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复习课 物质的鉴别

发布 2022-08-12 15:19:28 阅读 4832

九年级化学复习课:物质的鉴别(教案)

知识与技能:通过三类题型解决方法的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离子的检验方法的理解,学会常见物质鉴别的基本方法,并能应用其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分组讨论、比较、**和归纳,使学生在**中学会学习方法, 发展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知识构建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2、在小组合作中,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自主**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活动,培养学生自主、**、自信的学习态度及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感受化学知识的无穷魅力,提高科学素养。

重点]:常见的离子的检验方法。

难点]:运用物质鉴别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比较归纳法、**法、讨论法。

教具]:多**。

教学过程]:

1、总论:物质鉴别是根据物质之间的性质差异,将组内物质相互区别开,故重在区别,与鉴定某一种物质不完全相同。原则上要求操作简便易行,叙述时应按照操作→现象→结论的顺序。

2、方法:例1:鉴别酒精与白醋时,是利用了二者不同的性质。

小结:(1)物理方法:所给物质间有明显的物理性质的差异时,应先用来鉴别,如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等,这些性质应用的方法很简便。

例2:鉴别下列物质。

稀hcl、石灰水、nacl三种溶液。

小结:(2)化学方法:在用物理方法难以鉴别时就要利用组内物质化学性质间的差别来鉴别。

a、酸碱性:同组内物质的溶液酸碱性若不同,可借助紫色石蕊试液或酚酞试液来区分。若物质较多,也可以借助指示剂先行分组,再在各组内鉴别。

例3:鉴别下列物质。

稀hcl 、naoh、na2co3、na2so4四种溶液。

b、重要离子法:依据一些特殊离子发生反应的不同现象来鉴别,具体有:

阴离子 小结:利用化学方法鉴别时,不论是根据酸碱性还是离子法,都是依据反应时现象的不同,如不同的颜色、产生沉淀、生成气体等加以鉴别。

3、总结:鉴别题题型较多,所出的题也灵活多变,所以方法也是灵活的,往往要综合各方面知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决,答案往往也不唯一,但有一点应特别关注,就是必须符合题目所给的要求。如:

不用其他试剂,只用一种试剂,或一次性鉴别等。

四、板书设计。

物质的鉴别。

1、鉴别:根据物质间的性质差异将组内物质相互区别开。

2、方法:(1)物理方法:利用颜色、气味、溶解性等。

教学反思:通过反思《物质鉴别的复习课》,对这一课进行全面反思后,我认识到要善于处理好教学中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关系,巧妙地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活动及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才能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既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创新精神,使每个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经过一次又一次的反思——提高——再反思——再提高的过程,我受益非浅,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在教学中及时反思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会使我逐渐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不断地反思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创新能力。

物质鉴别课学案。

一、 教学目标:

1、知道一般鉴别题的思路和方法。

2、能灵活运用各方面知识解决常见的鉴别题。

二、重点(难点):鉴别物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三、当堂基础训练。

课前准备性练习。

有特殊性质的物质。

1.四大黑色固体。

2.红色固体。

3.红褐色沉淀蓝色沉淀。

4.常见的白色沉淀。

其中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是。

5.蓝色溶液。

棕黄色溶液。

6.溶于水放热的白色固体遇水变蓝的白色粉末。

能在瓶口形成“白雾”现象的酸。

7.两大酸碱指示剂:(1) 色酚酞试液。

2) 色石蕊试液。

8.检验co3根的方法。

9.检验盐酸根cl的方法。

10.检验硫酸根so4根的方法。

物质的鉴别归纳总结。

一、利用物理性质。

看看闻闻查查性、 性,溶于水是否反应…

鉴别原则:操作简单可行,现象明显且不同。

二、利用化学性质

利用加指示剂变色)、反应产生 、反应生成等。

鉴别步骤:取样→加试剂→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鉴别依据:一般先考虑物质的物理性质,再考虑其化学性质。

注意1:含三大酸根的物质的鉴别。

通常先选择根鉴别(加生气法)

没有根,则选择根鉴别(加溶液,沉淀法)

没有根,也没有根,则选择根鉴别(加溶液,沉淀法)

注意2:多种试剂分步鉴别法(分组法)

若待测物都是无色溶液。

一般先用酸碱指示剂分成酸性。中性。碱性几组。

每一组中根据物质的特性再次选择合适的试剂。

注意3:不添加试剂鉴别。

突破口:先找有色溶液,再利用已鉴别的物质鉴别其它。

物质的鉴别:根据被鉴别的几种物质的。

差异及实验时的不同, 将其一一区别。

性质:物理性质(溶解性、挥发性、特殊颜色)和化学性质(气泡、沉淀)

现象:发光 、 放热 、变色 、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 。

警察在检查司机是否酒后开车。

酒中的乙醇分子可以使橙红色的重铬酸钾(k2cr2o7)变为绿色的硫酸铬[cr2(so4)3]

鉴别真假纯净水。

自来水生产中常用氯气进行杀菌消毒,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是盐酸,市场上有些不法商贩为牟取暴利,用自来水冒充纯净水(蒸馏水)**,现有“娃哈哈”和“农夫山泉 ”两种蒸馏水,为辨别真伪,你可以用什么实验方法辨别出来?

