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

发布 2022-08-15 15:21:28 阅读 9883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温度,热量和热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

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会增加。

c.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的多,所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

d.物体热能增加时,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2.(2017连云港)下列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0℃的冰没有内能b.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做功来改变内能。

c.物体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d.物体的机械能越多,其内能就越多。

3.一箱汽油用掉一半后,剩下的汽油与原来一箱汽油相比较,大小变为原来一半的物理量是。

a.质量b.密度c.热值d.比热容。

4.我们的家乡芜湖四季如画。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

a.初春的镜湖柳絮飞扬b.盛夏的陶辛荷花飘香。

c.深秋的赭山落叶飘零d.寒冬的长江烟波浩淼。

5.下列实例中,通过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钻木取火b.用热水给袋装牛奶加热。

c.用“搓手”的方法取暖d.用锤子敲打铁丝,铁丝发热。

6.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是因为 (

a.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c.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d.分子间有引力。

7.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的越多b.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

c.燃料不完全燃烧时,其热值变小d.同一物体温度升高,其内能增大。

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沿海地区昼夜温差比内陆地区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小b.汽油机压缩冲程把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c.火箭用氢作燃料主要是因为氢的热值高d.冬天搓手取暖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内能。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某一物体温度降低的多,放出热量就多b.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含有热量多。

c.温度总是从物体热的部分传递至冷的部分d.深秋秧苗过夜要灌满水,是因为水的温度高。

10.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c.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11.下面是小明同学“物理学习笔记”中的摘录,其中错误的是。

a.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

b.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

c.热量总是自发地从温度低的物体向温度高的物体传递。

d.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总质量没有关系。

12.关于温度、内能、热量三者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一定是吸收了热量。

c.物体温度不变,就没有吸热或放热d.物体温度升高,内能增加。

13.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14.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能体现此规律的是。

a.阳春三月,细雨濛濛b.金秋季节,还未走进青花椒林,就闻到青花椒香。

c.严冬季节,雪花飞舞d.进入深秋,树叶凋零。

15.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的内能越多,放热一定越多b.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要吸收热量d.晶体熔化时温度不变,其内能一定增加。

二、填空题。

16.如图,将一根铁丝快速反复弯折数十次,铁丝弯折处会发热,表明铁丝弯折处的___升高,内能增大,说明__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7.国家“西气东输”工程正源源不断地向我市输送清洁能源﹣﹣天然气.天然气燃烧时,可以将___能转化为内能.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4×107j/m3 , 则每输送100m3的天然气,完全燃烧后就相当于向我市输送了___j的能量.

18.汽车发动机的散热器用水做冷却剂,是由于水的___较大的缘故,降温过程中,是采用___的方式减小内能.本市出租车开始使用天然气来代替柴油或汽油,已知天然气的热值为7×107j/m3 , 当出租车消耗0.03m3天然气时,所释放的热量为___j,若这些热量用于加热10l初温20℃水,则可以使这些水升高水的比热容c=4.

2×103j/( kg℃),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加热过程没有热量损失.)

19.在炒辣椒时,厨房里的人总是炒的眼泪直流,有的还打喷嚏,这是因为。

20.若某家庭使用功率为2000w、容积为100l的电热水器,加满水后从10℃加热到70℃,这些水需要吸收的热量是___j。若该电热水器正常工作,电热水器的效率为90%,则需要的加热时间为___s。

[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21.盛夏时节,花园花香四溢,这是___现象.花瓣上的两滴露珠接触后结合成更大的一滴,这表明水分子间存在___力.

三、解答题。

22.(2013福州)据报道,我国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于6月中旬把神舟十号飞船送人太空.火箭在上升过程中,其头部表面温度将会急剧升高,请你用所学物理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23.小洋家煮饭,将质最为4kg,初温为25℃的水加热到100℃需要吸收多少热量?水的比热容是4.

2×103j∕(kg℃).若烧水使用的管道天然气,己知天然气的热值为8.4×l07 j/m3 , 放出的热量有50%被有效利用,则需要完全燃烧多少立方米的天然气?

四、实验**题。

24.某小组的同学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他们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

1)在设计实验方案时,需要确定以下控制的变量,你认为其中多余的是。

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酒精量相同;

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另一种液体;d.盛放水和另一种液体的容器相同。

2)加热到一定时刻,水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

3)而另一种液体相应时刻并没有沸腾,但是温度计的示数比水温要高的多。请你就此现象进行分析,结论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___选填“相同”或“不同”).

25.为了比较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小明利用实验室的装置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实验室准备了两个规格相同的酒精灯、两支温度计、两只试管、秒表、适量的水和沙子,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

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相同质量的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__需要的时间长,__吸收的热量多,由此判断___吸热能力更强。

3)小强用同样的仪器,采取不同于小明的方案,给水和沙子加热相同的时间,通过比较___判断水和沙子的吸热能力大小。

五、综合题。

26.图甲为雯雯家新买的电煲锅,它有加热和保温两种功能.图乙是其简化电路.当s接a时,电煲锅加热;当s接b时,电煲锅保温.已知:电源电压为220v.r1=55ω,加热时总功率与保温时总功率的关系为:

p加热=5p保温 . c米饭=4×103j/(kg℃)]求:

1)若电煲锅内装有1kg米饭,从12℃加热到100℃,米饭吸收多少热量?

2)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

3)若电煲锅的热效率为80%,加热这些米饭需要多长时间?

人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单元检测。一 单选题。1.下面关于温度,热量和热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b.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一定会增加。c.质量相同的两个物体,温度升高的多,所吸收的热量不一定多。d.物体热能增加时,不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2.2017连云港 下列关于...

人教版物理九年第十三章《内能》学案 物理知识点总结

第十三章内能。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导学案。教材分析。教材首先介绍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组成的知识,并对分子大小进行讨论,使学生对分子的体积小 数量大留下深刻印象。然后,通过演示扩散现象,使学生从宏观现象出发,通过推理来感知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通过红墨水在热水和冷水中扩散快慢的比较,让学生讨...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复习教案

第13章内能复习教案。教学目标 1 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量。2 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之改变 能通过 活动,认识改变物体内能的途径。3 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热量的单位 焦耳。4 了解比热容概念 符号及单位,会根据比热容能进行热量的计算。教学重点 内能与什么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