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鲁教版

发布 2022-08-16 06:42:28 阅读 5706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怎样上好复习课,一直是一线教师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课题。在复习课中如何做到有效、有质、有度、有变、有神是值得**的问题。(1)有效,师生互动真实,是为了巩固和深化已学的知识,是为了完成单元教学目标;(2)有质,回归学生,为了学生的发展;(3)有度,学生的活动量、思维量、课堂节奏、学生负担等调节适度;(4)有变,课堂教学体现出一定的预设性、生成性;(5)有神,学生敢于质疑问难、敢于批判、敢于创新。

下面是我的一节公开课的教学设计,现展示给大家,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后的复习课题的教学提供一些帮助。

身边的化学物质》专题复习课教学设计

设计思想】1.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

初中化学作为面向未来公民的基础教育,在学完了课本知识之后,通过本专题的复习,要使学生系统地复习有关氧气、二氧化碳和水的一系列知识,在实验**中选出身边的化学物质,在分组讨论中提炼新知识。本堂课教学的这种价值定位,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有别于以单纯复习知识为本,以应试为目的的价值取向。

2.以身边的三种物质为线索组织教学的策略。

看到“身边的化学物质”这一课题学生一定有着好多的困惑,通过维生素c泡腾片加入水里时有气泡冒出,提出气体是什么的猜想,并指出这个实验中的化学物质,从而切入课题并展开复习。改变过去复习课只是机械性就事论事的复习,而是学生通过实验发现化学物质原来就在身边,以维系生命活动“呼吸”的有关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推动课堂。

3.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原则。

怎样让学生从**中发现问题、自主复习知识、锻炼能力、产生求知欲望正是这节课教学设计的核心,为此在各个教学环节中都要贯彻将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的教学原则,教师由传授者的角色转换成为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

教学内容分析】

二氧化碳、氧气和水是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也是贯穿于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上、下两册课本的重要物质,是初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一部分。在刚刚结束新课的时候,学生对于前面学过的基础知识已淡忘了很多,这时提出身边的化学物质--二氧化碳、氧气和水的系统复习很有必要。(1)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本身是重要的内容,配以”氧气的功与过”、“你对二氧化碳知多少”等问题的讨论**,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复习更有新意,对知识的探求更上一个台阶。

(2)改变水的复习局限于第三单元的思路,把九年级化学上、下两册课本与水有关的实验、现象有机地串联起来,在枯燥的复习阶段活跃学生的思维,通过“水”整理出一条知识脉络,把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水的组成、水的净化、燃烧的条件、铁钉锈蚀的条件、溶液的形成等重要知识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枯燥的复习阶段耳目一新,能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复习过程中,展示了化学学习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分析】

1.通过复习二氧化碳、氧气的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掌握一般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和常见气体的性质、用途。

2.通过复习有关“水”的一系列知识,引导学生认识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与水相关的知识以及水的用途。

3.培养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化学、关注身边的化学物质并主动**的能力。

教学准备】1.课件准备:多**课件。

2.实验准备:维生素c泡腾片、澄清石灰水、水、试管、导管(带橡皮塞)。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实验) 向烧杯的水中加入一粒“糖”(预先准备好的维c泡滕片)。

现象)杯中嘶嘶冒出大量气泡,最后变成了一杯鲜甜的橙汁。

设问)冒出的气泡是什么气体呢?

学生七嘴八舌,最后达成共识——“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通过实验**来解决问题。

设计问题)下图是“力度伸”维生素c泡腾片标签上的部分内容:

我们将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一杯水中,发现维生素c泡腾片逐渐溶解,产生大量气泡,片刻后变成了一杯鲜甜的橙味饮品。我们感到很好奇,产生的气泡是什么呢?

一起来**:

根据维生素c泡腾片贮藏条件,请说明保存时要低温和防潮的原因是 。

引入主题)在上面我们所**的这个实验中,有哪些化学物质?

学生)二氧化碳和水。

提问)这两种物质中含有哪一种相同的元素?

学生)氧元素。

提问)这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是什么?

学生)氧气。

脑筋急转弯)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这三种物质维系在我们每时每刻进行着的哪一活动中?

学生)呼吸。呼吸的过程:氧气的含量减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多、水蒸气的含量增多。

小结)氧气、二氧化碳和水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化学物质。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利用生活中泡滕片溶解时嘶嘶冒泡的现象设计成实验导入课题,让学生切身体会化学源于生活,只要细心观察,化学物质在身边处处可见。

在学生猜想气体是什么的同时,把实验融入**题,把生活中的物质、现象与实际题目联系起来,学以致用,让学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是密不可分的。

二、展开。复习)今天我们分氧气和二氧化碳、水两块内容进行复习。

一)o2和co2

1.o2和co2的性质和用途。

设问)铝、铁是“同门”两兄弟,为何“性格”却截然不同呢?到底谁惹的祸呢?

