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 内能 测试卷

发布 2022-08-15 15:11:28 阅读 3176

班级姓名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清晨树叶上的露珠看起来呈球状,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a. 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b.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d. 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2.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吸烟有害健康已成为同学们的共识,会议室里贴了如图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

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分子间有引力。

c.分子间有斥力d.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3.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 )

a.酒香不怕巷子深b.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

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d.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

4.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 )

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 b. 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

c. 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 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

5.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打开香水瓶盖后,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封闭在容器内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

d.铅笔笔芯用了一段时间后会变短,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6.静止在地面上的铅球( )

a.具有机械能 b. 具有内能 c. .没有内能 d.无法判断。

7.某一物体的温度升高了,那么( )

8.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

a.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

b.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

c.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

d.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

9.水具有比热容大的特点,下列现象及应用与此特点无关的是( )

a.海边昼夜温差比内陆小 b.夏天在教室地板上洒水,感觉变凉爽

c.冬天的暖气设备用热水供暖 d.用水来冷却汽车发动机。

10.一桶煤油用掉了一半,则剩下的煤油( )

a、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一半b、比热容不变。

c、比热是原来的2倍d、无法判断。

11.由c=,关于同一种物质的比热容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吸收的热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b.若质量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减至一半。

c.若加热前后的温度差增大一倍,则比热容增大一倍。

d.无论质量多大,比热容都一样。

12.下列关于内能的概念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b. 内能和机械能的单位都是焦耳。

c.一个物体温度变化,内能也变化 d. 0℃冰不具有内能。

13.关于温度、热量、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对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物体温度越高,所含有的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是0℃,其内能也是零

d.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

14.下面事例中,通过热传递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双手相互摩擦,手会变暖和 b.用热水袋焐手,手会变暖和。

c.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变热 d.气缸内气体被压缩,温度升高

15.将一铁块投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这是因为( )

a、它们具有相同的热量b、它们具有相同的内能。

c、它们具有相同的温度d、它们具有相同的比热容。

16.内陆地区的温差比沿海地区的温差大,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是( )

a.水的比热容比泥土、砂石的比热容大

b.水的内能比泥土、砂石的内能大

c.水的密度比泥土、砂石的密度小

d.水的温度比泥土、砂石的温度低

17.水和煤油吸收的热量相等,水的比热是煤油的2倍,水升高的温度是煤油的1/3倍,则它们的质量之比m水:m油是。

a. 3:2 b. 2:3 c. 1:6 d.6:1

18.下列实验或事例,属于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a.由滑梯滑下臀部会有灼热感 b.搓手取暖

c.钻木取火d.水蒸气将木塞冲出。

二、填空题。

19.物质是由组成的,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分子的。

水=4.2×103j/(的物理意义。

21.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这一事例说明气体分子在。

铁棍很难被拉伸,说明分子间存在 __力,水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__力。

22.泡茶要用滚烫的开水,因为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有关.

23.“汽车不但要吃油,有时也要喝水”,用水冷却发动机是因为水的大,在发动机开始工作后一段时间内,水箱中水的内能会 __填“增加”或“减少”),这是通过方式来改变内能的.

24.煮粽子时常能闻到阵阵清香,这是___现象,说明了。

25.要使一个物体的内能增加,可以采用___和___两种方法。冬天,手冷时可以捂热水袋取暖,也可以两手搓搓取暖.前者是用___的方法改变内能的,后者是用___的方法改变内能的。

三、实验**题。

26.研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一组同学做了如下实验:在四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盛有水和煤油,用同样的加热器加热,下表是他们实验的记录,根据记录回答下列问题:

比较a、b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

比较c、d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

比较a、c两烧杯的实验记录,得出的结论是:吸收的热量跟有关。

结合上述结论,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

有关。该同学在本次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四、计算题。

27、太阳能热水器内盛有25oc的水20kg,在阳光照射下水温升高到55oc,试计算这些水吸收了多少热量?(c水=4.2×103j/(

28、一锅炉每天把3 t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的热为1.008×109j的热,求:原来水的初温为多少℃?(c水=4.2×103j/(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测试卷

4 如图所示,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装置中,动滑轮重0.6n,物重2.4n,不计绳重和各处摩擦,当物体匀速提升时,绳的自由端在竖直方向上的拉力f为此过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5 在运载火箭的推动下,神州 九号载人飞船飞离地面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在此过程中,宇航员具有的动能 具有的机械能 填 ...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十三章《内能》学案 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 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甲乙。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7 2014 重庆中考 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小。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 白气 是冰糕升华形成的。c.用 18 的低温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d.6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