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复习导学案

发布 2022-08-06 20:05:28 阅读 8785

初三化学 hx-14-09-009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复习导学案。

编写人:毛章琴审核人:理综组编写时间:2014-4-12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

复习目标】1、掌握分子和原子的联系和区别。

2、能用微观粒子的运动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3、掌握元素符号的书写、意义。

重点难点】能用微观粒子的运动解释宏观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知识链接】、分子与原子。

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物质的组成、构成及分类。

组成:物质(纯净物)由元素组成。

原子:金属、稀有气体、碳、硅等。

物质构成分子:如***由***分子构成。 h2、o2、n2、cl2。

离子:nacl等离子化合物,如氯化钠由钠离子(na+)氯离子(cl-)构成。

混合物(多种物质)

分类单质 :金属、非金属、稀有气体。

纯净物 (一种元素)

一种物质) 化合物: 有机化合物 ch4、c2h5oh、ch3cooh等。

多种元素氧化物 h2o cuo co2

无机化合物酸 hcl h2so4 hno3

碱 naoh ca(oh)2 koh

盐 nacl cuso4 na2co3

、原子的结构中子(不带电荷)

a、 原子原子核(正电) 质子(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核外电子(每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b、原子核内质子数。

c、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中子(氢原子中没有中子) ;

d、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e、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f、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4、相对原子质量

a、定义式:x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b、相对原子质量。

5、元素:

a、不同种元素质子数(核电荷数)不同。【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b、元素之最:地壳:o、si、al、fe 细胞:o、c、h、n

c、元素与原子的关系:

1)、区别:元素是宏观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原子是微观概念,既表示种类又讲个数。

2)、联系:元素是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构成元素的基本单元。

、元素符号:

a、表示:采用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表示,若第一个字母相同,第二个字母小写

b、意义:①表示一种元素;②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

如:h:①氢元素;②表示一个氢原子

注】:(1)、在元素符号前加上数字后只能有微观意义,没有宏观意义。

2)、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非金属固态金属元素(除碘)的元素符号除了有以上含义外,还能表示该物质。如:fe:(1)铁元素(2)一个铁原子(3)铁这种物质。

7、元素周期表

a、发现:门捷列夫

b、周期:每个横行称为一个周期(7个横行),特点。

族: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特点。

c、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8、核外电子的排布

a、排布特点:(1)最外层电子数最多不超过8个(只有1层的不超过2个)

b、原子结构示意图

1)含义: ①圆圈表示原子核 ②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 ③弧线表示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排布的电子数

2)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3)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9、三决定:a、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b、原子核(质子数、中子数)决定原子的质量; c、质子数(核电荷数)决定元素种类; d、最外层电子数一定程度上决定元素化学性质。 e、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分类。

中考真题】1、 (2013.兰州市)下列对分子、原子、离子的认识,正确的是。

a. 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

b.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c. 离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

d. 固体难压缩,说明固体分子间无间隔。

2、(2013.乐山市)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3、(2013.荆州市) 某粒子核内所含的质子数多于其核外电子数,该粒子一定是( )

a. 原子 b. 分子 c. 阳离子 d. 阴离子。

4、(2013.荆州市)与元素化学性质的关系最密切的是( )

a. 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b.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

c.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d. 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 在同一种物质中同种元素的化合价可能不相同。

c.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是化合物。

d. 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6、(2013.泸州市)我国南海海底蕴藏着丰富的锰结核——含有锰、铁、铜等金属的矿物。已知锰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25,相对原子质量为55,则锰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

a.25 b.30 c.55 d.80

7、下列有关原子结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氢、碳、氧的原子核都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毒大米”中含有金属铬(cr)。铬原子序数为24,则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为24

c.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在反应中若得到一个电子即变成氯离子(c1—)

d.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都约等于1,每个质子、中子都带1个单位正电荷。

8、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铁feo b.2个氢分子 2h

c.镁离子 mg+2 d.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nh3中n为+3

9、美国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5月13日宣布,首次从辐照后低浓铀溶液中生产出钼-99。na2moo4是mo元素的重要化合物,其中mo元素的化合价是( )

a. +4价 b. +5价 c. +6价 d. +7价。

10、今年春季我国出现h7n9禽流感,**的新药是帕拉米韦,其分子式是c15h28n4o4,有关该物质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一个分子中含有51个原子。

b. 该物质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

c. 分子中碳、氢、氮、氧的原子个数比为15:28:4:4

d. 分子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28:4:4

11、下列有关物质粒子或图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数都不发生改变。

b.未见饭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说明物质的分子很小,且在不停地运动。

c.某粒子示意图 ,表示的是一种金属阳离子。

d.构成金刚石、石墨、c60等碳单质的原子,其核内质子数都为6

12、按右表提供的信息,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第三周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从左到右依次救增多。

.第二周期的li、be和b均为金属元素。

.mg2+、h+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2和0

.na+和al3+ 的核外电子数相同。

13、(2013.黄冈市)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1)植物光合作用得到的单质2)碘酒中的溶剂。

3)厨房中的酸性调味剂。

4)菱铁矿的主要成分___

5)不含金属元素的碱。

14、(2013.眉山市)(6分)根据下列要求填空:

1) 表示的是填离子符号),其核电荷数为 ;

15、(2013.株洲市)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1)2个铝离子。

2)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的主要氧化物

3)最简单的有机物。

4)由70个碳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

16、右图表示一瓶氯化锌溶液,请用正确的化学用语填空:

1)写出溶质氯化锌中金属元素的元素号。

2)写出氯化锌溶液中大量存在的阴离子的符号。

3)标出溶剂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 ;

4)写出右图标签的横线上氯化锌的化学式。

17、(2013.南宁市)请从h、c、o、ca四种元素中选一种或几种元素,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式。

九年级化学第三单元复习学案

第三单元系统复习导学案。复习目标 1 通过复习,进一步了解物质是由分子 原子 离子构成的。2 熟练记忆常见的元素符号 掌握原子的结构。复习重点 分子和原子 元素符号的记忆。课题1 分子和原子。知识清单。1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离子等。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的最小粒子。如 保持...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复习导学案

课题1 溶液的形成。一 溶液。1 溶液是指叫做溶质叫做溶剂。2 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特征。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性质都相同。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二 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3 物质溶解时,往往伴随吸热或放热现象。一种是吸收热量,如。另一种是放出热量,如。还有一种热量变化不明显,如。4.乳化...

九年级化学《第九单元》复习导学案

初三化学 hx 2014 c3 013 第九单元溶液 复习导学案。编写人 毛章琴审核人 毛章琴编写时间 2014 5 12 班级组别组名姓名。复习目标 1 掌握溶液的组成,了解乳化作用。2 会区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会利用溶解度曲线解决有关溶解度的问题。3 会进行有关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掌握有...