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测试卷

发布 2022-10-23 10:31:28 阅读 2385

甲乙。a.若,则b.若,则

c.若,则d.若,则。

7、(2014·重庆中考)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汽车发动机常用水来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小。

b.夏天吃冰糕时,冰糕周围的“白气”是冰糕升华形成的。

c.用-18℃的低温盐水使水凝固,此过程中水的内能不变。

d.6月栀子花飘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8、 株洲沿江风光带有一段人造沙滩,在炙热的夏天赤脚踩在沙滩上感觉烫脚,而站在湘江边的浅水滩处却感到凉爽。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沙子的密度小,水的密度大 b.沙子的密度大,水的密度小。

c.沙子的比热容大,水的比热容小 d.沙子的比热容小,水的比热容大。

9、初温相同的铜和铅,质量之比是5∶3,比热容之比是3∶1,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铜和铅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

a.5:4 b.3:1 c.1:5 d.5:1

10、已知水和煤油的质量之比是5∶4,比热容之比是2∶1,水的初温是18℃,煤油的初温是20℃。若它们吸收相等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到40℃,则煤油升高到的温度是( )

a.120℃ b.100℃ c.75℃ d.55℃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1. (2014安徽中考)运用分子动理论知识,可以对液体的蒸发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由于液体表面的分子在所以在任何温度下蒸发现象都能发生;温度越高,分子的从而蒸发越快。

12. 白浪河湿地公园的建成大大减弱了周围地区的“热岛效应”,这是利用了水的___大的特性;漫步在白浪河湿地公园,闻到阵阵花香,说明分子在坐在石凳上感到石凳很热,是由于光照射使石凳的内能温度升高。

13. 我们感到冷时,有时会搓手,有时会使用暖水袋,前者是通过的方式取暖,后者是通过___的方式取暖。两种方式都能增加物体的___能。

14. 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热得快”同时给质量和温度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3所示。由图像可以看出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慢,__液体的比热容较大。

第14题第16题。

15. 若车内有一瓶500 ml的矿泉水,由于挡光板的放置水的温度少升高了20 ℃,水少吸收了j的热量。[水的比热容c水=4.2×103 j/(kg·℃)

16.(2015中考)小夏在**“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相等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实验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

__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__j/(kg·℃)

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8分)

17、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l0所示的实验。

实验数据记录如上表。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选填“相同”或“不相同”),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温度___选填“高”或“低”).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_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选填“水”或“食用油”)吸热的能力更强。

4)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这是因为干泥土和水相比,__较小。

18、在**“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实验中应量取质量___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相同的烧杯中,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

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所示。从开始加热到42℃,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甲___q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_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

19、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 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这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

请说明理由。

2) 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加热更长的时间。

3) 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j/(kg·℃)则乙的比热容是。

四、计算题(20题8分,21题8分,共16分)

20、一根烧红的铁钉,温度是500℃,质量是1.5g,它的温度降低到20℃,要放出多少热量?已知铁的比热容c铁=0.46×103j/(kg℃).

21、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质量为2 kg、温度为65 ℃的水,当吸收了3.36×105 j的热量后,温度升高多少摄氏度?[c水=4.2×103 j/(kg·℃)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十三章《内能》学案 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 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书后练习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1.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 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 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 cm。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多少倍?2.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对人们有用,例如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三章内能

第十三章内能。本章视点 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内能 热量 比热容。一个重要公式 q cm t 一个重要的方法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本章重点 分子热运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本章难点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