物质的检验和鉴别。

二。有特殊颜色的物质。

白色固体: p2o5 mgo ca(oh)2 cao

caco3 baco3 mg(oh)2 agci baso4

黑色粉末: cuo mno2 木炭粉铁粉

红色固体: cu fe2o3

两种彩色沉淀 fe(oh)3 红褐色沉淀 cu(oh)2 蓝色沉淀。

蓝色晶体: cuso45h2o (胆矾)

一些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

cu2+—蓝色; fe3+——棕黄色; fe2+—浅绿色。

诊断一: 现有三瓶没有标签的溶液, 分别是nacl、fecl3、cuso4 溶液,你能鉴别它们吗?

诊断二:现有白酒和白醋两瓶没有标签的溶液,如何鉴别?

例3、 用你所学的知识辩别真伪。

1. 瓶乙醇是否是无水乙醇。

2. 这串项链是否是真金(假金常是铜锌合金)?

诊断三。1. 现有三瓶没有标签的a、b、c无色溶液,分别是盐酸、氢氧化钠、蒸馏水,该如何用最佳方案鉴别它们呢?

诊断四。1. 现有三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氯化钠、氯化钡,该如何用最佳方案鉴别它们呢?

归纳总结:鉴别题解题方法。

看看颜色、闻闻气味(物理方法)

细细把脉看溶液的酸碱性、用特征反应(化学方法)

鉴别原则:

方法简单、 现象明显。

鉴别步骤:取样编号→加试剂 → 描述现象→得出结论。

1.鉴别的基本步骤。

多种试剂分步鉴别法(分组法)

通常待测物都是无色溶液或白色固体。

无色溶液一般用酸碱指示剂分成酸性、中性、碱性几组。

白色固体一般可加水,根据溶解性分组,每一组中根据物质的特性再次选择合适的试剂。

鉴别naoh、na2co3、kno3、hcl、h2so4五种无色溶液

1.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通常有以下几种类型:

用紫色石蕊鉴别酸性、中性、碱性溶液。

加一种试剂与各待测物可出现不同现象而加以鉴别。

用一种试剂和待测物之间相互反应而加以鉴别。

2. 用一种试剂鉴别k2co3、agno3、nacl三种无色溶液。

不用试剂鉴别。

不用任何试剂,可根据待测物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溶解情况)先鉴别出其中的一种物质,再利用该物质鉴别其他物质。

若几种待测物没有明显特征,则可将待测物两两混合,根据相互反应的不同情况加以鉴别。

3. 不用试剂鉴别出cuso4、naoh、agno3、bacl2和hcl溶液。

4. 现有四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溶液,已知分别是nacl 、h2so4、hcl、 ba(oh)2 ,实验桌上只有一瓶无色酚酞试液,请设计只用酚酞试液鉴别上述溶液的实验方案。

方法归纳:1、首先考虑物理方法,再选用化学方法。

2、操作方便、简单。

3、现象明显,且各不相同。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物质或离子的鉴别专题复习

一 知识要点 一 物质的鉴别 已知多种物质,将它们逐个区分开来。原理 利用该物质与被鉴别的其它物质的性质不同点。1 初中化学几种常见气体的鉴别 能写出涉及的化学方和式 氢气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和无水硫酸铜。现象 黑色的氧化铜变红色,无水硫酸铜变蓝色。氧气 将带火星的木条插入被鉴气体中,现象 带火星的木...

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物质的鉴别复习教案新人教版

2019 2020学年九年级化学下册常见物质的鉴别复习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的 1 概括溶液的酸碱性和常见酸根离子的鉴定方法,使之成为规律性,培养学生知识构建的能力。2 运用离子鉴定知识去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知识的运用能力。教学重点 常见离子的鉴别方法。教学难点 运用离子鉴别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教...

九年级化学常见物质的鉴别培优试题

一 教学目的。1.掌握常见气体和离子的检验方法。2.了解鉴别题的一般思路 常见题型 原则和操作步骤。二 教学重 难点。一般思路和方法。三 解题原理 1 利用物质的特殊性质进行检验,如物质的颜色 气味 溶解性等。2 依据物质间反应时所产生的特殊的反应现象。即所选的试剂和被检验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应时,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