学生)因为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能覆盖在铝表面,从而保护里层的铝不再与氧气反应,因此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

化学方程式:4al + 3o2 ==2al2o3

而根据铁钉生锈的条件可知:铁与氧气、水蒸气等反应生成的铁锈(主要成分是fe2o3 · xh2o)很疏松,不能阻碍里层的铁继续与氧气、水等反应,因此铁制品可以全部被锈蚀。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学会一分为二看待问题。氧气的功与过,铝与铁在空气中的变化对比,凸现了化学学习中很多种物质利与弊的关系,教会学生看待任何一种物质都应辨证地进行分析。

2.o2和co2的实验室制法。

小结)氧气、二氧化碳是两种重要的化学物质。通过我们对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制法、用途复习之后,我们记忆起了很多相关知识。

设问)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二氧化碳的知识?

学生讨论后小结)

燃料燃烧的产物之一是co2;

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co2 + h2o ==h2co3)

小苏打可用来**胃酸过多(nahco3 + hcl ==nacl + h2o + co2↑);

泡沫灭火器原理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自制汽水 :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蒸馒头、做面包蛋糕:小苏打与有机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

食醋除水垢时产生的气体:水垢中的碳酸钙与食醋中的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

naoh、ca(oh)2在空气中的变质( co2 + 2naoh ==na2co3 + h2o

co2 + ca(oh)2 ==caco3↓ +h2o)

设计意图】:突破传统的就事论事的复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讨论的方式来搜索学过的知识里哪些与二氧化碳有关,可以有效地进行知识的整合,让课堂活跃起来,让知识丰富起来,让学生的思维开放起来。真正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过渡)上述小结内容中,我们看到了“雨水”、“汽水”中有水。那么水的奥妙有多少呢?

二)水。多**展示)与水有关的实验、**、**。

1.**蜡烛中是否含有氢元素。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若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蜡烛中含氢元素。

2.利用排水法收集呼出的气体。

3.利用水洗涤试管等化学仪器。

4.借助水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复习)①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插入广口瓶中并把塞子塞紧,观察到什么现象?

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又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空气中氧气体积占多少?

某同学在实验中测定的氧气体积含量明显少于1/5,请说出三种可能?

5.做硫在氧气中燃烧、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用到了水。

设问)在这两个实验中,水的作用分别是什么?

学生)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会污染空气,实验时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可以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瓶底放少量水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高温熔化物炸裂瓶底。

6.借助水完成实验检查装置气密性。

设问) 如何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学生)按要求组装好仪器后,先把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然后用手紧握试管,如果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

7.水的电解实验。

设问)如上图所示,通直流电后,电极上出现气泡,一段时间后停止通电,仪器1和仪器2中所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仪器1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 ,说明是 ;仪器2中的气体能够 ,火焰呈色,说明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组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8.实验品红在水中扩散。

设问)该实验说明了什么?

学生) 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

9.过滤。设问)过滤操作中有哪些注意事项?玻璃棒的作用是什么?过滤后的滤液仍浑浊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一帖、二低、三靠, 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原因有滤纸破损、液面高出滤纸的边缘等。

10.鉴别硬水和软水。

设问)如何鉴别硬水和软水。

学生)取样,分别加入少量肥皂水并搅拌,泡沫较多的软水,泡沫较少且有浮渣的是硬水。

11.喷灌(用于农业)。

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分别可节水40%和70%以上。

12.二氧化碳的溶解性实验。

设问)该实验说明了什么?如果过一段时间。

打开瓶塞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会有什么现象?

学生)该实验说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溶于水时又和水反应生成了碳酸。

13.**燃烧的条件。

(设问)通过该实验可得出燃烧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

14.利用水扑灭火灾(用于消防)。

15.铁钉锈蚀条件的**。

设问)通过该实验可得出铁钉生锈需要哪些条件?

学生)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16.溶液的配制。

设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一半步骤有哪些?

学生)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并贴标签。

17.水和油的小实验。

设问)通过回忆该实验回答:洗涤剂和汽油都能洗去衣服上的油渍的原理相同吗?

学生)不相同。洗涤剂乳化油渍形成乳浊液,汽油溶解油渍形成溶液。

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训练身边的化学物质 1

满分l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 姓名。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 1 c 12 o l6 na 23 s 32 cl 35.5 k 39 一。选择题 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生活中的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 冰块 b 面粉 c 植物油 d 味...

九年级身边的化学物质练习

当堂训练 氧气和二氧化碳实验室制法的比较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均填序号 氧。气二氧化碳。药。品。反应原理。发生装置 填序号 ab收集装置 填序号 检验。验。满。实验室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1型,选择上图中的 2型,选择上图中的 收集气体的选择主要依据。1 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原因2 用向下排...

2019九年级化学总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测试题教育

九年级化学总复习。身边的化学物质检测题。考试时间 40分钟,总分为60分。一 选择题 本大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小玲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 2 通常情况下,燃烧需要三个条件,能证明可燃物燃烧与温度有关的是 a b c d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