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教案

发布 2020-02-29 05:51:28 阅读 7261

第13章内能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

2、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之改变;能通过**活动,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

3、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热量的单位——焦耳。

4、了解比热容概念、符号及单位,会根据比热容能进行热量的计算。

教学重点】内能与什么有关?

比热容的含义及相关的热量计算。

教学难点】比热容的含义及相关的热量计算。

教学方法】问答法、讨论法、练习法。

教具】多**及课件,练习题。

教学过程】1、板书课题:第十三章内能。

知识梳理。1.物体的内能。

1)定义:物体内所有分子由于而具有的 ,以及分子之间的总和。

2)物体的内能与有关,同一物体温度升高时,内能。

3)改变内能的两种途径是。

2.热量及热传递。

1)热量:物体通过的方式所改变的 。

2)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之间有 ,内能由向传递。

二.科学**:物质的比热容。

1.比热容。

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所吸收的 。

2)单位: ,符号: 。

2.水的比热容。

水的比热容是 ,物理意义是:1kg的水温度需吸收的热量。

3. 热量的计算。

1)物体吸收热量公式2)物体放出热量公式。

三.例题。1、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棉花燃烧起来了。为什么?

2、将一根铁丝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被弯折处发热。分析其原因。

3、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 )

a.温度高的物体比热容大 b.吸热多的物体比热容大。

c.比热容大的物体吸热多,比热容小的物体吸热少 d.水的比热容比冰的比热容大。

4、在城市修建人工湖,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能有效调节气温,这是由于水的﹍﹍﹍较大,在同样受热或冷却时,温度变化﹍﹍﹍的缘故。

5、某中学为学生**开水,用锅炉将200kg的水从25℃加热到100℃,【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试求:锅炉内200kg的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焦耳?

四、练习。1、摩擦生热的实质是利用___改变物体内能的过程。

2、热传递的过程中,物体吸收或放出能量的多少就是___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在热传递中,高温物体将能量向___传递,直至各物体。

3、指出下列事例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1)冷天用热水袋取暖,人体感以暖和___

2)比赛中,从竿的顶端滑到底端时手感到发热。

3)密封的空气被压缩时温度升高___

4)火炉上烤饼子,饼子变热。

5)用挫刀挫铁块,铁块变热。

6)把烧热工件放到冷水中,工件会凉下来。

4、冬天觉得手冷时,常将两手掌紧贴后搓一搓,并向手上呵气,就会觉得暖和些。试说明这样做的道理,并说明这两种做法的区别是什么?

5、沙漠地区在日光照射下,要比湖泊湿地处温度升高得快,这是因为( )

a.沙石吸热多b.沙石的比热容小。

c.沙石的密度大d.沙漠地区日照时间长。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杯煤油用掉一半,它的比热容减为原来的一半

b.温度升高多的物质,比热容一定大。

c.给物体加热,物体的比热容增大。

d.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升高的温度大于水升高的温度

板书】第13章复习。

1、内能定义因素改变方法。

内能 2、比热容定义含义,举例,水的比热容。

3、热量计算。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学生教案

第十三章内能。第1节分子热运动。不同的物质互相时,会发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物理上把这种现象叫做扩散。扩散现象说明分子之间同时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扩散现象的实质是。例1.下面一些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有多选 a.金秋八月,校园里处处桂花飘香 b.将糖投入一杯水中,水变甜了。c.烟从烟囱里冒出来d.扫地...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十三章《内能》学案 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 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

第十三章《内能》辅导讲义,九年级物理复习

第十三章内能。模块一 知识点归纳。1.物质的构成 1 构成 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如水珠是由 构成的。2 大小 人们通常以 m为单位来度量分子。2.分子热运动 1 扩散现象 定义 不同的物质在互相 时彼此进入 的现象,如荷叶飘香。发生条件 可以在间进行。2 热运动。定义 一切物质的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