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寒假作业。
满分120,时间120分钟。
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题。(9分)
建筑的情态(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当我们看到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中国古代建筑不仅美在建筑形象,更美在其空间。它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
早在东汉,就有《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这是一处很有情趣的庭院空间。诗中一对恋人依依惜别,赠枝叶留念,读来感人。
这一情节,以美丽的庭院做背景;即便反过来说,这个庭院由于有了如此美的生活而积淀起更多的情态符号。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庭院春夜,形态朦胧,动人之至。
“半人家”,有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阴影里,生动无比。在静谧中使人感受到有一股春的暖流弥散在空气中;虫声在夜静人闲之中,更表现出春的气息。若身历其境,仰望夜空,星斗横斜,会令人憧憬,感到时光在流逝,一切都留在这美好的庭院空间中了。
苏州拙政园里有个小园——“海棠春坞”,院子三面围廊,一面是粉墙。靠粉墙处一个花台,上面植数竿修篁,一丛海棠。每当海棠花盛开,给小院增添许多美感。
苏轼有诗《海棠》:“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诗与小院,似乎互为比兴,增色不少。相传这个小院就是照《海棠》诗意而作的。三面环廊,意象出自诗中的“月转廊”,表示夜已深。
可以说,没有诗情画意之素养,就不会游园,也不懂造园。
1.选出下列对第1段文字理解最准确的一项 (
a.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形象化是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
b.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唐诗中感人的艺术形象大多是建筑形象。
c.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中国古代建筑多是诗化、情态化了的。
d.作者引用唐诗是为了说明只有形象本身富有诗意,才能使人触景生情。
2.选出下列不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多形成内向性庭院式空间,情态也在其中”这一观点的一项 (
a.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b.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c.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d.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第2段引用词句“庭院深深深几许……”意在表明中国古代建筑主要美在形象。
b.《庭中有奇树》描写恋人院中依依异别,赠枝叶留念,使美丽的庭院更具情态化。
c.“更深月色半人家”,是说庭院一半被月光所照,一半在树的阴影里。
d.读了《海棠》诗更能够理解诗人以拙政园的“海棠春坞”为题材的原因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4 --7题(19分)
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幼有行义,尝出,遇人有遗楮币①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年方十岁,读书不辍,父母忧其过勤而止之,养浩昼则默诵,夜则闭户,张灯窃读。
山东按察使焦遂闻之,荐为东平学正。游京师,献书于平章②不忽木,大奇之,辟为礼部令史,乃荐入御史台。一日病,不忽木亲至其家问疾,四顾壁立,叹曰:
“此真台掾也。”
及为丞相掾,选授堂邑县尹。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首毁淫祠③三十余所,罢旧盗之朔望参者,曰:
“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众盗感泣,互相戒曰:“毋负张公。
”有李虎者,尝杀人,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旧尹莫敢诘问。养浩至,尽置诸法,民甚快之。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道经华山,祷雨于岳祠,泣拜不能起,天忽阴翳,一雨二日。
及到官,复祷于社坛,大雨如注,水三尺乃止,禾黍自生,秦人大喜。时斗米直十三缗,民持钞出籴,稍昏即不用,诣库换易,则豪猾党蔽,易十与五,累日不可得,民大困。乃检库中未毁昏钞文可验者,得一千八十五万五千余缗④,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
命米商视印记出粜,诣库验数以易之,于是吏弊不敢行。又率富民出粟,因上章请行纳粟补官之令。闻民间有杀子以奉母者,为之大恸,出私钱以济之。
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节选自《元史·张养浩传》)
注】①楮(chǔ)币:元代发行的一种纸币。②平章:
平章政事,元代官职,中书省**。③淫祠:在正神(谷神、土神等)以外滥设的神祠,如供奉“狐仙”“蛇妖”等的祠堂。
④缗:成串的钱。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居无免者,竟居之竟:竟然。
b.其党暴戾为害,民不堪命堪:忍受,经得起。
c.登车就道就:靠近。
d.复祷于社坛社:土地神。
5.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直接表现张养浩“为官能为民着想”的一组是(3分)
遇人有遗楮币于途者,其人已去,追而还之 ②人言官舍不利,居无免者,竟居之 ③彼皆良民,饥寒所迫,不得已而为盗耳 ④去官十年,犹为立碑颂德 ⑤悉以印记其背,又刻十贯、伍贯为券,给散贫乏⑥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
a.①③b.③⑤c.②④d.①②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养浩从小就讲道义,不忽木来看望他,他和家人直直地站立,恭敬地迎接;做县尹时,官舍不好也不计较;对做过盗贼的人和李虎这样的暴戾之人都能用宽容去感化他们。
b.张养浩把钱财看得很淡,做御史台时两袖清风;调任陕西时,把家里的所有东西都送给了乡里贫困的人;还常拿自己的钱赈济百姓。
c.张养浩往陕西赴任的途中,到华山祷雨,结果“一雨二日”,到官后又求雨,结果大雨如注。这些事虽带有迷信色彩,但可见他心里装着老百姓。
d.张养浩为官清廉,心系百姓,也赢得了老百姓的拥戴,他调离堂邑十年之后,当地群众仍为他竖碑颂德;他去世以后,百姓悲哀得如失去父母。
7.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既加之以刑,犹以盗目之,是绝其自新之路也。(5分)
2)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5分)
三。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完成21-22题。(8分)
鹧鸪天 【宋】张炎。
楼上谁将玉笛吹,山前水阔暝云低。劳劳①燕子人千里,落落梨花雨一枝。
修禊②近,卖饧③时,故乡惟有梦相随。夜来折得江头柳,不是苏堤④也皱眉。
注】①劳劳:遥远。②修禊:古俗春季于水滨设祭。③卖饧:清明前后卖糖粥。④苏堤:作者家乡杭州的名胜,以柳闻名。
8.作者在词的上片是怎样借景抒情的?(4分)
9.作者为什么说“不是苏堤也皱眉”?请结合词的下片分析。(4分)
四。名言名句默写。
10古诗文默写(8分,每空1分)
1)策扶老以流憩。
2亦崎岖而经丘。木欣欣以向荣。
3临清流而赋诗乐夫天命复奚疑!
4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5秋水共长天一色。
吉林省2019届高三寒假作业语文02版含答案解析
高三寒假作业。满分120,时间120分钟。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3题。9分 建筑的情态 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
吉林省2019届高三寒假作业语文02版含答案剖析
高三寒假作业。满分120,时间120分钟。一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 3题。9分 建筑的情态 节选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
吉林省2019届高三寒假作业语文03版含答案
高三寒假作业。满分120,时间120分钟。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 汉族,内外 共生 的典范。明浩。汉族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单个民族,常常被人们视为民族同化的典范。根据一般流行的说法,汉族人口之所以这么多,主要是靠同化了很多别的民族实现的。有人将这一过程比喻为 滚雪球 然而在今天,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