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复习题

发布 2022-08-15 15:20:28 阅读 5396

九( )班姓名。

1.关于分子,你认为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人们通常以10-10m为单位来量度分子 b.分子可以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到。

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d.有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有的分子之间只有斥力。

2.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 (

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d.冬天,雪花飘飘。

3.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的是 (

a.两个平整、干净的铅块结合在一起b.两个有水的玻璃板粘在一起。

c.两个露珠相遇后变成一个露珠 d.气体容易被压缩。

4.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如图所示,该现。

象直接说明了 (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有空隙。

5.我国北方的冬季气温很低,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们有时会将冰雪融化取水,把冰雪放在水壶里加热取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在0 ℃时,内能为0b.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

c.在加热过程中,壶内的温度一直在上升 d.这是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6.寒冷的冬季夜晚,许多人喜欢用热水泡脚。在此过程中,脚的内能 (

a.减小 b.增大 c.不变 d.无法确定。

7.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擦燃火柴 b.炭火烤肉 c.用热水袋取暖 d.用冷毛巾降温。

8.(2018·龙岩期中)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温度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吸热多少有关。

c.物体的比热容跟它的质量有关 d.物体的比热容是物体本身的一种特性。

9.冬季供暖的暖气是用水作工作物质将热量传递到千家万户,这是利用了水的 (

a.密度大 b.比热容大 c.质量大 d.蒸发吸热。

10.质量为5 kg的汽油,用去一半后,剩下的汽油 (

a.质量、密度、比热容都变为原来的一半 b.密度不变,比热容、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c.密度、比热容不变,质量变为原来的一半 d.质量、密度、比热容都不变。

11.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弥漫着粽子的香味,“粽叶飘香”是现象;固体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 。

12.微观世界分子动理论的初步知识告诉我们:物质是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这些分子在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和 。

13.(2018·鞍山期末)冬天一场大雪后,在雪地里玩耍的小宝宝被冻哭了,妈妈心疼地把宝宝的小手放在自己的手心中搓揉了一会儿,又放在怀中。“搓揉”是利用方式使宝宝的小手暖和的。

“放在怀中”又是利用方式使宝宝的小手暖和的,这两种方式都能让宝宝的小手暖和起来,表明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

14.改变内能的两种方式是和 。火柴可以擦燃也可以点燃,前者是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烧;后者是用的方式使火柴燃烧。

15.(2017·哈尔滨中考)用如图所示的两个相同装置,同时给质量相同的水和铁砂加热,升温较慢的物质是 ,因为它的较大。

16.酒精的比热容是2.4×103 (填单位),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1 kg的酒精温度从51 ℃降低到50 ℃所放出的热量是 j。

17.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两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所示,从开始加热到58 ℃时,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

q甲 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第十四章《内能的利用》单元复习题。

九( )班姓名。

1.如图所示,塞子从试管口跳出,是由于水蒸气对塞子做了功。这个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 (

a.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c.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只有内能的转移。

2.汽油机在四个冲程中,哪个冲程使汽车获得动力(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3.四冲程内燃机工作时,哪个冲程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

a.压缩冲程 b.做功冲程 c.吸气冲程d.排气冲程。

4.关于汽油机和柴油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汽油机汽缸顶部有火花塞,而柴油机的汽缸顶部是喷油嘴。

b.在吸气冲程中,汽油机吸入的是汽油和空气的混合气体,而柴油机吸入的是空气。

c.汽油机效率和柴油机效率一样,但汽油机更轻巧。

d.汽油机是点燃式,而柴油机是压燃式。

5.向酒精灯内添加适量酒精后,燃料的热值与灯内原来的部分相比较 (

a.变大 b.不变 c.变小 d.无法确定。

6.为节约能源,需提高热机的效率,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热机效率的是 (

a.尽量使燃料充分燃烧 b.尽量减少热机部件间的摩擦。

c.尽量减少废气带走的热量 d.尽量增加热机的工作时间。

7.下列现象中,有能量转化的是 (

a.将一袋牛奶放入热水中过一会儿牛奶变热 b.冬天用热水袋取暖。

c.用打气筒打气,筒壁会发热d.冬天用手摸户外的东西感到凉。

8.下面事例中,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用锤子敲打钉子时,钉子发热 b.古代人们的钻木取火。

c.水沸腾时,水蒸气将壶盖顶起 d.用通电的电炉加热水,水温升高。

9.在一定的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量是可以互相转化的。在它们互相转化的过程中,下面说法正确。

的是 ( a.机械能一定守恒b.各种形式的能都守恒。

c.各种形式的能量的总和一定守恒 d.内能一定守恒。

10.(2017·枣庄中考)如图是某内燃机工作时的能量流向图,该内燃机的热机效率是 (

a.25b.35% c.40d.75%

11.在汽油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包含吸气冲程、压缩冲程、做功冲程。

和排气冲程,其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冲程,其他三个冲程。

都是靠飞轮的来完成的。

1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中的冲程;

此过程中能转化为机械能。

13.现探明中国南海海底有大量的可燃冰,已知可燃冰的热值比煤气的热值大得多,则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可燃冰和煤气,燃烧放出的热量多。

14.酒精的热值为3×107 j/kg。完全燃烧200 g酒精放出的热量为 j。

15. 是热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有一热机,若一部分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的能量为8×103 j,其中用来做有用功的那部分能量为3×103 j,该热机的效率是 。

16.在一定条件下,各种形式的能都可以相互转化,说出下述过程能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石块从空中落下。

水力发电。电动机工作。

用电炉烧水。

电灯发光。17.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物理课外活动中制作的小船,它是利用燃烧的蜡烛加热易拉罐中的水推动其前进的,当水汽化时产生大量的蒸汽从小孔中冲出,小船就能够向右运动,此时将能转化。

为能。18.某中学为学生**开水,用锅炉将200 kg的水从25 ℃加热到100 ℃,燃烧了6 kg的无烟煤。

水的比热容是4.2×103 j/(kg·℃)无烟煤的热值是3.4×107 j/kg。

求:1)锅炉内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无烟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多少?

3)此锅炉的效率是多少?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教案

第13章内能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2 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之改变 能通过 活动,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3 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热量的单位 焦耳。4 了解比热容概念 符号及单位,会根据比热容能进行热量的计算。教学重点 内能与什么有关...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十三章《内能》学案 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 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学生教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不同的物质互相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扩散现象的实质是。例1.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多选 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 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c.烟从烟囱里冒出来d.扫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