落后—再标杆”的“标杆管理陷阱”之中,而且标杆企业为保密起见使得有关信息收集的难度非常大。

作业成本法以作业作为管理的中心和起点,以成本动因为理论基础,把作业成本理论应用于标杆管理中,将有利于发扬标杆管理的优点,克服其缺点。

作者单位: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作业成本法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摘要 目前,与国外的研究相比,国内的成本计算与应用存在很多不足的地方,早已制约企业的竞争与发展。作业成本法在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就开始得到企业比较广泛的应用,而且还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而在国外,作业成本法的应用研究水平已经相对较高,对现代的企业管理水平和宏观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关键词...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企业物流管理观念开始深入人心,物流管理的高额成本成为制约企业开展物流管理的瓶颈。狭义的物流成本指产品在实物运动过程中,如包装 装卸 储存 流通加工 物流信息等各个环节所支出的人力 财力 物力的总和。广义的物流成本指在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从原材料 开始到将商品送达到消费者手中...

作业成本法在物流成本管理中的应用

作者 董国庆刘继鹏。现代经济信息 2011年第19期。摘要 作业成本法 abc法 作为一种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的方法,其突出的特点是为企业提供成本信息。应用在物流领域,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企业物流成本,还可以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数据支持,帮助管理层做出最优的决策。本文正是基于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分析并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