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提纲

发布 2022-10-23 11:16:28 阅读 2453

第十三章内能复习题纲。

知识点:1、扩散现象:定义扩散现象说明扩散速度与有关, 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扩散越快。由于分子的运动跟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

2、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和是存在的。

3、内能:定义都有内能。内能的单位为。

4、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和。

5、做功可以改变内能: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将能转化为能)。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 (将能转化为能)。做功改变内能的实质。

6、热量热量的单位是 。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内能 ;低温物体 ,内能 ;

7、热传递的条件:存在。

8、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的。

9、比热容:定义: ,它的单位是比热容是表示物体吸热或放热能力的物理量。

10、水的比热容物理意义。

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 。热容的大小与物体的有关,11、水常用来调节气温、取暖、作冷却剂、散热,是因为。

12、热量的计算公式:①温度升高时用温度降低时用。

式中q表示 ,单位 。c表示 ,单位 。m表示 ,单位 。;t表示 ,单位 。;t0表示 ,单位 。

练习题。1. 五月的哈尔滨,处处飘溢着花香,这是___现象;气温高时,香味更浓,说明___

2.两滴水银相互接近时,能自动地汇成一滴,这表明水银分子间存在着___力。

3.将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充分混合,混合后水与酒精的总体积将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00ml,上述现象说明分子之间有___

4、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的大小与下列的和有关,而与其他因素都无关。(物体的种类、状态、质量、体积、温度、密度、吸热放热、形状)水的比热容为表示的物理意义。

5.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多;若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等的热量,则的温度升得高。

6.食物放进冰箱后温度降低,是用___的方法减少了食物的内能。

7.在分别盛有冷水和热水的杯中各滴入一滴红墨水,可以看到墨水在中扩散得快,由此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有关系。

8.牛奶最好在低温环境中存放,否则容易变质。一只纸盒内装有0.25㎏的牛奶,放入电冰箱前的温度为25℃;放入电冰箱的冷藏室后,牛奶的温度降低到5℃。

牛奶的比热容为4.0×103j/(㎏在这过程中,牛奶放出热量为 j.

9.太阳能热水器具有安全、节能、经济和环保等优点,当它吸收太阳能后,水的温度将会 ,水的内能选填“减少”、“不变”或“增加”),这是通过的方法改变了它的内能。某太阳能热水器盛有l00kg的水,若水温由20℃升高到70℃,则水箱里的水吸收了j的热量。〔c水=4.

2×103j/(kg ℃)

10.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做功是否能够。

改变物体的内能:如图a,将手中的铁丝同一。

位置快速地弯折十余次,用手指触摸一下被弯折。

的部位,会感觉到弯折部位的升高,表明铁丝的内能如图b,在。

厚壁的玻璃筒底部放一小撮干燥的棉絮,用力将活塞压下,我们会看到:

棉絮了,这表明用力压下活塞时,玻璃筒内的温度并达到棉絮的上述的这两个现象都说明了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另一种方式。用能量的观点来分析上述的两个现象,我们发现,用这种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时,能量是在能和能之间相互转化的。

11、质量为1kg的铝壶中装有500g10℃的水,给壶加热,使水温度升高到100℃,需要吸收热量。(c铝=8.8×102j/(kg·℃)c水=4.103j/(kg·℃)

12.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

a.风的形成 b. 烟从烟囱中冒出。

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 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

13.把两块表面干净平整的铅压紧就能结合在一起,把打碎了的两块玻璃用多大的力都不能将它们拼合在一起,其原因是( )

a 铅的分子间有引力,而无斥力 b 玻璃分子间有斥力,而无引力。

c 分子之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只不过因两铅块分子之间的距离能靠近到引力大于斥力的程度。 d铅具有磁性,玻璃不具有磁性。

14.把磨得很光得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很难再将它们分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这一现象说明了( )

a 固体由分子组成 b 固体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引力 d 固体地分子间存在斥力。

15.关于比热容、温度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放出的热量越多。

b.比热容大的物体把热量传给比热容小的物体。

c.某种物质的比热容大小跟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质量、温度变化都有关系。

d.物体吸收的热量与物体的比热容、质量的大小和温度的变化量都有关系。

16.下列事例中,利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大气筒打气,气筒壁发热 b.用锯锯木板,锯条发热。

c.冬天对手哈气,手的温度升高 d.冬天两手互相搓搓.觉得暖和。

1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分子的动能的总和越大。

b.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分子的动能的总和也越大。

c.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也无内能。d.静止的物体没有动能,但具有内能。

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没有对外做功,内能一定增加。

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

c.甲物体的温度比乙物体的温度高,甲物体的内能一定比乙物体的内能多。

d.物体的温度升高,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19.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2:1。如果升高的温度之比是5:3,则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

a.10:1 . b.1:10 . c.2:5 . d.5:2 .

2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00℃的水比50℃的水所含的热量多b.温度升高得多的吸收的热量一定多。

c.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将温度传给低温物体。

d.热传递时高温物体将热能传给低温物体。

21.现代火箭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具有。

a.较大的比热容 b.较低的沸点 c.较大的热值 d.较高的凝固点。

22.下列事例中,靠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水, b.冬天室内使用暖气取暖。

c.用锯子锯木板,锯条发热 d.盆中的热水温度逐渐降低。

23.物体的内能增加了,则。

a.一定是它吸收了热量 b.一定是对它做了功。

c.一定是它对外做了功 d.可能吸收了热量,也可能外界对它做了功。

24.通过内能、热机内容的学习,可知。

a.物体的内能增加,物体的温度一定升高。

b.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c.在热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中,燃气做功四次。

d.“和平号”空间站退役后坠入大气层与空气摩擦生热,是用热传递方法改变物体的内能。

25、关于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有关

b.物体的比热容跟物体的温度有关。

c.物体的质量越大,它的比热容就越大

d.物体的比热容与物体吸、放热及温度和质量都没有关系。

26、我市地处沿海,昼夜温差大,其主要原因是水比砂石具有较大的( )

a 热量 b 密度 c 比热容 d 热值。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十三章《内能》学案 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 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

新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三章内能书后练习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1.把分子看成球体,一个挨着一个紧密平铺成一层 像每个围棋格子中放一个棋子一样 组成一个单层分子的正方形,边长为1 cm。该正方形中约有多少个分子?这些分子数目大约是全球人口数目的多少倍?2.扩散现象跟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它有时对人们有用,例如腌制鸭蛋就是通过扩散使盐进入蛋中 ...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导学案第十三章内能

第十三章内能。本章视点 需要掌握的重要概念 内能 热量 比热容。一个重要公式 q cm t 一个重要的方法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本章重点 分子热运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比热容的概念和热量的计算。本章难点 对分子间作用力的理解,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热量的计算,比热容的概念,用热量公式进行计算。第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