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测试题

发布 2020-02-29 05:50:28 阅读 6517

1、选择题:(28分)

1、(2015福州)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酒香”说明分子( )

a.有引力 b.有斥力 c.有间隙 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2、(2015攀枝花)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 )

a.春天,百鸟争鸣 b. 夏天,波光粼粼。

c.秋天,丹桂飘香 d. 冬天,大雪纷飞。

3、(2015通辽)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0 ℃的冰也具有内能 b. 物体放出热量,温度不一定降低

c.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可能减小 d.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4、(2015庆阳)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1k**温度从50℃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 )

a.4.2×103j b.8.4×104j c.1.26×105j d.2.1×105j

5、(2015成都)质量相同的甲、乙两种物质从固态开始加热,它们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等,加热时间都为6 分钟,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在3~6min内是液态 b.甲是晶体,乙是非晶体。

c.在4~6min内,甲的内能保持不变。

d.在固态时,甲的比热容小于乙的比热容。

6、(2015厦门)铁的比热容大于铜的比热容。质量相等的铁块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若吸收的热量全部转化为内能,则铁块的( )

a.温度升高较少 b.末温较低 c.内能增加较少 d.内能较小。

7、(2015张家界)下列选项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冬天烤火取暖b.夏天,在饮料中放冰块。

c.冬天,搓动双手会发热 d.夏天,石头被晒得很热。

8、两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满了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用同一热源分别加热,液体温度与加热时间关系如图3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甲液体的比热容大于乙液体的比热容。

b.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两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

c.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等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d.加热相同时间,甲液体吸收的热量大于乙液体吸收的热量。

9、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整的冰块上,经过一定时间后,冰块形状基本不再变化时的情形如图所示.则三块金属的比热容c甲、c乙、c丙大小( )

a.c甲最大 b.c乙最大。

c.c丙最大 d.c甲=c乙=c丙。

10、关于热量、温度、内能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不变,一定没有吸热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 d.物体温度升高,一定吸收热量。

11、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

、铜块和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铜块吸热,水放热。

、铜块放热,水吸热 d、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12、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并相互接触,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相同的( )

、温度 b、比热容 c、内能 d、质量。

13、(2015益阳)炎热的夏天,小明打着赤脚在烈日当空的小河边游玩时发现:岸上的石头热得烫脚,而河水却比较凉,其主要原因是( )

a.水吸收的热量少,因此河水比岸上石头的温度低。

b.水的比热容比石头的大,在受到太阳同样照射的情况下,水升高的温度少。

c.石头的吸热能力强,因此石头升温快。

d.这是小明的错觉造成的,实际上岸上石头与水的温度相同。

14、(2015威海)有关温度、热量、内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加,同时温度一定升高。

b. 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吸收热量,但内能一定增加。

c. 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增加,但一定吸收热量。

d. 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2、填空题(14分)

1、(2015哈尔滨)厨师将一勺盐放入汤中,整锅汤都会变咸,这是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

2、(2015广东汕尾)不断弯折铁丝,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把铁丝放在火上烤,铁丝的温度升高,是通过的方法增大铁丝内能的;我们通常把烧红的铁丝放人水中冷却,这是利用了水。

的较大的性质。

3、(2015安顺)若一太阳能热水器内装有100 kg温度为20℃的水,阳光照射一天后,水温升高到80℃,则热水器内的水吸收了 j的太阳能;这是通过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4、两个人向相反的方向拉一根绳子,绳子没有拉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

着力,除此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着力。

5、 物理学中的“热”可以表示温度、内能、热量等含义,下面几句话中“热”的含义分别表示:①摩擦生热: ,冰块吸热而熔化: ,夏天天气很热: 。

6、(2015宜宾)已知水的比热c水=4.2×103j/(kg℃),要在标准大气压下烧开初温为20℃、质量为3kg的一壶水,则水需吸收热量 j,此过程是采用的方式改变了水的内能.

三、实验题:(13分)

1、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

1)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出现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 ,温度 ,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

3)由此实验及其它大量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2、(2015长春)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3、为了**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

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

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中,选___比较合理. 实验中通过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

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表二),分析第 次或第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有关;分析第 次或第 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有关.

4、计算题(4分+3分+3分=10分)

1、使20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来供给的,需要多少质量的5℃的水?[已知c水=4.

2×103j/(kg·℃)c冰=2.1×103j/(kg·℃)

2、如图所示,铁桶重20n,桶的底面积为200cm2,往桶里倒入80n的水,水的深度25cm,平放在面积为1m2的水平台面上,求:

1)水对桶底的压强多大?(2)桶底受到水的压力多大?(3)台面受到桶的压强多大?

3、用如图1所示滑轮组将重6×102n的物体匀速提高2m,拉力所做的功为2×103j,所用的时间为20s。求:

1)有用功;(2)拉力的功率;(3)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测试题

一 选择题。甲 乙两个透明玻璃杯中盛有质量相同的纯净水,在两杯中同时滴入一滴大小相同的黑墨水后,经相同时间观察到的现象如图所示,则两杯中水的内能较大的是你判断的依据是。甲乙。用如图所示的三种方式使火柴温度升高达到着火点被点燃,其中图用的做功方式改变火柴内能,图用热传递方式增加火柴内能的 如图所示,是...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综合测试题

第十三章综合测试题。一 填空题 每题4分共28分 1 汽车发动机的功率80千瓦,汽车以36千米 小时的速度匀速行驶,牵引力大小是牛顿,如果车辆行驶的速度保持不变,这时路面对汽车的阻力为牛顿 2 一位重700牛的乘客,背着重60牛的包站在匀速行驶的公共汽车上 当汽车驶过200m的距离时,乘客对包所做的...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测试题

第十三章测试题。试题分值 100分考试时间 80分钟 1 选择题 24分 1 往装有50cm3水的量筒中注入50cm3的酒精,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100 cm3。这说明。a 运动的分子具有动能 b 分子间存在引力。c 分子间存在斥力d 分子间存在间隙。2 能量转化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下列关于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