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学期课程纲要

发布 2022-08-09 02:13:28 阅读 5986

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

九年级上册数学学科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

课程类型: 必修课程。

授课时间:80-90课时。

授课教师: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王志敏、郭海红、王瑞芬。

授课对象:郑州市扶轮外国语学校初三年级学生。

具体内容:一、课程目标:

1、本学期是初中学习的关键时期,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的创新意识、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问题方式都必须不同与以往的教学。本册书的主要内容主要有: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元二次方程、概率的进一步认识、图形的相似、投影与视图、反比例函数。

2、代数部分包括《一元二次方程》、《反比例函数》的学习。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重要数学模型,是第三学段的核心内容之一。通过该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进一步领会“方程、函数”的数学意义。

3、几何部分包括《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图形的相似》、《投影与视图》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加强逻辑推理的训练,了解相关几何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感受公理化思想和演绎推理的意义与价值,增强科学理性精神,提高准确表达论证过程的技能。

4、概率统计部分包括《概率的进一步认识》的学习。进一步通过有趣的实例、操作活动考察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的关系。

5、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尽可能性的创设情景,让学生经历探索、猜想、发现的过程。并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把握好重点、难点。树立素质教育观念,以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为目标,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都得到发展。

二、课程内容:

第一章《特殊平行四边形》

1.1菱形的性质与判定(共3课时)

1.2 矩形的性质与判定(共3课时)

1.3 正方形的性质与判定(共2课时)

回顾与复习(共2课时)

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

2.1认识一元二次方程(共2课时)

2.2用配方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共2课时)

2.3 用公式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共2课时)

2.4 用因式分解法求解一元二次方程(共1课时)

2.5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共1课时)

2.6应用一元二次方程(共2课时)

回顾与复习(共2课时)

第三章《概率的进一步认识》

3.1用树状图或**求概率(共3课时)

3.2用频率估计概率(共1课时)

回顾与思考 (共2课时)

第四章《图形的相似》

4.1成比例线段(共2课时)

4.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共1课时)

4.3相似多边形(共1课时)

4.4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共4课时)

4.5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的证明(共2课时)

4.6利用相似三角形测高(共1课时)

4.7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共2课时)

4.8图形的位似(共2课时)

回顾与思考(共2课时)

第五章 《投影与视图》

5.1投影(共2课时)

5.2视图(共3课时)

回顾与思考(共2课时)

第六章《反比例函数》

6.1反比例函数(共1课时)

6.2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共2课时)

6.3反比例函数的应用(共1课时)

回顾与思考(共2课时)

三、课程实施建议:

一) 教学方式:

1、充分利用教参,教案,做到灵活运用,力求高效;

2、优化作业管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管理的能力,发挥课代表、组长的作用,力争做到每课过关。

3、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课堂上提倡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避免繁琐的分析、机械地练习,在教学中注重学科之间的渗透。突出重点,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培养数感,致力于学生数学整体提高。

二)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关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1)在学习求解一元二次方程方法(包括求近似解)的过程中,应使学生感受到由简到繁进行思考和处置问题的思路,领会推导过程的原理和依据,不宜只进行程序性运算训练。第2节中的“读一读”表明不排斥对其他思想方法的探索。在处理应用问题时,要留有审题和独立思考的时间,不要急于代替学生对数量关系做出分析。

鼓励不同的解题思路,必要时进行交流。

2)研究反比例函数性质时,注意提高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和清晰表达的能力。本章后面的课题学习有一定挑战性,体现了“做数学”的活动。

3)学习几何证明,一是形成证明思路;二是书面表达。前者应充分利用背景经验,体察其中几何证明的基本策略,必要时进行思想策略的交流和评议。“证明”是基于对问题自身和图形的分析,发现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有助于形成知识结构。

不是对“解题术”中所罗列的各类方法的检索和匹配。对于后者,证明的表述要严谨、缜密、简洁、规范,要经得起推敲和质问,对此,需要做相应的训练。

学习命题的拓展、引申、推广,意图是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如,逆命题成立吗?图形变化时结论能保持吗?极端情形呢?

变换某些条件后情形怎样?考虑更一般的情形,……突出体现了数学思维方式。

2.教学中要准确定位,提高有效性。

1)《证明(二)》与《证明(三)》的差别不仅仅是对象的变化,由研究三角形到平行四边形。四边形中很多问题可以通过作辅助线或三角剖分(类似于拼、摆的活动),通过发现全等三角形获得解决的。要训练识别复杂图形中基本图形(或要素)之间的结构关系(如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证明(三)》开始时不妨讨论问题:以前的探索已经知道了很多有关平行四边形的命题,其中哪些可以直接进行证明,哪些命题还需要先“补证”相关的定理,做出一个清理。有两种选择:

其一是由教师按证明的逻辑顺序排列出来交给学生;另一种是让学生分析思考充分讨论,整理出证明的逻辑顺序,形成对知识体系的一种认识,这是一个知识重组的过程。不妨作为“试一试”由学生自己去完成,利于对公理化方法的解释。

2)《频率与概率》中,有些比较复杂的问题可以计算出理论概率,当超过学生接受能力时(如“生日问题”),可以采用实物进行操作试验或用模拟试验的方法得出概率的估计值。在进行试验前一定要求每位学生明确要解决问题的数学意义,清楚解决方法的思路和原理,甚至允许对试验结果猜测其大致范围,做出预期,增强对活动全过程的关切程度,避免部分学生参与试验的盲目性。试验完成后进行反思和交流。

三)学习方式。

1、教学过程中尽量采取多鼓励、多引导、少批评的教育方法。

2、教学速度以适应大多数学生为主,尽量兼顾后进生,注重整体推进。

3、新课教学中涉及到旧知识时,对其作相应的复习回顾。

4、复习阶段多让学生动脑、动手,通过各种习题、综合试题和模拟试题的训练,使学生逐步熟悉各知识点,并能熟练运用。

四)课时安排。

第一章12课时。

第二章12课时。

第三章6课时。

第四章18课时。

第五章7课时。

第六章6课时。

总复习25课时。

四、评价建议:

一) 评价内容。

1、学生自评。

2、小组互评。

3、教师评价。

4、家长评价。

5、考试评价。

二)评价方式。

-4项按优、良、中、差等做等级评定;

2、考试评价采用中招标准进行评定。

九年级语文上学期课程纲要

九年级上学期语文。课程纲要 课程类型 义务教育必修课程。教学材料 九年级语文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设计教师 授课时间 90课时左右。授课对象 九年级学生。一 学生 教材及其他资源背景分析 九年级学生面临毕业,从总的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爱好语文学习,基础较好,语文成绩优异。但部分学生语文基础较差,成绩...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 课程纲要。课程名称 九年级数学 上册教学材料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授课时间 50 55课时授课教师 授课对象 九一班九二班。课程目标 第一章证明 二 1.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2.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能够证明与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有关...

九年级数学上学期课程纲要

课程名称 九年级数学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授课时间 45 50课时授课对象 九年级。授课教师 赵美琴李学峰。课程目标 第一章证明 二 1.掌握综合法的证明方法,结合实例体会反证法的含义。2.了解作为证明基础的几条公理,能够证明与三角形,线段垂直平分线,角平分线等有关性质定理及判定定理。3.能够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