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检测题

发布 2020-02-29 05:55:28 阅读 3912

九年级物理十三单元《内能》自测。

一、选择题。

1、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凉,需要活动活动,这是因为 (

a.水的比热容比大气大得多 b.上岸后,人身上的水液化吸热。

c.活动可以将温度传遍全身 d.活动活动可以增加人体的内能。

2、小明将一杯地沟油和一杯花生油一起放入冰箱内降温,他发现两杯油的温度都降到7℃时,地沟油变为固态而花生油仍为液态,这说明地沟油和花生油具有不同的a.密度 b.沸点出 c.凝固点 d.比热容。

3、如图所示,两个相同的球,甲用不传热的细线悬挂,乙放在不传热的水平面上,若使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且设它们都不向空间散热),那么,两球内能的增加量是( )

a.甲球多些 b.乙球多些

c.一样多 d.无法比较。

4、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分子间的距离越大作用力也越大。

b.机械能与整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关,内能与物体内部分子的热运动有关。

c.震后疾病防控消毒时空气中散发一股浓浓的药味,是药物分子的扩散现象。

d.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功和热量是不同的物理量,单位也不同。

5、科学研究需要进行实验,得到事实,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必要的推理.因此,在学习科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6、如图所示,年初在同安区出现的雾凇被许多网友误传为雪,雾凇和雪形成过程的相同点是( )

a. 都由水直接变成 b. 都由水蒸气直接变成。

c. 都要放出热量 d. 内能都保持不变。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摩托车上的热机工作时提供动力的是做功冲程。

b. 一桶水的比热容和一杯水的比热容不同。

c. 阳光射入房间内看到尘土飞扬,可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 用锯条锯木头时锯条发热,锯条的内能增加,木板的内能减少。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把零下10℃的冰块放在0℃的冰箱保鲜室中,一段时间后,冰块的内能会增加。

b.在汽油机的压缩冲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吸收了热量。

d.我们不敢大口地喝热气腾腾的汤,是因为汤含有的热量较多。

9、(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燕、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

b.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

c.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

d-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人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

10、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热值 d.较高的凝固点。

11、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扩散只能在气体或液体中进行 b.物体内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有另一个物体的内能减少。

d.物体内部大量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物体的温度就越高。

二、填空题。

12、吸烟者“吞云吐雾”时会波及周围人群,这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运动造成的.汽车的发动机选用水做冷却剂,主要是由于水的比热容比较的缘故.5千克的水[c水=4.2×103焦/(千克℃)]温度升高20℃,吸收的热量为焦.

13、英国科学家研发出一种“激光橡皮”。在激光照射下,纸张上的黑色碳粉直接填物态变化名称)为高温碳蒸气,字迹消失;在这个过程中,碳粉是通过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内能的。经过特殊冷却装置,高温碳蒸气又直接填物态变化名称)成碳粉。

这样,废纸和碳粉重新得到了利用,可有效地节约资源并保护环境。

14、如图所示,打开塑料盒盖,向盒中滴入数滴酒精,再将盒盖盖紧,然后揿动电火花发生器的按钮。这时我们可以看到,盒盖同时听到“呯”的一声响。在此过程中,燃气的___能转化为___的能。

15、冰糖葫芦是许多小朋友的最爱。它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将洗净的山楂穿在竹签上,然后将一定量的白糖放入锅中加热,利用的方法增加糖的内能,待白糖(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再把山楂蘸上糖浆,等山楂上的糖浆(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固态,冰糖葫芦就做好了。

年12月2日我国用火箭成功发**“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在“嫦娥三号”随火箭升空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是___能转化成___能;在穿越大气层时,“嫦娥三号”和火箭克服摩擦,将___转化成___能,这是通过___的方式改变了内能。

17、通常所说的“夏天天气热”中的热,指的是___做功可以生热,消耗热也可以做功”中的热,指的是___沸水温度降低时,向外放热,这个“热”字表示___

三、实验,**题。

18、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杨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5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

1)常见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的性质制成,图6是小杨用温度计测烧杯中液体初温的操作图,a为操作过程,b为示数稳定后的读数过程。

a图中操作的错误是。

b图中读数的错误是。

2)小杨纠正错误后,将实验数据记录如下:

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3)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4)通过实验可以得到不同的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物质的这种特性用这个物理量来描述.

四、计算题。

19、为了测定铅的比热容,把质量为200g的铅块加热到98℃,再投入到80g的12℃的水中,混合后水的温度为18℃。若不计热损失,求(1)水吸收的热量? (2)铅的比热容。

20、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水地暖”进行取暖。其原理是:在房间地面装饰层下铺设散热管道,通过管道内的热水散热提高室温。

当供水温度为45℃时,单位面积的散热功率与地面装饰层材料、散热管材料的对应关系见下表:

1)若该地暖系统的总水量为2×103kg,将全部的水从5℃加热至45℃,水至少需要吸收多少热量?[c水=4.2×103j/(kg·℃)2分)

2)某家庭瓷砖面积为80m2,散热管材料为聚丁烯(pb),供水温度为45℃,则该供暖系统每小时的散热量为多少焦耳?(2分)

3)“水地暖”散热量除与散热时间、面积有关外,你认为还与哪些因素有关?请至少写出两点。(2分)

22、用天然气灶烧水,燃烧0.5m3的天然气,使100kg的水从20℃升高到70℃.已知水的比热容c=4.

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q=7.0×107j/m3。求:

1)0.5m3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

2)水吸收的热量q吸。

3)燃气灶的效率η。

23、为了利用太阳能资源,节约经营成本,崇左市某大型宾馆在楼顶安装了10台相同的太阳能热水器,每台热水器的水箱容积为200l。在夏季光照条件下,一满箱15℃的水经白天太阳能加热,温度可达到65℃。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

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kg。求:

1)10台热水器装满水时,温度从15℃升高到65℃吸收了多少热量?(3分)

2)若这些热量由完全燃烧的天然气提供,需要多少千克天然气?(3分)

24、肥胖是人类健康的大敌,跳绳是**的方法之一。某人的质量为80千克,跳起时重心升高的平均高度约为5厘米。在晨练中,他在10分钟内跳了800次,请问在10分钟时间内:

1)人克服重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2)人克服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是多少?

3) 假如人克服重力做功而消耗的能量只由脂肪提供,在理论上可以消耗多少脂肪?(每千克脂肪提供的能量是j,可用表示,g=10n/kg)

参***。一、选择题。

1、以游泳上岸为情境考查比热容、物态变化、温度、改变内能的方式等相关知识。①夏天游泳时,在水里并不觉得凉,而上岸后觉得凉,这是因为身体上有水要蒸发,蒸发吸热,**温度降低,与水的比热容比大气大没关系,a错。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是由液体变为气体的过程;液化是气体变为液体的过程,液化放热,b错。

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是一状态量,不可以传递或转移,c错。“活动活动”是通过做功的方式增加身体的内能,产生热,使身体感觉到暖和。答案为d。

易错分析】①不能分析物理现象,盲目作答。②对六种物态变化的状态变化情况和吸热、放热情况没有掌握。③对易混淆的温度、热量、内能等概念没有掌握。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检测题

第十三章检测题。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一 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36分 1 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b a 柳枝摇曳 b 荷花飘香 c 树叶纷飞 d 瑞雪飘飘。2 破镜难重圆 其原因主要是 d a 玻璃太光滑,玻璃分子之间始终不能靠近。b 玻璃打碎后,分子间引力消失了...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十三章《内能》学案 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 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

人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一 单选题。1.下面关于温度,热量和热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会增加。c.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的多,所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d.物体热能增加时,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2.2017连云港 下列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